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滿堂彩

作品:《官途無疆

“圓而不滑,圓是通融、通達,取象於錢,外圓內方,通達而不狡猾。有人說了,圓而不滑,稜而不角,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圓而不滑,這是我一直追求的境界,因為性格原因,我一直未能做到,這個字也是對我自己的提醒。”

“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就是人情社會。在人情社會當中,必須圓而不滑。就像魯國當時一個叫陽虎的人,非得去見孔子,他的目的大家都很清楚,就是想羞辱一下孔子,刷一刷存在感,踩著孔子提高名聲。但孔子一直避著不見他。陽虎心想,你不是要擺知識分子的臭架子嗎?我就給你玩個套路。”

“陽虎就派人給孔子家送了一頭蒸熟的小豬。”

“陽虎是大夫,孔子是士,按當時的禮制,大夫給士送禮,士必須上門去回禮。陽虎對孔子很瞭解,你不是要恢復周禮嗎?我先送你個東西,你如果不來,你說的恢復周禮就是假的,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子。”

“孔子是如何應對的呢?孔子專門打聽什麼時候陽虎不在家,自己再去上門還禮,這樣既遵守了禮制,同時又不至於有和陽虎面對面交流的尷尬。”

“你跟我玩套路,我也跟你玩套路。我不跟你正面硬槓,我在堅守我內在原則的基礎上,用最靈活、最圓融的方法來面對。孔子沒像一般人理解的正人君子那樣的義正言辭,也沒有那樣的稜角分明,這是最最難得的。”

說到這裡,桑榆都有點好笑,江寒真是實話實說,他講的這些,江寒自己也做不到。

如果江寒真做到這一點,他在官場上那可真叫做無敵了。

在桑榆看來,一個知識分子,一個清官,在官場上,你可以堅守原則,你可以義正詞嚴,你可以堅決不和小人同流合汙,這當然可敬。但是,同時也會給自己,也會給公事,也會給身邊的人帶來麻煩。

所以孔子選擇了一種不傷人,不走極端,關注對方的關切,同時又堅守自己內在的做人原則。

不正面和對方發生衝突,不把矛盾激化,彼此都留足了面子,這是最難最難做到的。

桑榆熟讀歷史,對海瑞、包拯這樣的清官非常佩服,他們可常可敬,但他們都沒有孔子這樣可愛。

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當中,在官場上應該有非常多這樣的人。他們能夠和官場上的小人同流而不合汙。

因為你沒有能力幹掉他們,這幫小人正得勢,面對面的衝突,不僅僅消滅不掉對方,反而有可能被對方收拾,對國家、對自己都沒有好處。但是內在的良知又告誡自己,不能出賣良心,不能違背天理,不能傷天害理,所以就小心翼翼地跟得勢的小人們共舞。

不突破底線,同時又能夠不將矛盾激化,甚至還有可能利用小人,來為國家、來為百姓做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一定意義上來說,這種內在有堅守,外在能權變,同流而不合汙的,外圓內方的真君子,才是國家政權的中堅力量,是最最難得的。

“謙而不虛,就是要姿態放低而不玩假的,最重要的是要真誠。謙虛而不虛偽。在倫理道德的範疇中,謙虛一向被認為是美德,應該揚;而虛偽則一向被認為是惡習,應該抑。二者間有時並非涇渭分明,其區別間不容髮。謙虛稍一過頭,就會成為虛偽。”

“放而不棄,就是放下而不放棄,或者是看開而不看破。”

“放下得失心,人生才會更從容。人一旦有了得失心,就會患得患失,結果未必能如願;如果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反而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放下得失心,執著而不固執,放下而不放棄,看開而不看破,才能不被外物所左右。放下得失心,專注於當下,做眼前該做的事,才會有成功自在的人生。”

“多變的社會生態造就我們多稜的心態:別人成功,我們妒恨;別人得意,我們失衡;別人落井,我們下石;別人受挫,我們亢奮。我們時時想擁有一種優越感、成就感,只想自己的暖,不管他人的冷。人生就是一臺戲,你在臺下發出噓聲,註定你離舞臺很遙遠;奉獻你的掌聲和愛心,厚積薄發,有一天你會走上臺來。”

“議而不爭,對某個議題,要充分討論,要站在全面、客觀的角度上,而不要陷入個人意氣之爭。要在事情本身上論是非,不要在口舌上爭高下。”

“古人對待未知世界的態度是:存而不論。相當於西方的存在即合理。比如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有沒有鬼神,我沒有見過,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那我就不議論。”

“古人對待現實世界的態度是:論而不議。對天地之間和人世間的事,只是陳述和記錄,不去主觀地去判斷對錯和是非。”

“古人對待歷史的態度是:議而不爭。過去就過去了,時代有時代的侷限,爭得再多,不如坐下來面對現實,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

“議而不爭,那就是充分討論而不互相攻擊,也不是坐而論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後一個詞是團而不結。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君子團結人而不結黨,小人結黨而不團結人。以義合者,周也;以利合者,比也。小人有私心,為了自身的利益,趨炎附勢,極力結交那些有權有勢、能給他帶來好處的人,與人表面上拉拉扯扯,極盡奉迎之能事,其實內心深處不是真正地想團結。一旦有利害衝突,必然關係惡化,所以小人‘不周’。小人要‘比’,是因為利益,相互勾結,形成了利益共同體,這些人一天到晚都在謀劃自己、算計別人,這樣的利益集團不可能長久的。‘以勢交者,勢盡則疏,以利合者,利盡則散’,一旦內部發生利益衝突,就會自動散夥。”

“團而不結,就是我們要在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基礎上,達到高質量的團結。如果沒有批評與自我批評,團結最後一定會變成板結!”

“同志們,舞臺再大,自己不上臺,永遠是個觀眾;平臺再好,自己不參與,永遠是個局外人。人生沒有四季,努力就是旺季,不努力就是淡季,不努力,聽到的永遠是別人的好訊息。現在,市委給了我們大家一個表現的平臺,搭建了一個施展的舞臺,我們站在臺上怎麼辦、怎麼幹,大家都在看。我們一定要珍惜機遇,珍惜平臺,珍惜信任,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

江寒講完了話,會議室裡響起熱烈而真誠的掌聲。

江寒在講話過程中,一直在觀察著縣委副書記竺同和。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