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120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師爺也好奇, 問顧爺爺:“你們村子裡還有這樣的人家?家中是做什麼的?”

顧爺爺:“……這裡面那棟院子是小人家的,外面那棟院子是小人孫女的未婚夫家的。”

師爺:“……白公子也在這裡建了院子?這地方山清水秀的,也確實不錯。”師爺也知道白謹亦的身份,聽說是白謹亦的房子, 馬上恭維道。

保正有些意外,他尚且不知道那位白公子是誰, 自然也不知道白公子和顧家的關係, 聽師爺這樣一說, 他頗為好奇。不過,保正沒有當著顧爺爺的面問。

顧爺爺帶著他們來到了顧家, 足有兩畝佔地面積的顧家是非常寬敞的。

說起來, 象國的宅基地面積是沿用宋朝的。

在象國,老百姓中的三口之家能申請的宅基地面積為兩畝,顧家有七個人, 所以能申請到兩畝的宅基地。又因為是鄉下,也沒有那麼嚴謹,所以老宅的宅基地也依然在。

但是在鎮上,在縣城裡,老百姓中的三口之家就是連一畝的宅基地都沒有了,都是那種小院子。因為鎮上和縣城的面積小,人口多。

但是像白謹亦、錢夫子,他們在桃水村買地建房子,則沒有受到這個律法限制,因為他們不是老百姓。

古往今來,律法限制的是老百姓,而對達官貴人卻是非常“大方”的。

到了顧家,顧爺爺招待他們去了廳堂,呂蓮馬上給客人們上了茶。顧家人不喝茶,招待保正他們的茶葉確實極好的,是錢夫子給顧家送來的。

兩家定了親之後,錢夫子在吉祥鎮沒有親人,所以顧奶奶經常去走動,也經常叫顧老二經過鎮上的時候,給錢夫子送蔬菜和魚,錢夫人那邊基本也都是有回禮的。她有世交送的禮、有鴻儒大師生前的學生送來的禮,也有錢家產業那邊運來的東西。所以顧家往這邊送吃的,她往顧家送用的。還挺有趣的。

保正和師爺對茶一道也算有點內行了,兩人喝了口呂蓮泡的茶,儘管這茶就用熱水泡了泡,但是也掩蓋不了這茶香味。

師爺道:“好茶。沒有想到在這裡還能喝到這樣好的茶。”便是縣太爺那邊也沒有的。

顧爺爺老實的坐著,聽到師爺開口,他解釋了一句:“這是我家孫女的老師那邊送來的。”

算得上“知根知底”的師爺馬上就知道了,這是錢夫子送的。不過師爺也有數,這樣品級的茶葉,也就世家會有。要知道有些東西的珍貴並不是價錢高,而是有價無市啊。

保正看著師爺一副我明白的樣子,真的是心裡癢癢的。這個顧家到底還有什麼秘密?

師爺才慢吞吞的品嚐了幾口茶,顧奶奶就到了:“老頭子……老頭子聽說乖寶喜報來了?”她急衝衝的跑了進來,看到了廳堂裡坐著的客人,“啊喲,有貴人在啊,真是失禮了。”

保正等人看到的是一個精神十足的老太太進來了。雖然說著失禮,但是她舉止大方,看著就是當家太太的樣子。

保正道:“這是顧秀才的奶奶吧?”剛才聽到她喊顧老爺老頭子,那就只有顧靈的奶奶了。

顧奶奶一聽他這樣稱呼自己,頓時眼睛都亮了,恰是一道光閃過。“哎喲喂,這位老爺子可真會說話,對對對,我就是顧秀才的奶奶。”她最是喜歡別人叫她秀才奶奶了,以前乖寶沒中秀才還不能喊,現在嘛,她可盼著了。“一看您就是有眼見的人,不知您是?”

保正道:“我是吉祥鎮的保正。”

“原來是保正大老爺啊,難怪看您氣派的很。我說嘛,能把我們吉祥鎮管理的那麼好的大老爺肯定是個了不起的人,今日見著您啊,我就是這種感覺。”顧奶奶一張嘴,能把人說的氣死,也能把人說的高興死。

“哈哈哈……”保正也是愛聽好聽的話的,“顧秀才奶奶過獎了,我來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縣衙裡的師爺,縣衙今天收到了縣城裡所有秀才的喜報,恰巧桃水村有顧秀才和朱秀才,師爺就親自走一趟了。”比起悶聲不響的顧爺爺,保正更喜歡跟顧奶奶交談。而且保正何等眼光?一瞧就知道,這家裡是顧奶奶當家的。

顧奶奶一聽,趕忙道:“哎呦喂,原來是師爺大人,剛才一進來的時候就覺得這位大人不簡單,貴氣十足,老婆子都不敢打招呼了,真是失敬失敬。”

“不敢當。”師爺起身道,“老夫在縣城裡待久了,也從未見過想您這樣看著滿身都是福氣的人。”他說的不敢當是實心話。等顧姑娘嫁給了白公子,白公子也得叫這位老太太一聲奶奶,便是縣太爺也得給這位面子,他區區一個師爺,哪裡趕在這位老太太的面前擺譜子。

保正聽著,也附和道:“老太太您確實有福氣,顧姑娘可是咱們及吉祥鎮第一個女秀才,而且您未來的孫女婿朱策又是咱們洪旗縣十幾年沒有出過的小三元了,所以您的福氣還在後頭呢。”

顧奶奶現在對大房沒有以前那樣的厭惡感了,聽到朱策有出息了,她倒也是真的高興。“這可都是夫子們教的好。兩位快請坐,而今時辰還早,兩位在這裡用午飯吧,我們家有魚塘,魚塘裡的魚可肥著呢。”

“這……”保正剛要拒絕,外面又響起了聲音。

“顧老太……”接著一個老頭子走了進來,是村長。村長是見過保正的,畢竟每個村的村長都是保正的下屬,偶爾會去保正家,所以認識。“保正,您也在啊。”其實,村長就是聽到了保正和師爺來報喜了,顧靈和朱策中了秀才了,所以他才過來的。

保正道:“可不是,來顧家沾沾喜氣。”

顧奶奶道:“村長來了正好,村長,你幫忙招待保正和師爺,老婆子去給大家張羅吃的。”

村長爽快道:“哎,你可放心。”

顧奶奶去忙了,顧爺爺一看沒自己的事情,就去抓魚了。

“這顧家還有魚塘?”倒是師爺在顧奶奶和顧爺爺走了之後,開口問村長。

村長不認識師爺,但看他的位置也大概猜的出身份了。恰巧保正又道:“這位是縣衙裡的師爺。”

村長趕忙行禮:“見過師爺。”

師爺雖然沒有官級,但是屬於縣太爺的幕僚,也是非常受人尊敬的。在老百姓的眼中,就是一個衙役都能讓他們卑躬屈膝,更何況師爺?

師爺道:“不用多禮,村長請坐。我看這桃水村真是人傑地靈,顧家也倒是氣派,不似一般的耕讀人家。”

村長道:“這話說來話長了,顧家也是去年八月開始發跡的。”

“哦?”師爺挑眉,“還請村長說來聽聽,給我們打發打發時間。”

顧家的事情在桃水村不是秘密,所以村長便也放開了說了:“去年八月,顧靈磕破了腦袋,去鎮上看大夫的時候,碰到了一個道士,道士說看顧靈丫頭的面相,是個能讀書的人,將來也必有出息。於是乎,顧老太就送顧靈丫頭去了彭傢俬塾。顧靈丫頭果真沒有讓顧老太失望,她進了彭傢俬塾之後……”村長把顧靈畫畫掙錢,然後資助村裡建學堂的事情都說了一遍。

至於稻田養魚的事情村長就沒說了,那在村長眼裡就是沒底的事情,他想都沒想起。

師爺只是聽著,並沒有多說。至於道士看面相指點顧靈這件事,師爺也是信的。主要是古人信這一套,而且顧靈的事情就擺在眼前。

師爺:“顧靈還資助桃水村建了學堂?”師爺實在難以相信。他難以相信的並不是資助學堂這件事,而是顧靈身為一個姑娘來資助學堂。師爺是這個時代傳統的男性,他具有這個時代男子的普遍想法。說白了,就是大男子主義。如果今天資助學堂的是朱策,他就不會那麼震驚了。

村長道:“可不是,顧靈可真是個好姑娘啊。自己有出息了,也不忘記拉拔村裡的孩子。她資助村裡建了學堂,還每年捐給學堂五十兩銀子,學堂夫子的月例,還有孩子們的一些獎勵,都是從五十兩銀子里扣的。哎……說起來慚愧,我這麼一個大男人啊,還不如一個姑娘。”村長的確是有些汗顏的。不過想想顧靈是從他們桃水村走出去的姑娘,他又覺得自豪。

師爺今天本來是來給顧家賀喜的,然後再和顧家結親。當然,便是沒有結成也無妨,至少在顧家留了印象。他這也是為下一代考慮,畢竟顧家冉冉升起,而他們家在他之後……卻沒有想到,今天真是不虛此行。這位顧姑娘給他的驚喜太大了。如果把顧姑娘的事情報給縣太爺,肯定也是歡喜一件。

想到這裡,師爺起身:“村長,帶我去你們村裡走走,然後看看你們的學堂。”

村長道:“您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