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初遇強敵

作品:《圍棋血風錄

尹子濯連勝兩局,這場對抗賽的勝負就提前確定了。但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面。徐先生的棋力比孫李二人高出一個檔次,和他下棋才是真正的考驗。

徐先生在棋館裡一般只下讓子棋,別人都沒有和他分先抗衡的能力。除非對付外來棋手,才偶爾分先下,也是戰績彪炳,極少失手。大家能想到的他的分先輸棋,只有十年前輸給“千里駒”姜志遠的那局。後來,姜志遠加入了此地數一數二的大道場白雲道場,現在已是一位威名赫赫的五品高手。

今天這場對抗,眾棋客都盼望孫李二位能阻擊尹子濯,卻沒想到他們輸得如此乾脆利落,似乎比震山虎都不如。其實,尹子濯跟震山虎下棋時壓力還更大些,孫李兩位都比較有修養,不會使什麼盤外招,尹子濯才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棋盤上,完全展現出自己的實力。現在,大家的希望全都押在了徐先生身上。

徐先生卻不慌不忙。他早已見慣了大場面,對他來說,退出職業棋壇之後,就沒有哪盤棋是真正意義上的決鬥。他和孫先生換了位置,一撩長袍的後襬,在棋枰前翩然就座,笑道“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尹公子的棋不僅別出心裁,計算力、大局觀也都數上乘,絕非一般的江湖棋手可比。不知尹公子師出哪個道場啊?”

徐先生的問題也正是大家想知道的,眾人便不約而同地向尹子濯望去。

尹子濯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好。藥爺爺不想讓人知道他失憶的事,便替他說道“他是我的一個侄子,來這邊暫住一段時間,從沒在道場學過棋,都是在家自學的。”

“自學?如果是自學到這個水平,那真是了不起的天才啊!”

尹子濯覺得藥爺爺的話欠妥,聽起來太過匪夷所思,而且他也不想吹噓自己的天分,便解釋道“確實沒進過道場,不過跟本地名師們也學過幾年,不能說全是自學。”

“哦?敢問是哪幾位高手啊?”

“吳宏業、趙逢春、李琛三位都是在下的恩師。”

徐先生皺了皺眉頭,說“這三位的名字倒耳生得很。”

尹子濯心中暗笑,他們都是自己在培訓班的老師,這個年代連他們的太爺爺還沒生出來呢,上哪兒聽說去?

徐先生苦思無果,只好說“好吧,倒是老朽孤陋寡聞了。既如此,還是先下棋吧。尹公子請!”

“請!”

兩人互換了棋罐,擺好座子,由尹子濯執白先行。

連續兩局出現了直接點三三,大家都有些審美疲勞,尹子濯便平平常常地下了一招小飛掛角。徐先生以大飛應,這也是當時最流行的下法。大飛防守時,角部較空虛,白棋點角轉身的餘地比較大,所以白棋的下一手並不急於紮根。尹子濯選擇再掛另一個角,對方還是大飛應。

走了十幾手,兩人下出了一個當時很常見的佈局,大家沿著三路邊線各自紮好陣腳。尹子濯有意要適應古人的佈局,便收起了自己的現代下法,面對小飛掛一律以大飛來應,能低拆的地方絕不高拆。看到這樣的程序,棋客們感到一種莫名的舒服。這才是他們樂見的局面,這樣的局面才是氣韻悠長的。

別看開局四平八穩,古代棋手的力量都是驚人的,他們可以輕易在平穩的局面中找到突破口,挑起一場場波瀾壯闊的中盤戰。或許正是因為大家都擅長戰鬥,在佈局時扎穩陣腳才顯得彌足重要。

還是尹子濯率先難,在可以拆二的地方,他沒有拆二,而是將掛角的一子單關跳起。拆二是單顆棋子尋求安定的最佳著法,指的是三路邊的棋子,在間隔兩行的三路邊再下一子,可以在不被分斷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擴張眼位。拆二的棋形一般都可視為活棋。尹子濯在能拆二的地方單關,配合上已經從兩側夾住了對方的大飛守角,明顯擺出了一副進攻的姿態。

徐先生不為所動,他沒有去補角,反而在左邊線上搶先拆二,拆二和大飛角中間夾住了尹子濯一顆單獨的棋子。以兩塊有根的棋夾攻對方一顆無根的棋,頓時顯得白棋很是孤單。

按道理來說,這顆白棋肯定要跳起了,但那樣又有些被動,似乎是感到對方的壓力,不得已防了一手。尹子濯堅決不肯這樣下。他靈機一動,從大飛守角尖頂對方的拆二,想讓對方長起來補強。在左邊路,黑棋擁有絕對的子力優勢,白棋卻有一顆孤子要處理,已經不可能對對方造成威脅。因此,黑棋的拆二就成了一塊強棋。督促對方的強棋繼續補強,令其重複,就可以造成子力浪費,這就是尹子濯的構思。

徐先生哪裡答應,他沒有在四路長,而是二路扳角。如果白棋擋住,有了這兩手交換,黑棋就可以脫先強攻白棋孤子了。

既然徐先生沒有下四路這個要點,尹子濯一定要搶。他在四路扳完又挺頭,想聲援左邊孤子。徐先生則從二路滲透到了白棋的角里,將實地掏了個乾淨。

這一串下完,本是白棋的先手,卻讓尹子濯犯了難。他在猶豫要不要二路再擋一手,將棋徹底走厚。如果走厚,就可以攻擊下方黑子,可這手棋目數太小,擋完將形成立六拆二的形狀,太過委屈。圍棋裡常講,立二拆三,立三拆四,自己立六就應該拆七了,現在少拆那麼多,心裡總是不舒服。可思考再三,不擋住就無法動猛攻,所以還是補了這步棋。

這樣一來,徐先生拿到了先手,繼續對左邊孤子動進攻。

尹子濯早有準備,他利用上方掛角的一子,從外側壓迫大飛守角,透過寥寥幾手棋,將左側孤子和上方白棋連在了一起,自然也就沒有了受攻的問題。從外側壓迫對手是aI常用的手法。以前,人類棋手不願意這樣下,因為角里還有很多手段,這樣一下,將對方徹底實地化,再也沒有了掏角的可能性。對這樣的下法,我們稱之為俗。既然俗,高手自然下不出手。但aI沒有俗的概念,它認為該下就下,反倒幫助人類打破了思維定式。

而現在尹子濯的這幾招棋,非但沒有俗的感覺,反而顯得靈動飄逸,讓黑棋的重拳一下打在了棉花上。

徐先生不肯罷休,他從外側壓,逼迫白棋徹底聯絡,他可以趁機擴張外勢。

尹子濯強硬地使出連扳,寧可在中腹棄掉一子讓對方斷吃,也要搶先手。利用這個先手,他壓迫了對方的大飛角,順便把自己下成活棋,然後從上方飛出,將黑棋的外勢攔在上方七路以外。之所以搶這招飛,是因為上方現在是一片藍海,十分空曠,黑棋卻有一顆孤子漂在裡面,將來勢必會形成一場激戰。能率先搶到這個頭,就可以在作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這回輪到徐先生犯難了。他現在有兩處需要補棋。上方白棋飛出後,黑棋的孤子亟待處理。而下方白棋下了二路擋後,自己的孤子也很弱,存在被攻的可能性。兩方比較,上方的黑子更弱,那就應該補上方嘍?

不然。由於上方是白棋的大本營,即使黑棋補一手棋也補不活。下方的黑棋卻一手棋就能補活。圍棋講究補棋要一手棋補淨,不能留下後患。一手棋補不淨的地方,寧可不去補棋。這裡牽扯到一個效率的問題。同樣是把棋補活,花一手棋和花兩手棋差別有多大?答案是天差地別。很多業餘棋手不注重這個問題,以為只要把棋下活就好了,對手數不太在意。卻沒想到自己下這兩手棋的同時,對方也在別處下了兩手,可以撈取巨大的利益。高手的態度是,兩手棋才能走活的棋,寧可不活,也要把這兩手棋花在更有效率的地方。

所以,徐先生選擇補下方,徹底將下方黑棋走活。

至於上方嘛,說來也怪。由於過於空曠,黑棋補一手棋補不活,但白棋再攻一手也未必吃得掉,乾脆就留給實戰解決吧。

喜歡圍棋血風錄請大家收藏圍棋血風錄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