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你的建議行不通

作品:《官途無疆

不管是封建社會還是現在,教育都是一個巨大的成本。

在古代沒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恐怕很難念得下去,到明朝之時,江南富庶之地佔據了大部分進士名額,長年戰亂的北方學子遠遠落後,因此朱元璋才宣佈了一條政策:南北分榜,定額分配。

但是,這對於江南富庶之地的學子就公平了嗎?恐怕未必。

“其實,我們現在已經錯過了機遇。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現在的教育格局,恐怕很難改變。”

水長東談到了“京校外遷”。1969年,受國內外形勢影響,中共中央發出《關於高等院校下放問題的通知》。中科大等十三所重點高校遷出京城,外遷至晉秦湘鄂皖等省。當時這13所高校外遷的時候,有多所高校都曾考慮落戶河洛。比如礦大、地大、中科大等,都比較青睞河洛。但可惜的是,河洛是一所高校都沒收下。

這是一個特殊的年代,遇到了特殊的事件,而且那個時候上上下下都特別講政治,一聲令下,只管執行。

現在,就算是國家領導發話讓京城某個學校遷出去恐怕都不行,因為沒有一所高校想離開京城。

這些高校的教職員工或者是透過幾代人的接續奮鬥才來到了京城,擁有了夢寐以求的京城戶口,現在讓他們離開京城,誰會願意?

事實上,建國後,還發生過第二次“京校外遷”,這次外遷發生在“高校擴招”以後。

1999年,我國開始實行“高校擴招”。當年,高校招生人數增加51.32萬人,招生總數達159.68萬人,增長速度達到史無前例的47.4%,之後2000年的擴招幅度為38.16%,2001年為21.61%,2002年為19.46%,到2003年,中國普通高校本專科生在校人數超過1000萬。

相伴而來,京城的高校教育設施開始短缺,建造大學城之風開始興起。據不完全統計,僅兩年時間,全國規劃建設的大學城就達50多個,涉及21個省市。

但是也只有個別經濟發達的城市吸引了京城高校到那裡辦分校,比如說姑蘇市就迎來了人大,建立了人大姑蘇校區。

這一次,接受京城高校最多的是“東方大學城”,這是冀東省在廊坊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的大學城,西隔30公里與首都城區相望,東行60公里與渤海為鄰,處於“大京城”戰略規劃的發展重心,是各種資源匯聚的“黃金寶地”,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因此,北航、中國地質大學、國家法官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等知名院校在內的近60所大學入駐。

當時有規定,凡是到這裡教書的都分配一套房子,把戶口遷過來,一些教師不願意來,只願意短期在這裡教書。

加上冀東省承諾的條件沒有兌現,很多高校又搬回去了。

兩年後,在大學城管委會官方網站上的學校已經從60所減少到14所,京字頭高校絕大部分迴歸,留下來的大多都像北大方正軟體職業技術學院這樣的職業院校。

“江寒,我看到你和何遠光提出的建議,就是讓985、211大學到龍子湖高校園區辦分校,這種可能性就不存在。主要是兩個原因,一個高校不願意。第二個,國家不願意。”

高校不願意倒可以理解,但國家為什麼不願意?

水長東道:“一個是教育的規律。一個是國家的定位。”

教育與其他的產業、事業一樣,資源天然具有集中性,只有集中了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高校集中的地方,教師資源、實驗室資源等等就可以就近互通。而且高校集中的地方也是高科技產業聚集的地方,這些企業能夠就近與學校形成產學研合作,能夠就地招來高層次或各個層次的人才。

於是,高校越來越不想離開,因為他的學生也可以就近找到大企業實習。

水長東說到這一點,江寒和桑榆都十分認同。想在河洛省吸引985、211院校來,難度太大了。

“國家的定位決定了我們的教育不可能有大的發展。我們是糧食大省,如果我們的孩子出去多了,誰來種糧?如果都成了白領、金領,誰來打工,誰去進廠?”

“我們為什麼對各個省要進行重點分工?比如說,河洛是產糧大省,南粵是工業大省,冀東是鋼鐵大省。桑榆,你談一談。”水長東開始考較他的女婿。

桑榆想了想道:“對各省進行重點分工,主要是基於地理和自然條件,還有人口和勞動力結構。從地理來講吧,南粵省靠近港澳,能做加工貿易,方便出口,並且南粵人自古都有出海、下南洋謀生的傳統,搞商業比其他省更有優勢。”

“比如說西藏,就不能大搞工業,因為它的生態十分脆弱。它的任務就是保持穩定、保持生態。國家對他們進行轉移支付。”

“比如說之江省,山多地少,不利於農耕,於是人民就外出做點小買賣,做大之後再回到家鄉,開始搞工業或第三產業。”

桑榆說完了,水長東道:“就這些,還有沒有?”

“我只能想到這些。”

“江寒,你認為呢?”

江寒知道水長東肯定有他自己的觀點,更何況此時他也不能表現得比桑榆更有見識,於是就說桑榆說得已經很全面了,他也想不出來別的。

“桑榆,你看問題,還是太簡單了。你說之江省山多地少,不適合發展農業?這個觀點極為錯誤!”

“一直以來,之江省被稱為魚米之鄉!這裡產的糧食,透過漕運要運到京城去。那個時候,江浙地區才是全國的產糧中心!”

“清朝之時,江南省是錢糧大省,上交的錢糧是清朝的半壁江山。那個時候,江南省頭把交椅是兩江總督,兩江總督是地位最高的總督。”

“為什麼到了現在,之江省就不是糧食大省了?是他們的農業技術落後了,還是他們的良田大幅度減少了?”

桑榆聽到這裡,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