第24章 兩枝小小燭火(第1/3頁)

作品:《又是春風輕輕吹

但是,在唐小蘭心中,無論怪誰,也絕不會怪到自己的女兒頭上。

馬雪瑩,可是她的小寶貝。

馬雪瑩。

就是在這樣一個一地雞毛的家庭中,從一個呱呱墜地的小不點,長啊長的。

馬雪瑩可以坐了,馬雪瑩可以爬了,馬雪瑩牙根上的一點點白印,慢慢冒頭長出第一顆小奶牙了。

唐小蘭太疼愛她了。

唐小蘭有多恨馬桂生,就有多愛馬雪瑩。

每一次唐小蘭從上海回來,買的最多的必然是給馬雪瑩的衣服玩具,必然每天都要帶著馬雪瑩到處玩,去滿足她提出的一個個願望。

也可以說是要求。

於是,馬雪瑩就在唐小蘭的溺愛中,變得愈來愈驕縱,天不怕地不怕了。

就連那個幾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住在她家裡的親叔叔馬魁,她也不怕。

她既不怕自己叔叔從後背到肩頭的那條張牙舞爪的青龍紋身,也不怕他因為沒有及時k粉而涕淚齊下的尊容,更不怕他無論看誰都有點陰沉沉的目光。

劇本中那些護犢子的黑社會老大們,就是馬魁最好的佐證。

虎毒不食子。

她是他圈裡的人。

最親最近的——核心圈。

自從人類從樹上下來,解放了雙手後,似乎就開始了劃分圈子的歷程。

某知名學府裡,一位研究人類關係學的著名女教授江夏曾寫過這樣一篇論文圈子。

……你有你的圈子,我有我的圈子,他有他的圈子;你有一個或兩個圈子,我有三個或四個圈子!他有五個或六個圈子。

你的圈子可能與我的圈子有交集!我的圈子可能與他的圈子有交集!他的圈子又有可能與你的圈子重合。

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於別人的圈子,誰也不想被同化!包括你我他……

把江夏教授的圈子論文用在馬雪瑩身上的話,那麼,她就是一枚圈核。

她是唐小蘭、唐小英、馬桂生、馬魁等兩家人圈子的交集重合點。

所以,馬魁對馬雪瑩很好。

馬桂生卻不同。

因為,馬雪瑩長得不像他,血型也不隨他。

馬雪瑩更像縮小版的唐小蘭。

有時候,馬桂生十分懷疑馬雪瑩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親生女兒,每當他望著女兒那張酷似唐小蘭的臉,特別是和唐小蘭一模一樣小巧的鼻子時,他都有一種帶上女兒去做親子鑑定的衝動。

親子鑑定,茲事體大。

還需慎重。

當然,他對馬雪瑩也不是不好,他雖然在唐小蘭眼中不能盡到一個丈夫的義務,但在女兒眼中,他父親的形象還是不錯的。

起碼,唐小蘭從不跟馬雪瑩說他的什麼壞話。

她在女兒面前給馬桂生留著情面,維護著他做為父親最起碼的形象與尊嚴。

馬桂生卻不帶馬雪瑩。

唐小蘭也不放心他帶。

馬桂生要帶他的情人。

在唐若之前,也有兩個年齡和唐若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帶過馬雪瑩。

但是,馬雪瑩和那兩個姐姐不對脾氣,又或是那兩個姐姐不能掌握馬雪瑩刁蠻行為的背後,隱藏的那種對缺失母愛的強烈渴望。

唐小蘭一年回來的次數有限,馬雪瑩是嚴重欠缺母愛的。

這一點,從馬雪瑩兩三歲時,每一次都哭喊著,扯著唐小蘭的衣角不讓她走,足見端倪。

而那兩個姐姐,每逢此情此景,除了陪著馬雪瑩難受,也別無良法。

反過來,馬雪瑩反而會因為唐小蘭回來時百依百順的溺愛,以及因她離去而引的怨悵,遷怒於帶她的姐姐身上。

她會對著帶她的姐姐連踢帶打,甚至,會披頭散的喊她們滾!

就這樣,被慣壞的馬雪瑩一連氣跑了好幾個帶她的姐姐。

直至遇上唐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