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一個褒獎,兩種解讀(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對於江寒來講,他現在不需要刻意引起省領導的注意。

畢竟他已經提前兩年半提升了副科,成為全市最年輕的副科級幹部。

就算是省委書記看中他的才華,把他調到省委辦公廳,又能如何?

根本不可能馬上提拔。

再說了,劉在田一再叮囑他,要多在基層鍛鍊成長,而不要拔苗助長。

莊稼人都知道,正常拔節的植物最有生命力。

那些在溫室裡透過調節光照和溫度而快速生長的植物,一到溫室之外就經受不住風吹雨打。

江寒在林逍逍辦公室,看了幾個月的材料,這讓他大為受益。

一個縣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他幾乎把各行各業的材料都看了一個遍。

過去他在省直機關十年,對很多行業的理解和了解總是浮於表面。

現在他理解了從中央到地方近些年的用人政策,在重要的崗位上優先使用具有基層主官經歷的幹部。

當過縣長或縣委書記的,年齡合適的,只要往上走一步,就前程遠大。

在鄉鎮黨政一把手歷練過的就更好。

有人說官越大越好當,比如說省長,佈置一項工作,下面的人辦得妥妥的。

其實,省長如果沒有在鄉、縣一級幹過,一開會講話開黃腔,時間一長,省直各個部門的領導們表面服從,內心都在嘲笑。

很大程度上講,省長與政府組成部門、政府直屬機構之間,存在著相互拉鋸的矛盾關係。

各個部門都是爭著要資金、要權力、要地位,而省長卻不能誰都照顧。

如果省長的經歷不足、能力較弱,下面的部門就敢糊弄你,因為你不懂。

甚至你下去檢查工作,也只能看個大概,下面人說什麼你就聽什麼,你連問題都看不出來。

問題看不出來,只能說好好好,別人更會看不起你。

於是,圍在省長身邊的人都會糊弄他。

表揚的話人人都會講,而批評的話卻是難以講出口,並非因為面子抹不開,而是因為不知道批評什麼。

而那些從基層一步一步起來的到了高位,他們到哪裡視察工作,一眼就看出了問題,講話的時候十分具有針對性。

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從此誰也不敢糊弄他。

向他彙報工作的時候是一百個小心,根本一點假都不敢做。

那些沒有基層經歷的領導,抓工作時往往底氣不足,他甚至搞不清楚下面的人到底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於是就當那種四平八穩的麵糰官。

而當過鄉鎮、縣市一把手的領導,工作時雷厲風行、踏石留印、抓鐵留痕,敢於大刀闊斧地開展工作,他們也容易把一個地方帶上發展的快車道。

當領導不容易,沒有素質,沒有閱歷,越當越難受。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

《周易·繫辭下》說: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但這種領導在位時,他卻聽不到下面對他的批評和嘲笑,因為沒人敢告訴他。

只有等到他退位,或者是從一個地方、一個單位離開後,才能聽到真實的聲音。

所以說,政聲人去後,民意閒談中。

這幾個月,江寒對於劉在田對他的教導更是多了一分感激。

每每想到劉在田阻止他調往上級機關,心裡就湧起一陣溫暖。

……

對於尤文龍來講,機會難得,因為他剛剛從村裡走出來,抽調到縣委組織部政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