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最終決賽(第2/2頁)

作品:《重生利物浦

於法國隊而言,他們呈現出的態勢是縮在本方半場組織防守,透過比利時傳球的失誤以及自身的上搶打出快反擊。

表面上看是比利時隊掌控著局勢,但這局勢卻十分危險,稍有不慎就會迅處於下風,這就是頂尖對決。

比賽第18分鐘,格列茲曼主罰右側的定位球,維特塞爾防守時不慎打入了烏龍球,法國隊因此1-o領先。

這對於比利時隊來說是個意外,但深究原因也是法國實力體現。

先,我們要知道在此之前法國隊進攻機會並不多,但基本一打一個準,能迅衝擊比利時隊腹地,後者深知度不及,只能犯規制止送給對方定位球的機會。

而第二個意外,則是盧卡庫在角球防守時用手阻擋了馬圖伊迪的頭球,裁判透過影片回放技術後果斷判罰了點球。主罰的格列茲曼一蹴而就,再次幫助法國隊取得領先。

上半場的比賽對於比利時隊來說看似意外頻,但正說明比利時隊的局勢並不穩固。

其次,開場階段法國隊有意降低控球,一方面節省體力留力反擊,另一方面吸引比利時隊陣型前提,而姆巴佩則找準防守弱側準備反擊。

值得一提的是,博格巴作為法國隊攻守轉換的樞紐,他狀態非常出色,能迅引導法國隊展開反擊。

2、三叉戟壓制法國防線收穫紅利,但疲於防守導致陣型失衡

比利時隊的進攻沒有那麼複雜,基於德布勞內、阿扎爾和盧卡庫都具備出色的接應和拿球能力,所以他們三人也經常換位。

在進攻上,比利時隊主要抓的是法國隊防線四人之間的空檔區域,比利時隊三叉戟有層次感的埋伏在法國隊的防線之間,透過德布勞內精準的傳球不斷給法國隊製造威脅。

而比利時隊在上半場扳平比分的進球,是他們在定位球進攻中體格優勢的集中體現。

德布勞內主罰定位球,比利時隊在法國隊禁區內多人頭球擺渡,最後阿扎爾完成了高質量射門。

但隨著比賽時間的推移,比利時隊顯然出現了體力不支的問題。

與此同時法國隊對提加強了反擊質量,比利時只能將精力更多集中在防守上,已經無心更細緻的梳理進攻了。

從雙方的實力差距以及體能狀況來看,比利時隊必須要搶開局,要先進球,否則在比賽後期就會成為“待宰的羔羊”,而事實也的確如此。

三、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法國隊的奪冠始於隱忍

1、實力強大的法國為何選擇防守反擊?

從淘汰賽的表現來看,法國隊無一例外的選擇了防守反擊的思路,這與他們在兩年前歐洲盃大有不同。

為何德尚會這樣安排呢?

其一是法國隊並不擅長玩控球,球員的腳下技術並不比德國、西班牙人出色,其次法國隊這些球員所在的俱樂部也都不是以控球戰術為主的。

其二是法國隊如今擁有了姆巴佩這位頂尖的邊路突擊手,可以在反擊時迅揮他的作戰能力。

其三則是防守在大賽中的重要性——德國的出局,正是他們忽視了中場硬度以及防線的協作能力而過於迷戀傳控所致。

法國隊在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漸入佳境,彼此之間越來越默契,比如當盧卡斯-埃爾南德斯壓上時,馬圖伊迪會不自覺地補位。

比如坎特協防保護邊路時,博格巴也會在中路頂出來。

法國隊的防守能力,是嚴重被低估的,要知道,之前的兩場淘汰賽,法國隊領先烏拉圭、比利時後都選擇了低位防守保住優勢,而他們都做到了。

2、法國隊擊敗克羅埃西亞奪冠,始於隱忍

兩年前的歐洲盃決賽,法國隊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仍然被葡萄牙爆冷奪冠。

我們並不能說那支葡萄牙隊實力比法國隊更強,何況c羅缺席更是實力受損。

輸球的原因之一是法國隊太自信了,使他們放鬆了警惕。

此次世界盃決賽,面對與葡萄牙晉級之路類似的比利時隊,法國隊選擇了隱忍,他們能放低姿態耐心防守,這是關鍵。

如果說上半場法國隊還有所保留,那麼在下半場進攻有了明顯提之後,比利時隊完全抵擋不住了。

當比利時在由攻轉守時,只有5人及時回位,這是遠遠不夠的。尤其孔帕尼覆蓋面積有限,法國隊的進攻可以很輕易轉換為射門。

比賽的轉折點在6o分鐘-7o分鐘之間,這恰好是法國隊集中力的階段。

博格巴和姆巴佩先後進球鎖定了勝局,比利時隊在體能瓶頸之下已經毫無還手之力。

事實上,從那時起,比賽就已提前結束了。

當然,洛裡的失誤是個小插曲,也側面看出維特塞爾這名球員的鬥志力。

法國隊作為32支球隊裡紙面實力最強的隊伍,奪冠也是當之無愧。

而比利時也雖敗猶榮,他們已經創造了歷史。只不過這支法國隊很難有球隊能真正攻下,這會是他們開闢王朝的第一座獎盃嗎?

喜歡重生利物浦請大家收藏重生利物浦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