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九月紅唱《千伏靈》(第1/2頁)

作品:《骨海之張府舊事

張府大院,蓮花池畔,白色的梨花落滿了戲月亭。

張韶山坐在太師椅子上,對面的亭子裡,九月紅唱著南派的戲曲。劉副官站在張韶山的身後。

“三爺,這梨花開了,你的戲月亭又熱鬧了!”

“南派的戲好久沒有聽了,饞哪!”張韶山微閉著眼睛,聽著戲曲,敲著太師椅的扶手。“這南派的戲曲兒只有九月紅唱的好,我就喜歡這上頭的調。”

“你還別說,這九月紅一開嗓讓我想起了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

“你我一生於役,晚年只有靠聽戲曲兒來解沙場百戰夢了。”張韶山拿起菸袋抽了一口,“劉副官,你說青團七殺裡,就我一個人在輪椅上是吧?”

“還有一個。”

“還有一個?我怎麼不記得了?”

“十三爺,白面書生!”劉副官品了口茶,“聽說,他近幾年一直在青門倒騰古董。現在的青門,主分南派和北派。南北兩派各六門。江湖人稱——十二門。”

“白面書生在江湖上可是一個辦事穩準狠的人物,我最喜歡的就是他那對兒炯炯有神的小眼,看什麼都像看垃圾的神情。”張韶山說到這裡,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人狠話少,整日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刁樣!“劉副官放下茶杯,“他這種處事風格得罪不少古董界的人,尤其是白家,白門的人,一直都視他為眼中釘。”

“白家不是沒人了嗎?”

“白家三少,白震天的小兒子。是個後起之秀,此人善兵法懂易經,據說是個奇才。尤其是他的嘴上功夫,堪稱一絕。”

“能說會道算什麼本事。”

“能說會道不算什麼本事,但是他要是一張嘴,他的仇家就得去西天取經嘍!而且,他還有一身的功夫,拳打四方。”

“這小子真有這麼厲害?”

“真的。”

“改天你把他找來,讓他給我展示一下拳腳功夫。”張韶山對這個黃口小兒感了興趣。

“爺爺!”這時楚靈茜從府外走了過來。“爺爺讓誰展示拳腳功夫呢?讓靈茜一塊看唄!”

“楚丫頭回來了?”張韶山看到楚靈茜心情大好。“秦禮呢?”

“他去換衣服去了!”

“這孩子,每次從外面回來就是換衣服。”張韶山抬起菸斗,“靈茜,給爺爺換菸絲。”

“爺爺,這煙抽多了不好!”

“換吧!”張韶山微微一笑。

“楚姑娘,怎麼不理我呢?”劉副官從假山處走了過來,“這一陣子,你和秦禮去哪裡了?”

“遊山玩水去了!”

“哈哈哈………”劉副官大笑,“年輕人就是不一樣,不像我們那一代整天想的都是打打殺殺。”

“說什麼呢?”張韶山咳嗽了一聲,“別嚇著我們家楚丫頭了。”

“看到沒有?你三爺爺連個打打殺殺都不讓我在你跟前提!”劉副官趕緊給張韶山倒了杯茶。“偏愛!”

“三爺爺不偏愛我偏愛誰呢?”楚靈茜恃寵而驕。

“哎呦,你們在聊什麼呢?”九月紅唱完一個曲子走出了亭子。“劉副官,給我倒杯水潤潤嗓子。”

“唱累了!”劉副官遞過一杯水,“我和三爺還沒聽夠呢!”

“呸,等你們聽夠,我的嗓子豈不是要壞了?”九月紅倒掉杯子中的水,“這是什麼茶啊,割我的喉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