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飽和式攻擊(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江寒對邰寶龍講過:從政法寶,供著二老。

楊時鋒動用老幹部這個資源,被尤文龍和管少卿給化解了。

江寒其實是不想動用老百姓這個法寶的,但為了張雅文,為了自己,他必須打贏這一仗。

對,就是打仗。

劉在田曾說過,戰場上不僅僅靠戰術、靠武器,很多時候是拼士氣、拼意志。

到這個時候了,江寒不能再退,張雅文也不能再退。

如果江寒退的話,楊時鋒就會成為一個笑話!

如果江寒勝利的話,楊時鋒的出招只是一個前奏。

楊時鋒既然出招了,江寒就必須使出後招。

尤文龍與管少卿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那麼江寒與楊時鋒、與張雅文同樣也是。

這是一場誰都敗不得的戰爭,是的,是戰爭!

不動則已,動則如山!

不擊則已,一擊必中!

這個時候,必須動用所有的資源!

就像是在戰場上,把所有的炮彈全都集中起來,同時打出去,打光打盡,在敵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速戰、速決、速勝!

於是,江寒讓邰寶龍做總策劃,王峰輔助,讓黃溝村的黃自強、野坡林場的宋誠聽從邰寶龍排程。

為了確保嚴謹和嚴密,邰寶龍認真做了一個行動方案,江寒看過之後同意才開始實施。

總之,就是發起多渠道、全方位、立體化、飽和式的攻擊!

其中,就是要把酒廠工人的底火撩起來!激發他們對蘇常功的仇恨!

透過黃溝、平溝、野坡群眾炫耀他們的好日子,促使工人們反思他們為什麼過得這麼差!

讓工人們從事實中認識到酒廠不景氣的原因。

江寒向來認為,不管是行政單位還是一個企業,形象不好或者是效益不好,一定是領導層出了問題。

縣裡不少領導說,三河酒廠之所以效益不行,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

從外部看,市場環境變差,外部競爭激烈,導致企業的空間被嚴重擠壓。

從內部看,工人的人數太多、素質太差,成了酒廠輕裝前進的最大累贅。

江寒認為,這都是領導層在找理由,推脫他們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個企業,理念不新,一定是領導的理念滯後!

一個單位,作風不實,一定是領導的作風漂浮!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火車跑不快,責任就不在車頭了?

有成績就是領導的,有問題就是群眾的!

根本沒有道理!

江寒以前看過邰寶龍寫的振興三河酒業公司的調研報告,寫得很犀利,先不說振興三河酒業的措施有沒有作用,最起碼邰寶龍把問題找得很準。

透過這個報告,江寒看到了邰寶龍的實在。

三河酒業的衰落,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領導班子,他們的心思在提級別,不在幹事業!

拿著高檔三河酒到處送,拿著公司的資源,積累自己的人脈,謀求個人的進步。

在管少卿提出讓江寒當三河酒業副總經理之後,作為縣長的張雅文其實也動了心思,她想讓江寒把三河酒業公司給救活!

三河酒業公司在最輝煌的時候,上繳的利稅,曾經佔了全縣財政收入的五分之一強。

能把三河酒業救活的,想來想去,也只有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