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149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211章 第一更

“嫂子, 你想說什麼?”見顧蘭沒有繼續說,朱芙看向她,見她看著前方,她也跟著看去。嫂子, 那不是顧……顧鄉君嗎?”她差點喊出顧靈的名字, 顧靈現在可是鄉君了,那不是她們能喊的名字。“鄉君可真厲害, 現在已經是女舉人了, 而且又是鄉君。她看古籍看到的稻田養魚,還有山藥的種植, 都讓老百姓、讓桃水村都過上了好日子。”

朱芙說話的時候, 語氣裡帶著佩服。她出生秀才之家,前有秀才父親的身教在先, 後有小三元大哥的身教,所以朱芙是個文氣又賢惠的姑娘。

顧蘭聽了,平靜道:“是的,她很厲害。”很厲害, 跟她上輩子認識的顧靈完全的不一樣,也跟這輩子見過的所有的女人不一樣。她去過縣城、去過府城, 見過很多其他的女秀才, 見過朱策同窗們的那些妻子, 她們個個都和顧靈不一樣。

尤其是顧家這些年對桃水村的貢獻,對朝廷的貢獻, 桃水村的人都知道, 這是顧靈的功勞。顧蘭對顧靈已經沒有了任何的想法,聽見她的名字,她也不會有情緒上的起伏了。大概是震驚太多了, 所以習慣了。也大概是……她結婚了、懷孕了,所以心態也不同了。她現在只要朱策好好的,只要肚子裡的孩子好好的。

朱芙見顧靈也看見了她們,她朝著顧靈笑了笑。

顧靈朝著她們走去,既然遇見了,自然不能視而不見。

“見過鄉君。”

“見過鄉君。”

顧蘭和朱芙同時行禮。顧靈是正四品的鄉君,她們是平民。而且,顧靈這正四品的鄉君和其他的正四品鄉君不同,因為顧靈有封號,福靈。這個福字可是帶著不同的意義的,一般人可沒有資格用這個福字。

暉武帝之所以給顧靈這個稱號,倒也不是覺得顧靈有福氣的意思,而是顧奶奶賜了全福老人的封號,全福老人的孫女也賜個福字,剛好合適,也不用多想。但是暉武帝沒有想到,他塗個省事,在別人眼中卻是有不同的意思了。

又或者,暉武帝是想過的,可能連他也覺得,一個會主張且說服家裡的長輩稻田養魚以及種植山藥的姑娘,就是個有福氣的姑娘。

顧靈道:“兩位不用多禮……我記得鄉試前朱太太還在府城的,這是剛回來嗎?”

顧蘭:“夫君去鄉試之前,我便回了桃水村,這裡有婆婆在,和我也有個照應。”

顧靈知道,她這一胎,是個兒子。小說裡為了女主的地位穩固,且一帆風順,所以顧蘭生的是朱策的長男。“這倒是,你肚子那麼大了,一個人在府城,朱師兄也不放心。而村裡都是熟人,還有朱老太太在,確實穩妥些。”

朱芙:“可不是嘛,我嫂子的肚子確實有些大,她在府城的時候,我娘每天都擔心,這下回來了,我娘可算是放心了。”

顧靈看向朱芙:“朱……朱家妹妹,你成親的時候我不在,我還不知道朱家妹妹的夫家如何稱呼?”

朱芙微笑道:“回鄉君,民女夫家姓於。”

“於太太。”顧靈道,“我在這裡先恭喜於太太喜得良緣,真是沒有想到轉眼間,我們都長大了,都成了家了。”

朱芙:“鄉君呢?您和白公子的婚事也近了吧?”他們可是定親好幾年了。

顧靈道:“嗯,親事定在明年的秋天。”明年三月她要會試,明年四月她要殿試,他們的親事定在明年的十月。

想到這個,顧靈的心裡不知道是什麼感覺,有些期待,也有些不捨。女人一旦成家了,感覺像是要長大了,可是她內心深處,想永遠做個小姑娘。

朱芙:“那我在這裡先恭喜鄉君了。”

顧靈:“多謝於太太……兩位,我還有事情,就不打擾兩位了。”

朱芙:“鄉君慢走。”

待顧靈走了之後,朱芙好奇的問顧蘭:“大嫂,你和鄉君是不是有……有隔閡?”

顧蘭一頓:“妹妹為什麼這麼問?”

朱芙道:“我見你和鄉君之間客氣有餘,親近不足。你們是一起生活了十幾年的姐妹,但看你們的相處樣子,卻一點都不像。所以妹妹才有此猜測。”

顧蘭道:“倒也沒有什麼隔閡,只是每個人走的路不同,也就說不到一會兒了。顧靈從三年前的八月底進了私塾之後,就和我不是一個型別的人了。她在唸書的時候,我在做家務、學女紅。她一幅畫可以賣出高價的時候,我還在為吃一斤肉辛苦的掙錢。所以……大概是走的路不一樣了,所以彼此的關係也就遠了。”

朱芙也沒有多說:“聽大嫂這樣一說,也是有道理的。人和人的緣分很微妙,如果說不到一塊兒去,大概就是沒有緣分。不過,而今的顧家已經今非昔比了,別說是整個桃水村,就是整個紅旗縣,怕也是獨一份了。顧家乃善人之家、有福之家,這是整個洪旗縣的人都認同的。”畢竟皇上的聖旨都這樣說了,誰敢不認同?

顧家水田

顧奶奶帶著杜嬤嬤等人站在田岸上,顧爺爺帶著人在稻田裡放魚苗。

“這就是全福老人啊,看著可真精神。”

“可不是,你們看啊,全福老人慈眉善目的,跟寺廟裡的菩薩一樣。”

“對對對,我見過寺廟裡的菩薩,笑起來就跟全福老人一樣。”

“這全福老人可好了,他們家聘了我們鄉親們種田,給我們工錢不說,還給我們包了一頓飯,飯有還有魚肉呢,可好吃了。”

“全福老人肯定是好人,不然皇上怎麼會封全福老人為全福老人呢?皇上封的,肯定錯不了。”

“那是當然的,皇上會錯嗎?那可是皇上。”

“今年我們家也向全福老人家買了魚苗,等稻穀豐收的時候,稻穀能增產不說,魚也能去賣掉。”

“不過今年的魚便宜了,整個桃水村都在稻田養魚,所以現在魚價低了。”

“那你們的訊息可真落後了,桃水村的魚是被縣城、府城的人收走的。”

“什麼?縣城、府城的人收走那麼多的魚做什麼?”

“就是啊,整個桃水村的魚那麼多,縣城和府城的人要收那麼多?”

“你怎麼那麼笨啊?縣城府城的人收走當然是去做生意的。縣城的酒樓那麼多,府城的酒樓哪兒買多,還能賣不掉?”

“你們看你們看,那邊有個姑娘過來了。”

“這姑娘長得可真好,我這當了一輩子的媒人,還沒見過這麼好看的姑娘。”

“你得了吧,你當了一輩子的媒人,也就是十里八鄉的村子裡當媒人,村子裡的姑娘能有多好看的?你又能見過幾個姑娘啊?”

“村子裡咋了?你不是鄉下人啊?你有什麼本事看不起村子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