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朕的大景,快亡了(第2/2頁)

作品:《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

多年下來,如今乾皇雖年事已高,將行就木,但國庫已經被他敗光了,朝廷已經腐爛了,一朝江山已經搖搖欲墜了。

這京城內遍地煙館裡吃著煙的病夫,和太和殿上窩縮在龍椅裡吃煙的萬歲爺,沒什麼兩樣,何君,何民。

當然,乾皇現在雖是這般敗家模樣,朝廷內也腐朽不堪貪官汙吏橫行,但軍機內閣中好歹還剩下些憂國憂民的臣子,在為這將傾之大廈鞠躬盡瘁。

如福壽膏一事,限煙令還在,洋商每年准入的福壽膏量,也被限制在兩百擔以下。

但如今,大景朝內遍地煙館,福壽膏數量何止兩百擔?兩萬擔都不止!

這些福壽膏從哪裡來的?

除了常與洋商打交道的洋務買辦之流,也沒有其他可能了。

三公六部的憂國忠臣幾次上奏,彈劾現任兩廣總督和朝中幾個洋務黨人,卻始終被以證據不足駁回。

如果想彈劾洋務黨人,就得找到能證明洋務黨走私福壽膏的證據。

最後萬歲爺把這事交給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陳春遠大人督辦,授命三法司六扇門的吏員輔佐,查福壽膏走私一事。

洋務黨人當然不想被查到證據。

近來江湖上風言風語多,六扇門的人四處行走,便是這雙方在拉鋸博弈。

如今京城突然出現一個割頭客,連殺十二個人,都是售賣走私福壽膏的下線,這下線名單本不應該會被外人知道。

這應該足夠引起洋務黨人的警覺,他們猜想這割頭客是不是知道什麼,會不會握有對他們不利的證據。

為了避免割頭客被抓,說出什麼對他們不利的訊息,捅到都察院,落到左督御史陳春遠手裡,所以他們找了個替罪羊。

這下思路基本被捋清了。

這假割頭客,就是洋務黨這販毒團伙演了一出障眼法,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

但是,真的割頭客還在外面。

林壽可以想象,如果他是洋務黨人,肯定會偷偷找到這個真割頭客是誰,殺掉,排除不穩定因素。

林壽想到這裡,看了看對面亮著燭光的豆腐鋪,寧洛薇如今藏著還好,若是暴露,怕不是會遭殺身之禍。

雖然不知道她哪拿到的售賣走私福壽膏下線名單,但洋務黨人肯定不會放過她。

那死在淺水埠的捕快就是前車之鑑,林壽從走馬燈裡看到,他就是調查到走私福壽膏的線索,才被人滅口的。

嘖嘖,泱泱大景,國之將亡啊。

林壽看著這攤爛事,由衷感慨。

不過,這些都跟他沒關係。

他只是一個看客,一個普通平頭百姓,一個小小縫屍鋪裡的縫屍人。

直白點說。

大景亡了,與他何干?

他只管每日默誦葬經,養養花鳥。

坐看風起雲湧時,總有新人換舊人。

……

喜歡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秋斬刑場當縫屍人那些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