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31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哎。”顧森應了一聲,就往家裡跑。

顧靈也沒有閒著,她帶著顧木又在附近看了一圈,想找找別的地方還有沒有山藥。

不過說起柴刀和鐵鋤頭這等鐵器,就要說說宋朝了。

宋朝的國防軍事力量不強大,但是農業發展等經濟情況卻是空前,對鐵的開採也可以說是當時的世界之最,規模非常的大。

也是在宋朝的時候,因為有足夠多的鐵器,從而出現了鐵鍋。鐵鍋的出現使得人們對美食的發掘和興趣增加了,漸漸的,一日三餐開始普及。因為人們對事物的需求提高了,菜籽油這等神物,也被創造了出來。

更重要的是,宋朝用的鐵錢。

鐵錢、鐵鍋出現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故而宋朝對鐵器的控制並不嚴謹。

象國作為宋朝之後的朝代,很多地方都是從宋朝沿襲下來的。所以象國對於鐵器的控制,也並不嚴。當然,鐵錢因為種種關係被禁止了,沿用了以前的銅錢。

即便象國對鐵的控制不嚴,也不怕老百姓融了鐵器做什麼武器,畢竟老百姓能採辦到的鐵器有限,光品那幾把鐵鋤頭菜刀還能造反不成?

而且,鐵器還不便宜。

顧森跑回家,一個勁的往雜物房跑,他動作靈活的背上揹簍,又帶上柴刀和鐵鋤頭。好在現在地裡頭閒,不然哪裡有鐵鋤頭給他用。

杜嬤嬤和屈氏去洗衣服了,家裡就顧奶奶一個人,顧奶奶聽到動靜出來,看著顧森扛著鐵鋤頭,她大聲吆喝:“兔崽子,你扛著鋤頭去做什麼?”

顧森的腳步一頓,轉過頭,給了他奶一個傻乎乎的笑:“姐姐在山上找到好吃的東西了,叫我拿了揹簍和鐵鋤頭去挖。”

顧奶奶一聽,動作麻利的把門一鎖,三兩步的來到顧森面前,直接扛起他背上的鐵鋤頭:“快帶路。傻兮兮的,你姐找到了好東西你咋不叫奶?你們小孩子能做啥?”

顧森也沒說話,他本來在他奶面前就是個嘴笨的。

因為發現山藥的地方離坡地不遠,所以祖孫倆到的很快。便是路上遇見了幾個村民,大家也不稀奇。一個揹著揹簍,一個揹著鐵鋤頭,大家多半以為去的是地裡頭,這個日子也不奇怪。

“姐,我和奶奶一起來了。”顧森看見了顧靈蹲在地上挖山藥的背影,趕緊喊道。

顧奶奶:“乖寶啊,你別動,別傷了自己累了自己,讓奶奶來挖。”

顧靈從地上起來:“奶奶。”對於顧奶奶的到來,顧靈可不覺得意外,“奶奶,你快來看這個山藥,可補身體了。”

顧奶奶來到顧靈身邊:“這不是啥雜草嗎?”還真沒仔細看過。

顧靈道:“這不是,這是山藥,隔兩天吃一頓,炒肉片或者燉豬蹄、豬排的,可好吃了。我從書中看見過的。”顧靈最後又補了一句。

顧奶奶自然不懷疑顧靈的話,從她家乖寶能畫畫掙錢之後,對於乖寶的話她就從來不懷疑了。“那行,奶奶把這裡的都挖了。”

顧靈趕忙道:“別,這個東西還可以種地裡頭當糧食的,只要不是每天吃就好,而且還能當藥材賣掉。我看這邊離坡地不遠,也就一點點的路,您去問問村長,這一帶能不能買下,能的話咱們自己開墾成坡地,這剩下的別動,看看能不能繁殖的出來。”顧靈是不怕山被開墾的多了會洪水爆發。一則桃水村附近沒有江海河;二則古代不比現代,到處有人伐木;三則是這一大片的山,到處是密密麻麻的樹,也不用植樹造林抗災。

顧奶奶一聽,覺得孫女的話有道理:“乖寶啊,你可真聰明。”誇孫女已經習慣了。

聽著顧靈的建議,他們沒有把附近的山藥都挖了,挖了一半的山藥,也挖出了四十來斤,折現代的話也就二十來斤。看著多,但其實不多。因為這種粗壯長相難看的山藥一大顆就很重,這四十來斤的山藥,也就十來顆。

挖了山藥,顧奶奶心裡頭念著買地的事情,就吆喝著顧靈三姐弟回家了。

一到家,看見站在院子裡的杜嬤嬤和屈氏,顧奶奶突然想起,門被她鎖了,她們根本進不去。“啊喲……”顧奶奶又叫了聲,“老頭子還在裡面呢。”

顧爺爺:“……”正金雞獨立的在裡面拍門,他想上茅房。“老婆子,快開門。”

顧奶奶去開了門,和金雞獨立的顧爺爺面面相視,她一頓,然後訓話:“你個老頭子要死喲,腿斷了都不安分,你擱這裡幹啥呢?”

依誮

顧爺爺:“……我上茅廁。”

顧奶奶:“……那你快上吧,我要去村長家。”說著,轉身就要走。

顧爺爺這下也顧不得上茅廁了,印象中,老婆子一去村長家就沒好事情,所以緊張的問:“你去村長家做什麼?”

顧奶奶道:“去買地,我尋思著家裡的地還不夠,趁早多買幾畝,還能趕上種白菜蘿蔔。”

顧爺爺眨了眨眼:“你還有銀子?”孫女賣畫三十兩銀子,九兩給了大房、十五兩買了牛車,再加上七七八八的,加上老婆子之前剩下的,應該還有幾兩,可買了地的話,手中沒銀子也不踏實。老婆子一向精打細算的,不至於……所以,估摸著孫女賣畫不只三十兩。“我跟你一起去,你也不曉得哪裡的地土壤肥沃。”顧爺爺看懂不說破。

顧奶奶高傲的拒絕了:“不用,我已經看好了。”說著,風風火火地走了。

村長家

村長正拿著菸斗站在院子裡,身邊是小孫子在玩泥巴。他抽一口煙,看一眼小孫子,小孫子玩泥巴玩的正樂呵著呢,全然不知道他爺爺看著他眉頭皺的死死的。

村長看著小孫子,想了一些事情。要說這桃水村改變最大的,就屬顧家。而顧家的改變,起始於顧家丫頭進了私塾。顧家丫頭進了私塾,顧家人變的有禮貌了;顧家丫頭進了私塾,村子裡聽不到顧老太的罵聲了;顧家丫頭進了私塾,顧老太也懂一碗水端平了;顧家丫頭進了私塾……顧家竟然買牛車了。

要說所有的事情裡,就顧家買牛車給村長的衝擊最大。倒不是羨慕妒忌恨,作為村長,村裡人越過越好了,他當然是高興的。

村長之所以想顧家,被顧家給衝擊了,是因為他從顧家身上發現了一件事,讀書育人啊。再看他們家,也算是村裡數一數二的人家了,比他們家差的顧家都能送丫頭去私塾,他不捨得送丫頭去私塾,那送男娃去私塾總是可以的吧?

要說以前嘛,村長也不是不知道唸書的重要性,但是看看朱家秀才,到了桃水村兩年就去了,這書不是白唸了嗎?再看看朱家小子,唸了十來年的書了,這還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估計他們家如果讓男娃去唸書,也就供得起一人,他確確實實捨不得錢。

可是萬一,像顧家丫頭一樣有出息了呢?

所以村長動了這個心思。如果孫輩有出息了,那就是他們王家改換門庭的時候了,這可真是一場豪賭啊。

正當這會兒,顧奶奶來了。“村長……村長……”

以前嘛,村長看到顧奶奶都想繞路走,今天她來了,村長倒是熱情了起來:“顧老太,你咋來了?”

顧奶奶倒是沒什麼想法,她一貫是個直接的人,從來不繞來繞去的。村長問了,她就直接道:“村長,我要買坡地,就……的附近,和我們原來的地近一點。”

村長想了一下那個位置:“買倒是可以,但是而今這坡地的價錢和以前不同了,現在一畝坡地要二兩半的銀子,加上地上的木頭你們家得承擔去,這算下來一畝得要三兩銀子了。”

顧奶奶瞪大了眼睛:“咋的貴了這麼多?要貴半兩銀子啊?”

村長嘆氣:“這也不是我規定的,我也沒有辦法。要不,你先緩一緩,看看明年年初的時候,坡地的價錢會不會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