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立法部門化

作品:《官途無疆

安惠民從來沒有想過,國土部這麼做有什麼不妥,因為這種做法已經存在多年,已經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

但江寒這麼明明白白地講出來,他才感到國土部有些欺負人了。

與綠城東區規劃同時批覆的還有南方省份的幾個市,他們動作快,上貨多,中上在國土部也有人,土地手續辦理就快。

而河洛省呢,膽子不夠大,平時與國土部部門有關司局走動不多,所以就這麼一直拖著。

一方面,土地問題一直久拖不辦,另一方面,省、市兩級又催得上火,於是綠城東區就開始動工。

哪知道這件事先讓央臺給盯上了,他們不管什麼前因後果,他們就抓住一條:這些土地沒手續,你們是在耕地上搞建設。

隨後,事情就一發而不可收拾,河洛省、綠城市捲入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整改問責風暴,幾名副省級幹部受到處分、遭到撤職。

張思潯又道:“江書記,我知道在不少地方流行一種說法,叫做:行政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法制化。您覺得這句話,究竟是坊間的戲言,還是真實的存在?”

“行政權力部門化、部門權力利益化、部門利益法制化。這個當然存在,當然,只是在少數部門存在。”江寒想都沒想,脫口而出。

說到這裡,安惠民感到差不多了,很多話點到為止,不能太過深入。

但是江寒居然不顧有旁人在場,就這個話題繼續與張思潯“擺龍門陣”。

江寒說,公權力是來源於公的權力,來之於公,用之於公,這才是公權力的本質屬性。公權力姓公,而不姓私,這是天經地義的。這個最起碼的道理雖然人人都明白,但實踐中仍然時有發生公權力異化的現象。

特別是一些位高權重的部門,做得十分明顯。其他的弱勢部門也有樣學樣,把手中那點權力用到極致。

多年的體制和制度演進,形成了一個現象,就是繞過政府把權力直接賦予給部門。政府既不是賦予權力者,也不是權力行使者,還不是權力配置改變者。形成強部門弱政府的格局。沒有具體權力的政府,怎麼發揮其領導者和監督者的作用呢?這是權力部門化的根源。

“權力部門化,主要有三種表現。一是部門之間爭權奪利。二是部門系統一體化。三是立法的部門化。”

部門之間爭權奪利,以鄰為壑,堅決不讓其他部門染指自己的領域,保住自己的“蛋糕”不能讓其他部門來切分。就以成立最晚的國家旅遊局來講,總得有業務吧,但是風景名勝區歸住建部門管,水利風景區歸水利部門管,酒店歸商務部門管,航空歸民航部門管,拿出的職能方案遭到了各個部門的抵制。

因為這個職能方案動了他人的乳酪。

各個部門都不想把手中的陣地給丟掉,否則就會被本部門、本地業視為“罪人”,至少是被大家認為是個沒啥本事的軟蛋。

當時的國家旅遊局局長姓何,其父親是老一輩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說話硬氣得很,本身把他安排為旅遊局長就已經讓他不滿了,幾句話一懟,有關領導強行把各類景區、酒店的管理許可權從其他部門劃拉給了國家旅遊局。

後來,儘管各級花了很多的力氣透過機構改革來整合部門權力關係,但客觀地說,效果並不好,而且成本極高。

所謂的部門系統一體化,就是指部門的上下級關係、系統垂直關係被不斷強化,形成了利益聯結共同體。經常有人說“天下什麼什麼部門是一家”。部門、系統內部不僅在制度上,而且在結構上、人財物安排上自成一體,為的就是構築一種護城河,防止其他部門覬覦。

江寒重點談到了立法部門化的問題。

在一些部門的立法中,把對本部門、本行業有利的條款作為不能動的東西。在立法討論的過程中,不管專家如何說,哪怕是刪除其他的東西,也不能把這些條款給動了。

為了實現自己的利益,把部門利益變成法律法規的條文,他們與人大法制委、法工委據理力爭,或者是與他們喝大酒,從而提升部門的地位,擴大部門的影響。

比如說,只要出現一個新的事物,不屬於過去任何一個傳統行業,也就不歸屬於任何一個政府部門管理。

但是,在我們國家,這種新事物、新組織絕對不會讓你留白,一定有人來管,一定有不少部門像惡狼一樣撲上來。

誰下手早,誰就能搶佔更大的地盤,爭得更多的利益。

而後就透過法律法規和行業條例的方式把他們的利益固定下來。

但是,立法機關面對找上門來的眾多部門,怎麼辦?誰也不能得罪呀,於是就和稀泥:你們都立法!從本行業的職責和權力出來分頭立法。

比如說,某個景區,前面掛著N多的牌子: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自然遺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每一塊牌子後面都對著著一個法律法規和條例,每一個條例後面都暗含著部門利益。

如果這個景區不善於公關,不善於與各種部門打交道,一年到頭就要迎接無窮無盡的檢查、無休無止的視察,報送各種沒什麼卵用的資料和表格。

幾乎每一個部門條例都要求你這個景區做規劃,並且是三到五年還要複核一次,否則就要摘牌子,實施各種處罰。

於是景區幾乎年年都在做規劃。

有人說,如果各地的政府部門砍掉一半,市場的枷鎖就會少一半,經濟發展就會加倍繁榮。

“立法部門化、部門利益合法化的現象,從本質上講,就是讓本部門獲權,讓企業等服務物件為難。其具體表現是:部門權力的絕對化和當事人權利的模糊化。如規定當事人必須在多長期限內遞交申請書,過期無效。但卻不限定自己部門審批的期限,等等。”

“比如說,國土部門在收回土地時,什麼手續都不用辦,自然就成了他們可以牢牢把控的耕地。而地方按規劃報批的土地變更,他們卻無限期地拖延,因為他們沒有限定自己的審批期限。”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