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李四光的高徒(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對於紫坪鋪水庫的修建,很多有人不同的看法,其中反對最激烈的是已經退休的李有才。

李有才從2003年紫坪鋪水庫開建的時候就跟有關部門和領導鉚上了,他認為不能在這裡建紫坪鋪水庫,只要建起來,就是懸在蓉城市頭頂的大水缸,一旦出現地震,蓉城市1200萬人將面臨滅頂之災。

於是,李有才被稱為“李烏鴉”,也成了省地震局有名的上訪戶。

當時,省裡開了一個專家論證會,其實這個論證就是走個過場而已,因為這個早都已經立項了。

而李有才在專家論證會上放了一炮,他說這個地方是“全新式活斷層”,在這上面建水庫是最忌諱的,這是在蓉城的腦殼上動土,哪怕是建成了也得炸掉。

不僅在會上講,李有才還上書國務院。

朱總理收到李有才的上書後轉國家地震局處理。國家地震局認為此地歷史上沒有大的地震,地殼非常穩定。

於是紫坪鋪水庫建設的熱火朝天,李有才也不閒著,不僅不收嘴,還上書省委書記、省長、水利局,後來總理換了,他又上書溫總理。

李有才說,國家地震局和省地震局把紫坪鋪水庫的地震烈度定為七度是錯誤的,他認為至少是九到十度。理由是此地與1933年茂汶迭溪地震有相似的構造背景。

“江書記,這個水庫的選址真有問題,雖然已經建成兩年了,但是我認為還得炸掉。”

“2003年3月初,國家地震局烈度評定委員會寫了一個書面報告:烈度在九度以上、地殼屬於不穩定區域的意見不能接受,確定工程烈度有嚴格的審批程式,任何人的推斷都不能影響水庫的施工。”

“我反映問題,對了你們就修改嘛,他們說我沒有資格修改。他是忽悠人民的,我是有依據的,他們根本不看,而是在打官腔。”

“後來,溫總理責成地震局處理,地震局派了三個專家。我本以為三個專家都是行家,來找我是跟我探討學術的,哪知道他們來是威脅我的,他們說我根據不足,結論粗糙,這是給領導添麻煩,以後不要說這種糾纏不清的話。”

李有才從車裡拿出一份檔案:“這是國家地震局給我的回覆。”

江寒拿過一看,國家地震局的回覆是:“即使未來五千年內壩址區可能有遭遇一次九度或九度以上的地震烈度事件,壩址基本烈度仍有可能確定為七度。”

地震烈度是專業術語,普通大眾所知道的是多少級。

512文川大地震最終被確定為8.0級,就地震烈度而言中心烈度高達11度。烈度表總共分為12度,12度目前為止還沒有見到。

烈度到11度是什麼樣幾乎是一個極限了,其釋放的能量相當於5600顆廣島原子彈爆炸所產生的能量。

江寒知道,512大地震之後,紫坪鋪水庫的確是受到了破壞,經過緊急修復,功能方面沒有受到影響,電站也迅速恢復發電,為抗震救災提供了可靠電源。並且在震後開闢了水上救生通道,成為震不斷的水上生命線,在抗震救災中發揮了特殊作用。

當然,這並不能說李有才對於紫坪鋪水庫的判斷就是錯的。

李有才的判斷完全正確,只是他不知道現在的建壩技術已經超越了過去,李有才對於修建水壩是外行。

後來李有才找得人多了,呼籲的聲音大了,分管水利的一個副省長心裡發毛,竟然在4月底開始放掉紫坪鋪水庫的水,幾乎放掉了一半。

後來有人判斷,如果不放掉這一半水,當時的壩體受損,可能就根本修復不了!那麼,蓉城人民可能真的要遭受滅頂之災。

當然,這一切都難以證實,因為不可能實證。

江寒之所以找到李有才,是因為李有才是當時準確判斷這次大地震的人,是第一個吹哨人!

2008年初,李有才再次四處上書,到處呼籲,但是沒人聽他的,認為李有才是退休之後閒得沒事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