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黨工委書記人選(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因此,劉湧再也不敢向江寒發難了。而且,時間也差不多了。

那些“預備選手”有十幾個,因為沒有話筒,無法對前兩位發難者提供策應,導致他們一點作用都沒有發揮。

江寒的口才太好,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是滔滔不絕。

此時,會堂前面幾排的人員坐得不再像之前那樣板正了,不少人開始悄聲地交頭接耳。

大家都拿出了手機。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靳起朝也接到了一條簡訊,商邱市長帶頭打掃衛生的事情已經成為了網路熱點,一些大的網站,港媒和外媒都進行了報道。

省直部門領導和省領導的手機會接到兩種型別的簡訊,一個是氣象局發來的災害天氣預報,一個是負面輿情熱點。

坐在後面的省直機關的幹部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綠城市委書記馬青志的心情壞到了極點,本來是要看江寒出醜的,哪知道最後出醜的成了他!

商邱市長今年是剛剛提拔的,馬青志為了他,專門向省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推薦,還給組織部長也打了個招呼。

馬青志感到去年到今年似乎是流年不利,先是王清海進去了,接著又一個手下人捲入了輿論的漩渦。

這件事說嚴重也嚴重,說不嚴重也不嚴重,關鍵要看這次輿論的走向了。

如果繼續發酵,很有可能被冠以形式主義的大帽子,不一定會降職,但很有可能挪挪位置,位置一挪,下一步也就沒什麼大的發展了。

省委宣傳部真特麼不會辦事,搭了個臺子,把省委常委們都拉了過來,就是要看江寒下不來臺的,哪知道江寒穩坐釣魚臺,結結實實地給大家上了一課。

靳起朝上臺,臉色十分不自然,因為今天這個會議是失敗的,此事是他一手具體操辦,搞成現在這個樣子,也不知道部長將怎麼批評他。

批評是小事,提不了正廳才是他最害怕的。

靳起朝上臺的時候,有那麼幾步竟然搞成了手腳同向的“順拐”,儘管只有幾秒鐘,但足以讓大家看清楚,不少幹部們特別是處級幹部露出會心的微笑。

張雅文此時沒有水長東想得那麼多,看著臺上的江寒從內心感慨萬千。

一般的群眾和幹部只知道王清海和汪慶出事了,但並不知道背後的推手是江寒。

為了心中的正義,江寒這麼做,冒了極大的政治風險,搞不好他的政治生涯就會戛然而止。

客觀上講,江寒這是為她張雅文創造了極為有利的工作環境。

省教育廳是一個老廳局,也就是說在我們的政權建立的時候就有這個部門,因此,下面的二級機構眾多,各種利益糾葛十分複雜,風氣很不好。之前有廳長也想整頓一下,但往往是半途而廢、無疾而終。

而王清海出事了,這為張雅文解決問題提供了一個極好的機遇。

原廳長出事了,高考統一配筆的問題揭開了,以此為契機,可以充分發揮紀檢組的作用,狠查教育系統存在的腐敗問題,從腐敗問題延伸到作風問題。

在這樣的高壓態勢之下,張雅文的整頓不會遇到過去那種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

她怎麼也想不到,當年也就是水長東的一句話而把江寒從村裡調入三河縣委組織部,從此之後,她的仕途就和江寒聯絡到一起了。江寒像是開了掛,她跟著掛著走,短短十年的功夫,就從副縣級提拔到了正廳級領導崗位上。

張雅文正在遐思,靳起朝已來到了話筒前。

“今天的會議,呃,授課,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