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猛擊一掌

作品:《官途無疆

尤文龍不服氣了:“江主任,你說這個就不對了。農村難道不講法律了嗎?”

“文龍,說話不能這麼偏激。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左即右的蹺蹺板思維要改一改了。我剛剛說過,在農村,一定要堅持以德治村與依法治村相結合。現階段,依法治村,主要是靠公檢法和鄉鎮政府。以德治村,主要是靠支書、靠村長,靠村民自治,靠幾千年以來形成的道德傳統來影響和規範村民的行為。”

“如果在農村不講道德重建,只講法制建設,我們的鄉村將成為冷冰冰、硬梆梆、沒有人情味兒的城市社群!”

“你說到農村普法,以為農民都是法盲?扯蛋!”

“來,我就問你,法盲如何界定?”

“一個村民知道殺人償命,算不演算法盲?”

“一個領導不瞭解《海商法》《對外貿易法》《企業破產法》《商標法》《藥品管理法》,算不演算法盲?”

“你說農村到處是法盲,莫名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

“國家法律法規共1109部,現行有效的法律有243部。我問你,你一生當中能用上的法律有幾部?”

“到農村普法,你認為要普什麼法?”

尤文龍一下子噎住了,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搞普法教育,在他的腦子裡絕對是政治正確,但在江寒這裡卻被顛覆了。

“法律具有滯後性,只有出現了什麼問題,它才出臺,但出臺的過程十分漫長。”

“道德具有先導性,它往往是根據可能發生的問題,由文化程度較高、在鄉村影響力大的族長來制定,最後以鄉規民約的形式來體現。”

“因此,在鄉村搞好道德建設,能夠預防很多問題的發生,能夠保持鄉村的正常秩序。”

“雖說我們有不少文章、小說和電影,都說過去的農村是吃人的社會,封建禮教束縛了婦女等等。這個一定要歷史地看,不能拿現代文明的標準去套古代的鄉村。其實在古時,封建禮教不僅在農村,在城市更甚。”

“難道你沒有發現,現在的農村不再像以前那麼純樸了?村民之間的關係不再像過去那麼純粹了?”

“因為我們丟掉了鄉村自治,用上了西方社會的法律整治!”

“改革開放後,我們學習西方的科學與技術,這是對的。但是我們也不能不分國情,生搬硬套地學習西方的治理模式和民主形式!”

“鄉村是道德與法制的雙重社會,是民主與集中的典型社會,這是東方文明的重要特徵!鄧公提出中國特色,什麼是特色?就鄉村來講,我們與西方的差別很大,我們是農耕國家,是以家為單位的、以道德為底線的家族式、鄉賢式治理模式。”

“這種模式不是沒有法律,反而極其嚴格,要受到道德與良知的責罰。”

“我們的鄉村治理模式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我們這個牛背上的民族走了足足九千年依然生機勃勃,世界上還能找到第二個嗎?”

“辛亥革命之後,我們漸漸失去了自己民族的優勢,終結了曾經輝煌的東方文明,一個被稱為東亞病夫的國家無可奈何地步入了第三世界。”

“但這個,不是我們鄉村治理模式的失敗,而是我們科學與技術的落後。”

“我們要步入發達國家,當然也要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治理模式,我看,中央已經找到了,那就是以德治國與依法治國相結合。”

“一個好的治理模式,必然是物質與精神的融合,是靈魂與軀體的結合。傳統是靈魂,農耕是精神,現代科技是手段和方法,這一點不能犯方向性的錯誤。”

“今天發達國家都是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國家,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瑞典、新加坡,哪一個失去了他們的傳統?他們的皇帝、女王、天皇等等,民族與國家,傳統與現代共生共存,這才是一個有民族性格、適合自己土壤的模式。這些國家的鄉村越來越好,有些還成為接待國外元首的外交場所。”

“但是我們現在把鄉村與城市放到一塊來抓,試圖用管理城市的辦法來管理農村,這就是一種極為錯誤的做法。”

“熟人社會產生道德,陌生社會產生法制。”

“道德是鄉村自治的靈魂,法制是城市管理的基礎。”

“自治的特點是慢而舒適,法治或他治的特點是快而緊張。”

“幾千年來,我們的城與鄉的差別一直存在。鄉村是小農經濟,城市是規模經濟;鄉村自給自足,城市競爭創新;鄉村生活就是產業,城市生產遠離生活;鄉村生產就是生態,城市汙染源於生產;鄉村是慢生活,城市是快發展,城鄉之間的這種差異,也是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特徵。”

“城與鄉的治理有不同的標準,兩種標準沒有對與錯,而是城市與鄉村的生活與生產形式決定了他們不同的標準。”

“鄉村建設,重要的是找對方向。方向錯了,速度越快,用勁越多,鄉村振興的危險就越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但是,我們有不少地方,甚至可以說大多數地方,在鄉村建設上,用標準代替方向,用知識代替文化,用檔案代替實踐。”

尤文龍臉紅了,自己沒有深入搞調查,先在辦公室裡拉框架、想標題,其實就是想用檔案代替實踐。

“所以,很多地方,徹底用法治代替道德,把鄉村自治移交給政府管理,讓縣鄉政府陷入了自古以來‘清官難斷家務事’的爛泥坑,結果是越理越亂,越管越複雜!

“還權於村兩委,用鄉賢治村,自治才是王道。自治,這才是老子所講的無為而治!”

“看看吧,一些地方村支兩委失去了權利和自治,村莊不再有人能真正地管理。基本上每個村委會比農村家庭還窮!村民處在一個無組織、無自治、無法律的三無狀態,鄉村的貧困自然跟隨而至。”

“失去了道德的約束,純粹靠所謂的法律普及,只會讓鄉村管理越來越混亂、村民關係越來越淡漠。倫理和孝道問題大量出現,棄地越來越多,農民對農村的義務、對國家種糧的責任漸漸失去,黨員幹部因村支兩委失去了權力而降低了對群眾的凝聚力。農民自行賣田、賣房、賣山賣水越來越多,鄉村水利遭到破壞,土地汙染、亂搭亂建、種子丟掉,農藥與化肥大量進入農村,所謂的鄉愁,不是懷念一種美好,而是發愁下一步怎麼搞!”

“這些情況,你尤文龍作為大學生村官,調查了幾個月,不知道嗎?”

江寒今天純粹是以師傅的身份來訓斥徒弟。

如果僅僅是內容不合適,江寒完全可以耐心指出。

但是尤文龍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沒有把心思真正放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上,這讓江寒很惱火,必須給他猛擊一掌。

否則,尤文龍今後很難有大的作為,就算他爬到了一定位置,也會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那一套。

喜歡官途無疆()官途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