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八旗生計,兩淮鹽務(第2/2頁)

作品:《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

轉眼間,四月,草長鶯飛。

西南白蓮教匪患基本平定,只剩散兵遊勇交給地方,欽差大臣林忠回來了,皇帝急召嘉獎,銀錢殊榮不少,然而沒有實質上的加官進爵,林忠原本的身份是個翰林院的編修,本以為辦完差回來也沒加官進爵要回翰林院,但不想皇上又有要緊差事託付給他。

愛卿,此事關係我朝重大,無其他人能囑託,愛卿能擔組織西南團練大任,這趟差只有你能辦。

好傢伙,這是好不容易逮住一個能人,可勁兒的用,林忠西南平定白蓮教匪患的差辦的漂亮,這剛回京城就又被委任了一趟差,什麼差呢?

兩淮鹽務,募集捐輸。

鹽務,在封建社會一直是朝廷嚴格把控的重要稅收大項,人都得吃鹽,常聽官鹽私鹽之說,私鹽逃稅違法,朝廷專門設有鹽運司,掌管鹽務。

大景鹽政走的是鹽引制度,簡單來說,與民間商人合作,納稅授引,朝廷給鹽商批鹽引,鹽商們憑鹽引才能去鹽場購鹽,然後出來販賣,這鹽引和糧票的意思差不多。

由此制度,在揚州扶持起了四大鹽商。

這些鹽商指著朝廷批鹽引,朝廷指著這些鹽商納稅捐輸,但是問題積病也頗多,這種大現金流的地方,利益者眾,腐敗簡直太容易滋生了,所以鹽務是最不好辦的。

而萬歲爺這次委派林忠,就是要去揚州辦這鹽務,向鹽商籌集捐輸。

什麼叫捐輸?

簡單說就是國家國庫缺錢了,號召地方上的鄉紳富豪們籌錢捐款。

萬歲爺雖然不說,但捐輸這差一出來,就該知道,如今的大景國庫出問題了。

當初嘉皇接手之時,國庫就被乾皇敗的差不多了,後來抄了當朝第一貪官和縝的家填充國庫,續了一命,然而沒想到緊接著爆了白蓮教起義,為了鎮壓西南白蓮教起義,數億的軍餉砸進去,國庫又癟了,加上一個和縝倒了,九千歲底下無數個貪官又站起來,雪上加霜。

如今大景的財政情況,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危在旦夕。

嘉皇那被白蓮教百人刺殺隊搞塌的養心殿,至今都沒錢修呢。

而更要緊的眼前,八旗子弟的月餉,鐵桿莊稼,馬上就要不出來了。

八旗子弟乃是當年跟隨太祖打江山時的功臣們的子孫後代,太祖立的規矩,世世代代不用工作也能領月餉,如今國庫沒錢月餉,八旗生計就該成問題了,所以,朝廷現在必須想辦法搞錢。

從而有了這趟差,南下揚州辦鹽務,找揚州鹽商募集捐輸。

皇上都下旨了,林忠就接旨去唄。

但在離京赴淮之前,皇上說讓林忠先去找個人,那人他一起去,路上保護他。

林忠一看地址,菜市口街的縫屍鋪。

……

喜歡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