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來者不善

作品:《官途無疆

下面的幹部們也都聽出了一絲不對勁。

外來的和尚,與當地格格不入?

坐在這裡的,新來的江書記是正經八百的外來和尚。

再一看侃侃而談的孔維周,大家又感到,可能孔維周只是無心之語,因為孔維周與江寒也沒什麼矛盾,他刺撓新來的縣委書記,根本沒有必要嘛。

江寒沒有太在意,只是感到孔維周講的三線廠最後都走了,原因並非是與當地格格不入。

兵工廠與當地老百姓的關係不好,只是個例,並非普遍現象。

並不是與當地的關係不好才走的,要知道,兵工廠與當地幹部群眾發生矛盾,最後讓步的一定是當地,畢竟兵工廠不歸地方管,他們天然強勢。

兵工廠從當地撤出,是因為他們的使命告一段落。

鄧公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改變了以往關於世界戰爭難以避免的判斷,得出在當代條件下,世界大戰打不起來,中國爭取一個長期和平的國際環境是可能的。

大部分兵工廠沒有訂單了,必須軍轉民,由生產武器裝備轉向生產民用產品。

生產民用產品,就沒有保密的必要,並且為了應對市場競爭,必須從山區搬離,回到大城市。

市場形勢,這才是兵工廠從山區撤離搬走的根本原因。

孔維周所講,是以偏概全,沒有說到根子上。

“第二個問題,劉伯承為什麼要搞彝海結盟?”

劉伯承,作為川西省的人都知道,劉鄧大軍,威名赫赫,劉伯承也被稱為常勝將軍,有軍神的美譽。

孔維周介紹起了當時的情況,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軍先遣隊來到了瀘沽,當時尾追的國民黨軍隊,已進至金沙江一帶,而前頭截擊的國民黨軍隊,則正在向大渡河急進。如果紅軍不能迅速搶佔大渡河,勢必被迫向西轉入更為艱苦困難的川康交界地區。

從瀘沽去往大渡河共有兩條路,一條是經小相嶺、越西、大樹堡通往雅安的大道,但這條路已有川軍劉文輝重兵把守;另一條不但崎嶇難走,更重要的是還要透過被當時漢人視為險地的彝族聚居區。

“雖然彝民對漢人疑忌和敵意很深,但他們總比劉文輝他們好說話。劉伯承就選擇讓彝民透過。”

“部隊派出的先頭部隊是一個連,哪知道被彝民給扒個淨光回來了。劉伯承趕緊命令先遣隊停止前進,並派出了肖華、馮文彬等出面宣傳民族政策:紅軍來此,只是借道過路,決不住宿。”

“在不斷的宣傳之下,劉伯承與彝民首領小葉丹見了面,小葉丹提出要與劉伯承喝血酒結拜。”

“大家知道,共產黨員不能搞這一套。但當時情況特殊,劉伯承當即與小葉丹喝血酒,結為生死兄弟。就這樣,紅軍才安全地到達目的地,搶渡了大渡河。”

“大家也許會問了,紅軍的實力肯定遠超彝民,怎麼不強行透過呢?前面輕重機槍只管摟火,他們又能如何?”

“這就想簡單了,你的火力再強,但你對當地的環境一點都不熟悉。當地的彝民在那裡生活多年,一直在防範外來勢力進入。還有就是,當時紅軍的時間很緊,耽誤不得。”

“彝海結盟,其實質是什麼?其實質就是,強龍不壓地頭蛇,凡是外邊來的,必須與當地處理好關係。”

孔維周居然從劉伯承彝海結盟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強龍不壓地頭蛇!再加上剛才所講的外來和尚,大家明白了,孔維周今天來,主要是衝著新任縣委書記江寒來的!

難道孔維周與江寒有宿怨?

既然如此,江寒為什麼還同意孔維周來講課?

會不會孔維周是受人指使?

但是,江寒又能如何?

孔維周沒有提江寒一個字!江寒如果發飈,那就證明他承認他是外來和尚,就是外來的強龍,來文川縣就是想壓一壓本土幹部!

聯絡一下江寒剛來時的講話,的確是太霸道了!肯定是引起了其他領導的不滿,於是就攛掇著孔維周來表達這種不滿。

這一招,高啊!

當眾掃江寒的面子,而江寒卻不能反駁,有氣也只能憋在心裡。

不少幹部感到,孔維周講得不錯,就這麼講!就應該給江寒一個警告!

像江寒這種幹部,提拔太快,仕途太順,自視甚高,看不起他人,特別是他來文川縣,對於本地的幹部肯定是各種看不上。黨員幹部們也不能把江寒如何,但是像孔維周這樣的專家教授,他怎麼講都沒事,給江寒一個下馬威,也只有他最合適。

“第三個問題,孔子為什麼在周遊列國時如喪家之犬,哪個諸侯都不願收留?”

孔維周停了一會,看到沒有人示意發言,繼續道:“春秋時期,孔子帶領他的學生們到各諸侯國遊學,在各國都受到冷遇。一次孔子與弟子走散,孔子呆在東門旁發呆,子貢問鄭國人孔子在何處。鄭國人說東門邊有個老頭子,腦門像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點聖人氣象,但下半身卻像喪家狗,垂頭喪氣。原話是這樣的:累累如喪家之狗。”

“大家知道孔子為什麼不受待見?”

“原因有兩個。一是孔子沒有根基。當時的各諸侯國都有諸子百家的人才,並且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和勢力,而孔子一個外來者沒有一定的根基。這些人才害怕孔子來之後受到重用,搶了他們的地位甚至是飯碗,於是也向主上進言,不要收留孔子。”

“第二個原因是,孔子的理想過於理想。”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建立一個仁政之國,他希望透過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政治理念,來改變當時的社會狀況,實現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的幸福。然而,他所處的時代是一個戰亂不斷、封建割據的混亂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相互爭奪領土和利益,各種思想流派也在激烈的鬥爭中互相角逐。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孔子的理想顯得極其遙遠,他的教育和政治理念受到了各方面的壓制和排斥。”

“在我看來,再高遠的理想也要落到地上,很多人特別是曾經有過輝煌的人,想的是雄鷹展翅,最後卻成了一地雞毛。”

講到這裡,所有人全明白了,孔維周今天是來者不善!

此時,會議室有人舉起了手,在第一排。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