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0 他的信呢(瑟瑟的打賞追更)(第2/2頁)

作品:《嬌華

夏昭衣搖頭:“在武河坡,也沒有。”

“這麼久了,莫怪你失魂落魄。”

“失魂,落魄?”夏昭衣覺得這個詞放在自己身上,有幾分怪。

“我兄長的傷勢快好了,我們不日便要離開華州,要不然,我替你去走上一趟?看看他可平安?”蘇玉梅關心道。

“不用,我差人快馬去便可,你先去找齊老先生吧。”

蘇玉梅一笑:“其實,這倒是不急了,這些時日跟在你們身旁,軍中大哥們對我多有照顧,一個個見多識廣,我受益良多。與諍友交,其樂無窮。”

“你若是喜歡,且不嫌行軍苦,也可一直跟著。”

“不苦不苦,你們還要衝鋒陷陣呢,我們只是跟隨在側,還有楊大哥和李大哥為我們趕馬車,怎會苦,就是怕成了你們的拖累。”

夏昭衣微笑,收回目光自鎮紙下取出信的紙張:“我從來不會覺得別人是拖累,也不會覺得自己是別人的拖累。”

“阿梨姑娘的字,真好看。”蘇玉梅看著她在信紙上寫下的“師父親啟”,由衷說道。

說完,她覺得自己失禮:“抱歉,我不該看你寫信的”

“無妨,”夏昭衣朝她的文稿看去,“蘇姑娘的字,也很好看。”

“在你跟前,失色了。”蘇玉梅不好意思地說道。

“對了,”夏昭衣好奇,“你此前那些書,大都以你兄長之名去,可會覺得遺憾?”

“有什麼辦法呢,誰讓我是女子,不過倒也談不上有多大遺憾,”蘇玉梅莞爾,“能讓世人見我文字,已知足開心啦。”

夏昭衣由衷說道:“你成年在外面走,記載那些古老手藝,於後世當真大有裨益,你之見識,當千古流傳。”

“謝阿梨姑娘賞識。”

夏昭衣的目光落在蘇玉梅粗糙的手指和布有許多傷痕的手背上,不由問道:“這道傷口,是怎麼留下來的?”

蘇玉梅垂,手指觸了觸,問:“阿梨姑娘問得是哪道?”

夏昭衣這才現有兩道幾乎疊交,形成一個長長的“”。

“這一道。”夏昭衣輕輕指去。

“前些年去見一處崖鹽,地勢頗高,太為險峻,摔下來傷得。”

“這一道呢?”夏昭衣指向另一處。

蘇玉梅輕蹙眉:“這個,當年在常陽,偶然聽聞一位造琴大家,琴絃堅持以真絲為材。此非古法,也慣常見,但其所造琴絃著實亮耳清越,我與我兄便前去拜訪。這位先生熱情招待我們,告知我們,其妙在三,一為技藝,二為工具,三為蠶絲。這其實也算不得與我們傳授,我與我兄長再好奇,也萬不會僭越去細問別家秘術。孰料這先生的妻兒卻恨上我們,趁我們離開之時,將我與兄長毒打了一頓。還想毀去我手,怕我寫下。幸得這位先生趕來,才保住我兄妹之手。”

夏昭衣安靜聽著,說道:“你們既擅長梓匠,便該當做幾件稱手暗器,保護自己。”

“這太精密了,我和兄長未曾有過此念頭。”

“難為你經歷這般多,心性仍豁達開朗,”夏昭衣彎唇一笑,“今後你的書,我出資來,就以你之名。至於旁人要不要看,管他的,我就三萬冊,愛買不買,不買是他們遺憾。”

“如此,太好了,”蘇玉梅驚喜,“若是世人知道這書與阿梨姑娘有幾分關聯,定會搶著要呢。任憑我所寫枯燥,我看他們也要帶回去當傳家寶!”

“噗,”夏昭衣輕笑出聲,“這傳家寶三字,也不知你是在誇我,還是在誇你自己。”

“啊?”蘇玉梅說道,“哈哈哈”

夏昭衣也跟著笑。

屋內傳出姑娘們的笑聲,楊富貴等人咦了聲,湊上前去。

確認無誤,剛才看上去還有幾分焦慮的少女,這會兒在笑。

笑了就好,笑了就好。

東家心情好,他們由衷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