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正面PK(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高平市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在建國飯店召開。

市委書記和市長都參加會議,與此相對應,各縣(區)黨政一把手全部參加。

座談會規模不大,規格極高。

每位與會者的面前都擺著三份材料,一是全省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精神,二是高平市招商引資工作任務分解,三是各縣(區)前三季度招商引資金額。

任永亮首先講話:“年初召開招商引資工作會議之後,大家按照會議精神,按照周書記的指示精神,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絕大部分縣(區)領導重視、組織得力、推進迅速、完成任務較好。比如說,武寧縣,前三季度招商引資任務達到了63億,提前、超額完成了市政府下達的全年招商引資任務……”

“但是也有一些縣(區)對招商引資工作不重視,思想沒有重視到位,責任沒有落實到位,指標沒有分解到位!”

“大家看看後三名的縣(區),前九個月才完成多少?!”

管少卿和張雅文早就看到了,排名末位的是三河縣,完成招商引資簽約金額6.3億元。倒數第二位的陸渾縣完成了12億元。

對這個排名和資料,張雅文已經見怪不怪了,因為三河縣不僅僅今年如此,連續八年都是倒數第一。

管少卿此時滿臉羞慚,內心卻隱隱有一絲歡喜。

招商引資任務排名靠後,該挨板子的是縣長張雅文!

管少卿負領導責任,張雅文負具體責任。

領導責任往往是輕飄飄的,具體責任往往直接的、實打實的。

張雅文並不是沒有努力,但招商引資工作很特殊,企業家們投資都是嫌貧愛富。

越是富的地方,招商引資就越容易。

富,就說明這個地方的基礎條件好、營商環境優,大家來投資能賺到錢。

窮,就說明這個地方的基礎設施差、營商環境糟,大家來投資可能就打了水漂。

三河縣雖說這幾年的財政狀況有了較大改善,但仍然是人口大縣、經濟窮縣、產業弱縣,招商引資的難度極大。

商務局長也是用盡了辦法,全國各地去拜訪三河籍的成功人士,勸說他們回家鄉投資,但收效不大。

今年的6.3億元投資,其實大部分是已落戶企業的二期、三期專案,嚴格意義上講,還不能算是新增金額。

當然,這個情況市領導也都很清楚,所以,今年在對各縣(區)進行任務指標分解時,就沒有對三河縣提出過高要求。

三河縣今年的招商引資簽約金額達到13億,就算合格。

從現在的進度看,三河縣很難完成全年任務。

任永亮批評了後三名之後,讓排名靠後的幾個縣發言,其實就是做檢討。

倒數第二、第三的縣發言之後,張雅文正想發言,卻被管少卿搶了先:

“我們縣招商引資的進度排名末位,我深感慚愧,深感不安。我們在招商引資上確實存在重視不夠、措施不力、抓得不緊的問題。我代表縣委、縣政府在此作深刻檢討!”

管少卿的檢討講得十分誠懇,張雅文聽著心裡極不舒服。

管少卿檢討完,市委書記周長河插話了:“我想起有個招商引資的笑話,可能也不是笑話,在有些縣真實存在。”

“窮縣招商引資JQK,把人“勾引”過來(J),誆(誆騙)你投資(Q),K你一頓。”

“排名靠後的幾個縣,你們想一想,是不是有這種情況?”

“招商引資是硬任務,是硬指標!有沒有本事,有沒有能力,在招商引資簽約金額上就能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