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7章 薪火(第2/2頁)

作品:《限制級末日症候

阮黎醫生沉默地看著這些繁雜而龐大的資料庫,她可以從中看到霍克醫生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失敗,然而,這個男人從來都沒有失去希望,也從來不認為,自己的道路是錯誤的。他是固執的,而她和他一樣固執。

我準備好了嗎?延續一個自己認為是錯誤的研究,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也不是為了紀念什麼人。而是為了讓人們的希望,一個自認為虛假的希望,得以延續。這是一個看起來高尚的目標。但卻需要違背至今為止,自己所有的努力。阮黎醫生捫心自問。她十分清楚,這是何等巨大的壓力。

過去的反抗、背叛、努力,會在自己接過霍克醫生的也研究時,就完全沒有意義了。

安德醫生也只是靜靜地看著她,等待她做出決定。如果有可能,他希望阮黎醫生可以接手霍克醫生的研究,最好是處於自願。誠然,病院中還有許多各個領域上的優秀專家。也有不少在過去的成就上,獲得了比阮黎醫生更多榮譽的專業人士,但安德醫生仍舊屬意阮黎醫生,這是一種理性和感性交織的直覺。

阮黎醫生按著額頭,一種前所未有的暈眩,讓她產生幻覺。她似乎看到了,霍克醫生的幻影仍舊在這些儀器之間走動,用電腦和紙筆記錄資料,他翻閱理論書籍,冥思苦想。不時又興奮得手舞足蹈,就像是找到了糖果的孩子。他癲狂,他冷靜。他煩惱,他喜悅,這一切就好似濃縮在這短短的,暈眩的一瞬間。

阮黎醫生感受到,在這樣的幻覺中,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推攘的自己,讓自己的靈魂也走入場景中,如過去那般,跟隨著霍克醫生觀察樣本。計算資料,解析理論。苦思各種可能性,並從中篩選出最具有可能性的一部分。並進行實驗。然後,霍克醫生倒下了,而自己將按照他的吩咐,將他的身體塞入那個棺材一樣的透明容器中,按照最初的計劃,為他注射定向定量的各種調製藥劑,開啟機器,記錄資料。霍克醫生的身體,就這麼在溶液中溶解。

不知不覺中,阮黎醫生覺得眼角溼潤。下一刻,幻覺消失,也不再暈眩,阮黎醫生的視野,又回到了這個冷冰冰的研究室中。但是,伴隨那幻象,在體內產生的那股灼燒般的力量,卻仍舊殘留在每一個細胞中。

是的,我決定了。阮黎醫生對安德醫生說“我明白了,由我來接手霍克醫生的研究。”

安德醫生露出笑容。

一整夜加一個白天的忙碌,病院將霍克醫生的地下實驗室中所有可以轉移的資料,都轉移到阮黎醫生的電腦中。病院為她加開了一座實驗室,霍克醫生的遺體,以及一部分實驗體,也被轉移到這個實驗室中。相比起霍克醫生的地下實驗室,這座實驗室的研究環境談不上多好,但確實是屬於阮黎醫生個人的。除此之外,霍克醫生留下的遺產,也並非全都交給阮黎醫生研究,病院分出另一支團隊,為其分配了更多的資源,這支團隊和阮黎醫生是相對獨立的兩支隊伍。

雖然如此,但阮黎醫生並沒有因此產生任何情緒。

既不喜悅,也不悲傷。在她決定接手霍克醫生的研究時,就明白自己放棄了什麼,失去了什麼,又是怎樣的一種力量,讓她願意放棄那些,失去那些,而獲得現在的研究權。那是一種來自於心靈的力量,是師生之前感情的傳遞,也來自於自身的固執和對未來的期盼。

在霍克醫生的研究室中的幻覺,讓阮黎醫生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離開過這位導師。

儘管,那僅僅是幻覺罷了。

阮黎醫生也十分清楚,正因為產生了那樣的幻覺,反而有可能,是因為自己體內的“病毒”已經蠢蠢欲動,或許在某一個不遠的未來,自己也會如同霍克醫生一樣,變成一個末日症候群患者,步入“用自己做實驗而死去”的後塵。

但是,這樣的不詳,也仍舊無法阻止她。阮黎醫生覺得,如今的自己,內心就如同一塊堅冰,而堅冰中則燃燒著火焰。火焰無法融化堅冰,卻一直都在燃燒,一直都在釋放著熱量。這股熱量,讓自己前所未有的清醒。

她進入走廊,腳步聲在無人而冷清的走廊中回想,她感受到,右手提著的箱子中,那些書籍和報告的份量。她用力拉開研究室的大門,將箱子沉沉放在桌子上,身後傳來實驗室大門自動關閉的聲音。她抬了抬鼻樑上的鏡架,解開箱子的鎖頭,將箱蓋用力掀起。

這些書籍和報告,就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需要她戰勝並征服的東西。裡面流淌著的,不是冰冷而死板的文字和數值,而是一個醫學領域最頂尖專家的心血。也許,它們無法讓研究抵達終點,也無法給出一個正確的結果,但是,它們確實是被此時的人們所需要的“希望”。

之後的三天,阮黎醫生沒有進行任何研究,完全埋頭於這些理論書籍和實驗報告中,其中也有不少霍克醫生留下的日記,顯然他早就已經預料到這一天,並從一開始就有所準備。他在日記中,寫下了自己的猜想,自己的幻覺,自己所感受到的,來自於“病毒”的侵蝕。在他的描述中,“病毒”已經不再是常規意義上的病毒,而是一個被稱為“江”的生命,一種難以形容,幾乎讓人束手無策的高緯度存在,他所經歷的那一切,有一大部分,就像是他個人被“病毒”侵蝕後,所產生的幻想。但是,在他清醒的時候,他毫不介意地將這部分幻想標記出來,並在之後,留下了大量用於描述這種現象產生的各種猜測,其中也包括各種自造詞彙。

霍克醫生的實驗經歷,已經完全出正常的科學實驗,逐漸趨向於一種哲學化和神秘化的臆想。這樣的變化,就連霍克醫生自己也意識到了。不過,無論是霍克醫生還是阮黎醫生,都不覺得這樣的變化是不正常的。反而,這才是正常的,符合末日症候群患者的精神狀態的變化。

霍克醫生還日記中,反覆對“高川”表示遺憾和悔恨,因為自己無法在有生之年,實現和這個少年的約定。“高川”在同意以實驗體的身份,參與最初的研究時,霍克醫生有以自己的名義,對他承諾一定會找到治療的辦法。

也許其他人不會在意這種口頭的約定,或者,會認為那僅僅是對病人使用的手段,然而,霍克醫生卻是認真的,他的確在自己的日記中,寫下了自己這份認真而執著的心情。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病毒”是他所遇到的,最為束手無策的對手。

對於最後的,將末日症候群晚期的自己也變成實驗體的那一部分計劃,霍克醫生沒有留下太多的流程,阮黎醫生也不認為,自己在幻覺中看到的那一切,就是真相。不過,在日記裡,霍克醫生的確提到了一些線索,其中一些獨特的名詞,吸引了阮黎醫生的注意。

正如阮黎醫生所瞭解的那樣,霍克醫生仍舊試圖解放人體的最強免疫能力,一邊適應“病毒”,一邊透過藥物刺激病體,促使其產生自然的抗性。霍克醫生知道安德醫生的研究,也借用了他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在抑制效果上體現出來,而另一部分,則是在“高川複製體”上體現出來。

所謂的“高川複製體”並非是單純從幹細胞中提取“高川”的基因,製作出和“高川”相差無幾的個體。而是透過一些手段,將從“高川”體內提取出來的特殊物質進行製藥,再利用這些藥物,對其他病人進行調製,讓這些病人獲得一定程度上,和“高川”病體的相似性。再逐一解析這些弱化而相似的地方。未完待續

喜歡限制級末日症候請大家收藏限制級末日症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