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當浮一大白(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縣委書記管少卿與縣長張雅文之間的鬥法結束了。

整個過程可以用一波三折、轟轟烈烈來形容。

一些人認為張雅文大獲全勝,一些人認為管少卿棋高一著!

他們之間的爭鬥,焦點全在江寒!

提拔正科、身兼二廠,對於江寒來說,是餡餅,還是陷阱?

一時間,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有人為此爭執不下。

在綠城陪著沈芸的江寒第一時間知道了縣委常委會的訊息。

當即,江寒對於管少卿的能力和格局有了新的認識。

全市最年輕的縣委書記,卻是個千年的狐狸。

能到這個位置的,絕非簡單人物,果然有兩把刷子。

同時管著三河酒業公司和耐火材料公司,多多少少給江寒製造了一些難題。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來解決。

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用錢砸!

招商引資,引入資金實力雄厚的合作伙伴。

裝備不行?買!設施不行?換!技術不行?挖!

但是,不到萬不得已,江寒不會這麼做。

用錢砸出來的成功,只能讓人嫉妒、引人嫉恨。

簡單粗暴得來的成就,最沒有成就感。

如何搞活這兩家公司,江寒一時還沒有更好的辦法。

當然,江寒也不著急,車到山前必要路,沒有找到,並不是絕對沒有。

張雅文打給江寒電話,也談到了管少卿的真正用意。

一個人一旦形成了固定看法,很難輕易改變,管少卿如此使用江寒絕不是愛才、惜才、用才。

“江寒,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兩家公司搞活。兩家公司有活路,你就有出路。”

“張縣長,請放心。我一定盡心竭力,不會給您丟臉的。”

江寒說此話是真心實意的。從他進入縣委組織部的那天起,張雅文就對他一直很關照。

這一次,特別是在楊時鋒出招被化解之後,江寒決定採取激烈手段進行反擊,而張雅文則是全力支援,並做好了與管少卿撕破臉的準備,江寒感動不已。

儘管對於救活三河酒業和耐火材料公司還沒有更好的辦法,但江寒與張雅文說話時仍然信心滿滿。

張雅文放下心來。

搞活兩家公司,別人對江寒沒信心,張雅文有。

高升起在三河縣當縣委書記的時候,安排江寒去野坡林場當黨支部書記,幾乎所有人認為江寒要從此折戟沉沙,誰料想一年之後江寒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勇立潮頭,讓野坡林場成為國有林場多種經營、擺脫困境的典範。

前些天,金鑫帶了十幾位老總到耐火材料公司和三河酒業公司考察,雖說是帶有助威的性質,但說不定他們真有投資的傾向。

還有十來天就過年了,江寒準備到三河酒廠與耐火材料廠和大家見見面。

張雅文道:“江寒,也別急著回來。兩家公司脫困,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完成的。一個月之後吧,到時候就說是檢查過身體了,確定沒有大礙。”

江寒笑道:“還是張縣長慮事周全。謝謝。”

“江寒,張縣長放你一個月假?”沈芸有些驚喜。

“沈芸,休息好才能工作好。不想那麼多了,就當休假了。”江寒美美地捧起了一本書。

沈芸過去一直喊他老公,現在卻一口一個江寒地叫著。

其實,兩個人在一起,總不能一直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更多的是月白風清的日子。

就如同酒,入喉極烈,但不能老喝。就如同水,品之極淡,卻是生命之必須。

江寒對沈芸不知不覺也改了稱呼,直呼其名。

沈芸喜歡上了剛買不久的別墅,並起了一個名字叫:寒雲堂。準備什麼時候到山裡找一塊石頭刻上去。

沈芸說,“寒雲堂”既是二人名字的集字,又出自歐陽修的《伊川獨遊》:

綠樹遶伊川,人行亂石間。寒雲依晚日,白鳥向青山。路轉香林出,僧歸野渡閒。巖阿誰可訪,興盡復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