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第24節(第1/2頁)

作品:《穿成科舉文女主的堂妹

顧靈嘴角彎彎的,輕笑道:“去找那天賣房子給我們家的大叔,我瞧著他是個不錯的人,賣牛車的話有熟人介紹才好。”

杜嬤嬤道:“姑娘真聰慧。”

有了牛車,家裡耕地就方便了。老百姓耕地只有兩種方式,要麼用牛,要麼人力。用人力的話實在是辛苦,非常的勞累。用牛的話,一個村子一兩戶人家有牛已經是不錯了,而且人家也不是白給你們的,是要租的。顧家沒有牛車,耕地都是用人力的,顧靈也捨不得顧爺爺和顧老二這般辛苦。而且家裡的柴火也快沒了,顧老二來送柴火的話是自己挑著擔子走來的。

所以,買一輛牛車簡直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既方便家裡的地、也方便他們在鄉下和鎮上來回走動。再得一利,平日裡顧老二沒事的時候,也可以從村裡拉人到鎮上,掙個酒肉、菸絲的錢。

第33章 二合一

牙行那位之前接待過顧奶奶和顧靈買房子的中年男人姓季, 今年三十六歲,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季。

老季對顧靈的印象非常深刻,因為兩層樓小側房是顧靈提出來的。而今,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那一片人家動工建兩層樓小側房的有好幾戶, 他介紹的工程隊這段時間也都在忙。所以,他也掙了一些外快。工程隊不像給顧家建小側房是免費的, 給別人家建可是要收錢的, 而他作為中介人,當然有介紹費。

說起來, 大家來找他介紹工程隊, 還是顧奶奶宣傳的,顧奶奶宣傳的時候, 說他人好,找的工程隊幹活快。

所以,老季倒是一直想著去拜訪一下顧奶奶,不過總是因為零零碎碎的事情忘記了。可今天顧靈上門, 找他買牛車,倒是讓他意外, 不過也好對此感謝一番。

老季在鎮上也算個有路子的, 借用現代的話來說, 黑白兩道都有些關係。做他這一行的,有這個路子也正常。

市面上賣牛的不多, 畢竟牛在古代是勞動力, 地位比人命還珍貴,所以倒賣牛的也不敢多囤貨,萬一囤出毛病, 不得虧死。故而一般情況下,是囤個兩三頭牛,等賣掉了再去進貨。

當然了,做買賣的心黑,把出問題的牛賣出去的也有,這就要看買牛的識貨不識貨了。顧靈顯然是不識貨的,也不懂行情的,所以才找的老季。

在老季的介紹下,顧靈很快就買到了牛車,連牛帶車廂的,全部一套十五兩銀子。這車廂是安裝到馬車上的車廂,可比村子裡平時拉人車的車廂有氣派。平時做拉人生意的牛車,那車廂就是一個鬥,沒有蓋的,所以下雨天就不能拉人了。不過,那車廂做成這樣也是有原因的,這樣的車廂好拉人、也要拉貨。

顧靈可不想自己的牛車拉貨,所以她還是中意現在的車廂。

象國的牛很貴,據老季說的,平時沒有車廂的也要十五兩銀子,是很多老百姓家五六年的收入。

象國的牛貴,離不開宋朝的關係。其實在唐代的時候,一頭牛大概五兩銀子左右,所以到了宋朝初,牛價也就五兩銀子左右,可是到後來就瘋狂的漲價,漲到了十兩。象國是在宋朝之後的朝代,有些物價比起宋朝,只高不低。

不過,象國對牛的管控沒有五代和唐朝時那麼嚴格。在象國,縣及以上城的衙門有官牛,但是縣城以下的,可以去鎮上的牛販那邊買。鎮上的牛販是合法的,在衙門備案的,牛販採辦牛的數量,也是在衙門登記的。

故而,老百姓在牛販地方買了牛,便直接和牛販簽了買賣契書就好,老百姓不用特意去衙門登記,牛販會統一去登記,這方便了老百姓不少事。

象國對老百姓買牛的數量是沒有控制的,但是嚴禁殺牛,牛非他殺而死亡之後需要登記。通常來說,如果老百姓去報備牛死了,那麼十有八九,這頭死牛會被登記機構買走,至於原因……大家都知道。當然,也會給主家留下幾斤。

買了牛車,由於鎮上的房子裡沒有牛棚,所以這牛車還得趕回鄉下,顧靈和杜嬤嬤自然不會趕牛車,所以就僱了牛老闆的小廝,她打算回鄉下。由於明日要上學,顧靈又去私塾告了假。

女子私塾不如男子私塾規矩多,女子唸書也不用考科舉,唸書識字也不過是提升一下自己,所以私塾對於請假一事還是較為寬鬆的。

私塾告了假之後,顧靈又回家整理了一下東西,比如李太太送的桃子,然後又買了一些肉和糕點,就回鄉下了。

因著時間早,所以到了鄉下的時候,也不過未時末(三點)。

平日裡有拉人的牛車經過桃水村的時候,都是停在村門口的,今日有牛車直接進了村門口,又吸引了地裡幹活的村民們的主意。

顧家要種的坡地不多,只有兩畝,種的是白菜和蘿蔔,加之顧家有五個人在種,所以這兩天已經種好了。不過就算種好了地,顧爺爺也喜歡每天去地裡頭逛一逛。就怕還沒種好地的人家,不小心把他們家的地給霍霍了。順便,給菜地和玉米地除除草。

今天也是一樣,顧爺爺看了一番地,又從山上撿了些柴火,然後揹著柴火下山。

“爺……爺爺……”

顧爺爺走到平地上,聽到他家乖寶的聲音了,他到處看,只看得見身後有一輛牛車在接近,沒看見他們家乖寶。

“爺爺……”顧靈原本拉開簾子,伸出一個腦袋,“爺爺,我在這裡呢。”

顧爺爺再仔細一看,看到了孫女,原來是被趕牛的小夥子擋住了。顧爺爺靠邊一些,免得擋住牛車的路,等著牛車靠近了自己,又停了下來。他便問:“乖寶,你怎麼這個時辰才回來?回頭不是還要回鎮上嗎?”

顧靈高興道:“我特意送牛車回來的,我給咱家買了牛車了,以後爺爺和爹爹耕地的時候有牛車了,去鎮上看我和奶奶也有牛車了。”十月份家裡的水稻要豐收了,豐收後得用牛耕田,剛好也可以用上。

“啥?”顧爺爺覺得自己也要掏掏耳朵了,沒聽清楚。

旁邊的地裡有人,本來看見有牛車進村,那都是稀罕事兒,有幾個靠的近的,也聽見了顧靈的話,也都懷疑自己聽錯了。

顧靈又道:“爺爺,您會趕牛車嗎?”

顧爺爺還沒回過神來,但聽見孫女的話,顧爺爺下意識道:“會。”作為爺爺,在孫女面前也是要面子的,怎麼能不會呢?反正,假裝會趕牛車也不要錢。

顧靈一聽,便從小挎包的荷包裡拿出十五文錢,遞給趕牛車的小廝:“小哥,謝謝你,這是你的辛苦錢,接下來讓我爺爺趕吧。”

小廝接了錢,高高興興道:“不辛苦不辛苦,謝謝姑娘。”然後下了牛車,朝著鎮上的方向小跑著回去了。

小廝走了,顧靈炯炯有神的看向顧爺爺:“爺爺,你來趕吧,我知道你肯定想試試的。”在古代,老百姓就沒有不愛趕牛車的男人,就像現代沒有不愛車的男人一樣。顧靈本意,是想讓顧爺爺也嘗試一下的。

顧爺爺在孫女期盼的眼神下,嚥了咽口水上了牛車。

顧家

因為家裡的地都種好了,水稻還沒有到豐收的時候,所以除了不放心地裡的顧爺爺之外,顧家其他人都在休息。趁著休息,屈氏帶著男人和兒子回孃家去了……穿著新衣服。

“二嬸……二嬸在嗎?二嬸不好了,二叔腿斷了……二嬸……”

顧奶奶坐在院子裡給顧爺爺做褲子,顧爺爺的衣服可以交給屈氏做,但是公公的褲頭讓兒媳婦做不太好,所以顧奶奶自己動手。才五十歲的顧奶奶雖然在古代已經是老太太了,但精神好,眼神也好。

別看顧奶奶平時不管兒子不管男人,可其實顧奶奶對顧爺爺挺有感情的。顧奶奶在孃家是大姐,因為是頭一個孩子,也得爹孃的幾分寵愛,所以性格很潑辣,家裡的弟弟被她訓的跟雞仔一樣乖。

而顧爺爺有三兄弟,一個妹妹,顧爺爺是老二。

所謂的帝皇疼長子,老百姓疼幼子,那還是有一定說法的,所以排行第二的顧爺爺雖說沒有爹孃不喜和厭惡,但的確是被忽略的。

可是,顧爺爺被顧奶奶看中了,顧奶奶年輕時長得好,是孃家村子裡一枝花,看中了憨厚老實的顧爺爺,就差人上門說親了。是的,是顧奶奶家來說親的。顧爺爺從小到大被家裡人忽略,突然之間被人看中,而且還是那麼漂亮的顧奶奶,他覺得自己在顧奶奶那裡找到了人生的意義,以至於兩人成親後,他寵了顧奶奶一輩子,所以都依著他。

也好在顧太爺和顧太奶奶雖然忽略了顧爺爺,但是也沒有拿捏兒子婚事的意思,見有人看中兒子,還是那麼漂亮的姑娘,姑娘在孃家也是勤勞的人,雖然性格潑辣了一些,可顧太奶覺得,女人性格潑辣一點沒什麼,家裡有個撐得住的也好。

但是,顧太奶沒想到娶了個麻煩回來。因為顧奶奶是一點虧都不肯吃的性格。比如,顧家三兄弟,顧大爺和顧三爺沒有顧爺爺勤勞,乾的活沒有顧爺爺多,顧奶奶就叫顧爺爺別那麼使勁幹。比如家裡分塊肉,向來被忽略的顧爺爺吃的肉沒有顧大爺和顧三爺多,顧奶奶也要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