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93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這是要分開問話。

眾人出去之後,何湘便開始說起了事情的始末,從第一天來縣學,然後和顧靈一起去寺廟求平安符,又在寺廟裡找關於袁琴的點點滴滴,她都沒有漏下。其實在說到寺廟的時候,何湘還是有些猶豫的,因為顧靈之前同她說過,她們在寺廟調查袁琴的事情不能同宿舍裡的其他人說。所以何湘有些猶豫。但是她覺得跟縣衙裡的人說應該沒關係。而且,她也不敢隱瞞縣衙裡的人。

等何湘出來之後,衙役叫了和何湘最近的人,那就是顧靈。

顧靈進來的時候,捕頭和司房多看了顧靈幾眼。因為何湘說到了寺廟裡調查袁琴的事情,讓他們對這個姑娘有些好奇,也有些好感,他們覺得這姑娘還挺機靈的。

捕頭:“顧靈是吧?哪裡人士,今年幾許,家中有何人,都是做什麼的,都說清楚。”

顧靈道:“小女子名叫顧靈,照顧的顧,靈動的靈。今年十四歲,家住洪旗縣吉祥鎮桃水村,家中有爺爺奶奶、爹孃、還有兩個弟弟,都是地裡頭忙的小老百姓。”

捕頭:“顧靈?桃水村?顧蘭你可認識?”去年年前發生了周強的事情,周強暴打懷孕的妻子流產至死,這件事聽者駭人聽聞,所以捕頭印象很深。這會兒同是桃水村的人,又同樣姓顧,捕頭就由此一問了。

顧靈道:“認得。顧蘭是我堂姐,她爹是我大伯,我們於去年八月份分的家。”

捕頭點點頭:“行,繼續說這件案子的事情,從你前天來到縣學之後,這兩天的經歷,做過什麼,和什麼人說過什麼話,都說一遍。記不住也無妨,和你說話的人說不得記得,我們會調查。”

顧靈道:“是,我……”顧靈那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一遍,寺廟調查袁琴的事情她也沒有漏下,她覺得以何湘的膽子,是不敢欺騙衙門的人的,而且對衙門的人也沒有欺騙的必要。

等顧靈出來之後,羅素進去了。

接著一個又一個,很快,九個姑娘都問完話了。

縣衙的人沒有馬上走,而姑娘們都在外面等著。

“捕頭,這件事你怎麼看?”其中一個衙役問。

衙門裡的人也是不相信鬼神之說的,這件事無疑是有人借鬼神之說在做事情,而對方的目的肯定和五年前袁琴的事情有關。

五年前的袁琴事件捕頭也有印象,那個時候他已經是捕頭了 ,所以那件案子,他也是參與的。袁琴上吊自殺後留了遺書,可是遺書上的字不知道為什麼碰到了水溼了,根本看不清。所以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了,成了懸案。

但是有一點能證明,袁琴死之前,經歷過男女之事,這是仵作驗屍得出的結論。

於是,大家有了一種說法,袁琴上吊是因為被強暴了。

可不管什麼原因,這件事成了懸案是真的。

而今,這件事又拿出來說了,有人在背地裡搞鬼是肯定的。

捕頭又看了大家的口供,他道:“這九個姑娘不管是來宿舍還是離開宿舍,都是幾人結隊的,沒有人單獨來過宿舍,也沒有人單獨留下來過,也就是說,她們之中沒有誰能撇開其他人來放這個布娃娃。”

“但是別人又不可能。”衙役道,“外面的婆子說過了,除了她們這九個姑娘之外,沒有誰能進來過。”

捕頭揉了揉太陽穴:“我們先回去,要揭開這件事,還得從袁琴下手。”

縣衙的人在房間裡討論了一會兒,便出來了。捕頭道:“事情先到這裡了,這件事暫時不要宣揚出去,免得縣學裡人心惶惶。你們九個人可以離開縣學,但是不能離開洪旗縣,我們隨時會找你們問話。”

“是。”

第124章 第二更

顧奶奶這兩天和左鄰右舍都相處的非常融洽, 比當初在鎮上的時候還融洽。

在鎮上的時候,顧家還是比較拮据的,再加上他們是從鄉下來的,所以顧奶奶身上還帶著鄉下人面對鎮上人的自卑感。只是老太太用強勢的性格給壓下了。但是隨著顧靈畫畫開始掙錢, 隨著顧靈和白謹亦定親, 隨著顧靈透過縣試和府試,老太太的自卑感已經完全的沒了。

如果說, 顧靈是她自信的開始, 那麼白謹亦這個未來的孫女婿就是她的底氣。所以知道了白謹亦的身份,顧奶奶在縣城裡就是面對縣太爺, 她也是有萬分的底氣的。不然便是顧靈開始有出息了, 顧奶奶即便不自卑了,在縣城也是沒有底氣的。

所以說,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還是有道理的。

而現在,顧奶奶在縣城有底氣了,加上她孫女在縣學裡唸書是個有出息的,家裡又有好幾個下人, 所以這一帶的人都知道,這是戶條件好的, 大家當然也很樂意和顧奶奶相處。

顧奶奶今天一大早的, 又和杜嬤嬤去市井買菜不說, 還專門去聽了關於袁琴事件。可意外的是,沒有再聽到袁琴事件了。

顧奶奶萬分不解:“杜嬤嬤啊, 你說咋過了一兩天, 這訊息就沒了呢?”

這事情一看就明白,是有人在主導,但是杜嬤嬤也沒有這樣明著跟顧奶奶說, 她道:“這事情同我們也沒有關係,我們就不打聽了,免得打聽了不該打聽的訊息,連累了姑娘就不好了,老太太您覺得呢?”

顧奶奶也沒有多想,因為杜嬤嬤說的有道理。她點點頭:“你說的是,那我就不打聽了,我就是想給乖寶打聽一些有用的訊息,既然這事情這麼危險,那我叫乖寶也別打聽了,免得連累自己。乖寶這人啊,就是太善良了。”

杜嬤嬤笑了笑:“您說的是,您的話是金玉良言,姑娘肯定聽的。”

說起這個,顧奶奶倒是很驕傲:“乖寶從小是我帶大的,自然聽我的話。”

兩人買了菜回到家,顧奶奶被鄰居老太太叫住了:“老姐妹,你來玩葉子牌嗎?”

葉子牌?那是啥?顧奶奶看向杜嬤嬤。

杜嬤嬤笑道:“我們家姑娘平日裡怕老太太坐久了不舒服,所以不讓她玩這個。姑娘一片孝心,老太太也不忍心拒絕。不過老太太無聊,平日裡玩的時間短一些倒是也可以的。不如老太太您跟大家玩玩?這葉子牌也簡單,您玩上幾把就會明白了。”

有杜嬤嬤前面的話做鋪墊,便是顧奶奶現在不會玩,旁人也只當是顧奶奶慈愛,顧靈孝順,不會看不起顧奶奶不會玩。

顧奶奶對新鮮的東西是很有興趣的,再說了,老姐妹都會,而她不會,說出去也沒有面子。所以一聽杜嬤嬤這樣說,她就附和:“行,那我就玩玩吧。”那語氣,特別傲嬌。

鄰居老太太直接拉上顧奶奶:“走走走,真是太好了,就差你一個了。”

顧奶奶自然不會自己走,她不會玩,便是去玩了也要帶上杜嬤嬤啊。所以她拉住了鄰居老太太,兩人比力氣的話,當然是顧奶奶大的。

鄰居老太太沒拉動顧奶奶,有些驚訝:“老姐妹,你這力氣可真大。”

顧奶奶道:“那是當然,我年輕的時候可是……”可是每天去地裡幹活。話到一半,顧奶奶趕忙打住。

“你年輕的時候可是什麼?”鄰居老太太問。

顧奶奶揮揮手:“年輕時候的事情就不談了,這不,我剛從外面回來,回去喝口茶再去,你等等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