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151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顧靈聽了,笑道:“娘,以後啊, 別人家也會打魚塘,也會研究出山藥胚芽的, 所以咱們掙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顧家雖然把稻田養魚的方法和山藥胚芽的培植都交給朝廷了, 朝廷也推廣了稻田養魚, 種植山藥的事情,但是這方法朝廷並沒有傳給百姓, 而是在每個縣城設立了魚塘和買山藥胚芽的點。

不得不說, 朝廷也是聰明的,畢竟朝廷也要掙錢嘛。但是,朝廷並不阻止老百姓私下賣魚苗和賣山藥胚芽。比如拿漁民來說, 漁民捕魚也會捕到魚苗,就會拿去賣,賣魚是漁民的生存方式,難道朝廷要奪走?

所以朝廷在這一點上,還是非常通情達理的。但有一點,價錢是統一的。有魚塘的老百姓私下買賣魚苗,價錢不能比朝廷的價錢低。

雖然洪旗縣縣衙也在縣城郊外設立了這個點,但是吉祥鎮這邊的老百姓都喜歡去顧家買,一則這是顧爺爺的成果,相比於朝廷,他們更加相信顧爺爺;二則對吉祥鎮的老百姓來說,桃水村比縣城近;三則吉祥鎮的老百姓以村為單位來買,這樣一樣數量就多了,數量多了,顧家就會送貨上門,服務周到。

所以,顧家的魚苗和山藥胚芽生意,是真的不錯的。但魚苗和山藥胚芽,價錢也是便宜的,畢竟朝廷有設立點,朝廷雖然要掙錢,但是不可能高價來掙老百姓的錢。朝廷和顧家走的都是薄利多銷的生意。

“啊?”屈氏一聽,整個人都愣住了,“這……這別人家也能買魚苗啊?也會培育山藥胚芽?”

“當然了,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家有錢造魚塘,別人家也有錢啊。爺爺種了一輩子的地,積累了種地的經驗,所以才能培育出山藥胚芽,可是別的老農民也跟我爺爺一樣,也積累了一輩子的經驗,怎麼會培育不出山藥胚芽呢?”顧靈耐心的對屈氏分析,“所以啊,不管別人會不會培育出來,我們都應該用平常心去對待。銀子是掙不完的,而我們掙的銀子可以讓我們過上富裕的生活,這就已經足夠了。”

屈氏:“……”屈氏是那種聽不進大道理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她的想法格局比較小,聽到別人家也會造魚塘,也會培育出山藥胚芽,她就有些失神了。不過她這個人心態好,就像以前沒有分家的時候,有婆婆管著,她萬事不操心。婆婆對女兒好,總比不對女兒好要好。她有兩個兒子,顧家的東西肯定是會她兒子的一份。

而現在,家裡依舊有婆婆盯著,就算將來婆婆去了,女兒也出息了,還有女兒盯著,所以屈氏就是那張萬事不用操心的。

一行人到顧家的時候,看見院子裡有個小女孩在玩。其他人倒是不以為然了,只不過顧靈一愣。

“二嬸。”小女孩看到大家來了,歡喜的叫了一聲。

“哎。”屈氏應了一聲。

顧靈問:“娘,這是誰啊?”

屈氏:“這是顧仙。”

顧仙?

顧靈對顧仙的長相早就沒有印象了。更何況過年那會兒只是看了幾眼,小孩子又長得快,哪裡還有什麼印象?不過:“她怎麼在這裡?”

屈氏:“她經常來這裡玩,小孩子都這樣,會走路了就喜歡亂跑。”

顧靈聽聞,也就沒有多說什麼了。“娘,我先回院子了。”

屈氏:“哎,你去吧,吃晚飯了叫你。”

顧靈:“嗯,勞煩娘了。”

顧靈帶著陳大紅等人回了自己的院子。她的院子裡乾乾淨淨的,種著的梨樹發出了誘人的香味,梨子快成熟了。

顧靈走到梨樹下聞了聞:“今年趕上吃梨的日子了,去年可都進了顧森和顧木的肚子。”

錢香道:“姑娘要是再晚回來一個月,今年也會進了兩位公子的肚子。”

顧靈笑道:“可不是。”

陳大紅:“姑娘,那小女孩跟來了。”

顧靈轉過頭一看,只見顧仙正朝著這邊走來,她從小吃的不錯,所以長得比同齡人高些。今年才三歲的她,走路還挺穩的。

顧靈看了一眼就收回了視線,對錢香:“別讓她進來,免得一個不注意磕碰到了哪裡,到時候就說不清了。回頭也跟奶奶說一聲,如果孩子沒有大人陪著來,一律不要進顧家。尤其是家裡有大雁在,萬一被陌生的氣息驚擾了,使得孩子受傷了,那怪誰?”

錢香:“是姑娘,奴婢這就把帶到前院去。”

“嗯。”

顧靈進了小別墅裡,錢香朝後走,來到顧仙身邊:“仙姑娘,後院不能玩,咱們去前面。”

顧仙眨了眨黑白分明的雙眼:“嬸嬸。”

錢香:“走吧,你一個小姑娘,如果沒大人陪著,可不能到處亂走,萬一摔倒了怎麼辦?”

顧仙脆生生的道:“我不怕疼的。”

錢香笑了笑,沒說什麼。

錢香帶著顧仙到了前院,杜嬤嬤正帶著呂蓮在準備晚飯,見錢香帶著顧仙過來了,杜嬤嬤道:“這是怎麼了?”

錢香道:“沒事,姑娘不放心仙姑娘一個人到處亂跑,姑娘說了,免得孩子有個萬一,以後孩子要是沒大人陪著,就別讓孩子進來了,這要是哪裡磕碰到了,咱們也說不清了。”

杜嬤嬤:“我曉得了,回頭我給老太太提提。”

顧奶奶跟村長說了李村長那邊的事情就回來了,她一回來就看到顧仙坐在院子裡,看著大夥兒在忙碌,顧奶奶忍不住蹙眉,問杜嬤嬤:“她怎麼又來了?”顧奶奶真是納悶了,這孩子怎麼總是往這裡跑?她娘也不管她。

杜嬤嬤笑了笑,這事兒她怎麼知道?不過:“老太太,姑娘說了……”她把顧靈的話說了一遍。

顧奶奶道:“我曉得了,這事情我去做。”顧仙自從會走路後,雖然經常往顧家跑,但這孩子不哭不鬧的,來了就自己玩,有時候自己坐著,看著大家忙。所以叫顧奶奶也不好說什麼,難道讓她跟一個三歲的孩子計較?“這老大媳婦也真是的,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帶,就讓小孩子自己來這裡,也不怕磕著碰著。”

杜嬤嬤笑著道:“咱們家裡人多,哪裡會磕著碰著仙姑娘?”

顧奶奶眼珠子一轉:“這怕是就因為咱們家裡人多,所以孩子才過來的。不過……哎……這孩子也確實乖的。”說著,她對孩子道,“顧仙,走了,我送你回家。”

顧仙起來,笑眯眯的道:“奶奶,我家裡沒人。”

顧奶奶:“你娘呢?”

顧仙邁著小步伐走到顧奶奶面前:“娘去田裡種糧食了。”

顧奶奶:“那你三姐呢?”十六歲的顧荷嫁到了鎮上,十四歲的顧桃總沒有吧。

顧仙道:“三姐也去田裡種糧食了。”

顧奶奶聽了一愣,隨即眉頭皺的老緊了:“你娘腦子壞掉了吧?讓一個十四歲的大姑娘下田種稻谷?”且不說田裡的水涼,就是農家沒有這麼多講究,也不會讓一個快出嫁的姑娘去田裡吧。

顧仙眨眨眼睛,長長的睫毛一翹一翹的,她也聽不懂顧奶奶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