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撕裂的輿論(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巴偉來江寒這裡,每一次聊天都有一次收穫。

在產業司幹得時間長了,巴偉感到了一絲厭倦,因為天天都是和文字、數字打交道,不像在基層工作可以操作具體的專案、實實在在地推動某個產業的發展。

而江寒勸他說,產業司的平臺足夠大,面足夠寬,幾乎涉及到國民經濟執行的方方面面。

現在下去任職就太虧了,任一個副市長又能如何?副市長說話不算數。不要說副市長了,遇到一個強勢的市委書記,市長想抓哪個專案都有難度。

“秦司長之前為什麼一直沒下去?因為不能當一把手。他其實現在可以了,到哪個市直接當市委書記,幾年之後,提拔副省,很輕鬆。”

“你和秦司長不能比,他有背景,你只有背影。你現在倒是可以下去,但關係不能下去,下去是掛職鍛鍊,而後再回來。回來之後,熬個副司長、司長,而後再下去。”

在國家部委,司長往上就很難了,因為部委領導就那麼幾個,而司長則是一大堆。

往上走不行,那就到各地去。各地也很歡迎司長來,特別是國家發改委這種權勢部門,一般是先當個市委書記,而後再當副省,今後跑重大專案和資金他們更有優勢。

當然,從正處到正司,需要熬。在機關,除了個別異常優秀的,大多數人都得熬。

“近來,司裡在幹什麼?有沒有研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措施?”

“有啊,現在,部里正在搞這個事呢。從國際上看,整個經濟形勢不好,非常不好。國務院讓發改委牽頭拿初步方案,發改委副主任連為良帶著秦司長搞了一個課題組,主要是救市,也叫救市領導小組。”

江寒道:“我想見見秦司長。”

“真的?江哥,你是不是想來產業司了?秦司長肯定高興。”

~~~~~~

9月份,從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華爾街風暴,迅速演變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其過程之快,影響之大,可謂始料未及。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將全球經濟拖入全面衰退的最嚴重的一次金融危機。

面對國內嚴重的經濟危機,美國財長保爾森祈求中國幫忙,請求中國購買美國國債。因為,處於困境之中的美國政府深知,當時只有中國才具備影響全球經濟的實力。

於是保爾森在美國隔空向中國喊話,強調中國在世界格局當中的地位,並且呼籲中國真正擔當起世界大國的責任和義務。

“美國作為世界經濟的領導者和科技發展的引領者,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是該世界為美國做些什麼的時候了。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不把美國拉出泥潭,中國也將掉入深淵。”這是保爾森在接受採訪時所說的話,在世界特別是中國引起了廣泛關注。

保爾森的這句話,完全代表了美國政府的立場。

繼保爾森之後,英、德、法、荷、意等國家的元首也紛紛發表看法和意見,也都是把中國捧得高高的,要求中國仗義出手。

一時之間,國內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兩派:救美派、旁觀派。

救美派以清花大學經管學院的院長厲三平為代表,他說,中國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世界舞臺的中心,這是一個劃時代的機遇。

“繼萬國來朝之後,如今出現了新的格局:萬國來請!不管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懇請我們出手!中國向來就有大胸懷、大格局,我們中國人從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薰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今,天下都看著我們。我們理應作出積極回應,展現大國擔當。”

“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資本全球化決定了中國不能置身事外。”

“救美國,就是救中國。”

“買美債,就是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