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殯屍司的往生井(第2/2頁)

作品:《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

這種幹幾天歇一年的摸魚封建迷信,就需要給它來一次內卷的市場經濟毒打。

……

新年,夜,殯屍司。

萬家團圓的日子,屋裡點著油燈,外面響著爆竹聲,林壽享受著跨年的孤獨寧靜。

雖然獨在他鄉為異客,但似乎又和原來沒有什麼不同,在外地工作,幾年沒回家,也是這樣一個人跨年。

大城市裡連鞭炮聲都聽不見,條條框框的高樓大廈,把人和人之間,隔離成一個個孤獨自我的小隔間。

這樣想來,林壽不是到了大景才對周圍如此冷漠淡泊,而是與孤身漂泊在大城市的萬千打工人一樣,本就習慣了孤獨之道。

嘖,文廟才氣莫名漲了一些。

孟子有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但這“獨善其身”,到了後來就不是什麼好詞了,是聖人思想過時了?還是社會形態改變了?

林壽收斂才氣,一番感悟點到為止,不糾結於此,免得著相,文廟修行是一把雙刃劍,過於迷信某些哲理,往往容易越來越偏激,諸子百家各有精華,各有糟粕。

林壽目前只能修儒學一家才氣,更是應該謹慎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另外再尋覓可有容納百家之法。

胸中文廟,隨著近來讀書寫字的積累,又多了三篇文章,現已有二十文才氣。

雖然讀書寫字不如賣屍錄獎勵的先賢典籍,可以簡單粗暴填鴨式加才氣,提升的快,但對於心境也算是一番磨練。

梆打三更,林壽提起血紅的大燈籠,起身去外面巡夜,這過年爆竹放的多,容易走水,要多加防範。

林壽在殯屍司住了有幾天了。

兩進的院子,稍微溜達一下就熟悉了。

前院是辦公的,平時殯屍司需要記錄京城內的生死殯葬事宜,家裡人有死了得銷戶啊,舉行殯葬儀式得登記,各種來源屍體的分配處理……真要細說,事還不少。

後院就簡單多了,是停屍的。

林壽去看過,殯屍司的吏目每天從各處收來無人認領的屍體,存放在這裡,然後經過主簿調配到各個縫屍鋪。

一般屍體,正常來說不會停過兩天,有點問題的屍體,可能會停的時間久一些,十天半個月的,停在低溫冷房裡也可。

停的再久的……也有。

殯屍司後院有一口冷井,叫往生井。

林壽一開始參觀的時候,還心說這貼了裡三層外三層的符篆,看起來賣相極其誇張的大坑裡,是封印了什麼怪獸?哥斯拉還是克蘇魯?

後來吏目告訴他,這冷井是存屍體的。

有些過於邪門兒的屍體,死了很多縫屍人都縫不了,下不了葬,最後就只能一直停在這往生井裡,據說停了十幾年,幾十年的都有,甚至有說底下可能還有上百年的。

往生井越往下越冷,也不知道多深,人根本下不去,都是用鐵鏈子吊下去,靠著井底下的低溫度,儲存屍體完好不腐。

平日,殯屍司裡大家都避著往生井走,就說覺得貼了那麼多符篆還是晦氣。

但在林壽眼中。

這往生井裡,得有多少個十連?

……

喜歡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