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氣勢扭轉(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此時,文物局的兩個司長劉聲和鍾文翰感到,這個縣長好不懂事!

我們這麼講,是跟你一個縣長過不去嗎?

劉聲心道,這是對你們的一種警告和威壓,只要三河縣的人識相點,認清楚誰才是靠山,把中科院的人從三河縣攆走,一切都好說了。

但是這個縣長偏偏據理力爭,還搬出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管理辦法》!這做法簡直是幼稚而可笑!

張雅文倒是沒想到呂勁松的反駁得如此之快,當然,她還有一種武器:省委書記梁滿倉上次到這裡來視察工作時的講話。

“各位領導,剛才大家在伴山房應該看到一個望遠鏡。”

“這個望遠鏡就是方便遊客在這裡遠距離觀察到‘三河人’所在的巖洞。這算是個旅遊專案,這個旅遊專案是我們省委梁書記提出來的。”

“梁書記在這裡的講話經過省委的整理,已經形成了領導講話摘要下發全省學習。”

因為國家文物局要來,張雅文提前幾天做了功課,其中,她把梁滿倉書記的講話幾乎背了下來。

“梁書記指出,作為考古遺址,一般的遊客肯定不能進洞。用望遠鏡看倒是可以滿足一下游客的好奇心。”

“梁書記強調,講好河洛好故事,傳播河洛好聲音。要把‘三河人’的發現過程,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講出去。”

“梁書記要求,要把保護與利用結合起來,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結合起來,讓這裡既成為增強民族自信的大遺址,又成為山區百姓脫貧致富的聚寶盆。”

“我們利用和依託‘三河人’大遺址發展旅遊,既是落實省委梁書記講話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山區脫貧致富的重要依託。”

張雅文說完,副省長王開宗暗叫僥倖。

怎麼把梁書記在這裡的指示給忘了?

上次梁書記來,他剛才在外地開會。梁書記的講話他在辦公室看過,但今天他一時沒有想起來。

其實,王開宗剛才就在想,等一會兒等顧中海講完話,他總結的時候一定要表態,最起碼這兩個村的旅遊是不能搞了。

如果這樣表態了,豈不是跟省委梁書記的意見相左?!

幸虧這個女縣長提到了梁書記的講話,否則,今天就要犯政治性錯誤。

但是,等一會兒如果顧中海的發言與這幾個司長還有社長一樣,該怎麼辦?

如果處理不好,顧中海把“三河人”大遺址違法的事情向國務院一捅就麻煩了。

呂勁松哈哈一笑道:“張縣長,你們梁書記的講話未免太理想化了。一般的遊客不能進洞,是不是有特殊遊客就可以進洞?古人類遺址,幾萬年了,稍有不慎就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哪怕是一個石子,一把泥土,都包含著幾萬年前的文化資訊。”

“你們梁書記的講話,沒有傳到國家文物局,我們沒有認真學習。”

呂勁松這話的意思很明瞭,你們梁書記的講話,我們沒有必要知道,因為他能管著河洛省,卻管不著國家文物局!

你們把梁書記的講話當令箭,我們文物局的人把梁書記的講話當雞毛!

“某個領導的講話再重要,也重不過法律!”

呂勁松喝了一口水道:“再說了,你們梁書記根本不瞭解農民是什麼樣子!這兩個村離‘三河人’巖洞這麼近,怎麼可能不受到破壞?大連的那個例子說明了什麼?村民為了一點蠅頭小利,為了所謂的發展,為了所謂的脫貧致富,完全不顧文物保護,為了一點錢,他們都敢鋌而走險!”

“農民們根本不懂什麼是文化,更不會去保護文化!他們的眼裡只有利益,只有金錢!”

“不把農民遷出去,‘三河人’大遺址一定會遭到破壞!”

說到這裡,張雅文臉色漲紅,沒想到這個呂勁松今天成了國家文物局的代言人,此人懂政策、知法律,舉例子隨手拈來,口才和江寒恐怕不相上下。

當然,呂勁松他們不歸河洛省管、他們不怕梁書記,這一點張雅文倒是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