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驚天大案水落石出(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江寒整天待在林逍逍的辦公室,張雅文上班下班都會遇到,但她也什麼都沒有問。

這天,張雅文終於把江寒叫到了辦公室。

“小江,這些天辛苦了。”張雅文說出這話時感到不妥,因為江寒這些天閒得沒事可幹,手下兩個人基本不在辦公室裡待,怎麼談得上辛苦?

其實,江寒這些天根本沒閒著。

江寒坐在林逍逍的辦公室,實際上是在看各種材料。

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狀況,最直接、最全面的就是看材料。

宏觀上,必須看每年的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裡面最主要的經濟指標都有。

微觀上,看各個部門的專題彙報材料就可以了。

這些天,江寒越看越覺得有意思。

前世的江寒曾在省直部門幹過十年處長,對於各個行業、各個領域都有所涉獵,但瞭解還是不夠全面,更談不上深入。

而這些天在林逍逍辦公室,他看了不少材料,對於這個行業有了更深的瞭解。

以前對某項政策的理解,江寒有些似是而非、似非而是,這些天,江寒懂了。

一個縣再小,其工作的複雜程度也遠遠超過一個國家部委。

自秦設郡縣兩千多年來,重視縣域社會管理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傳統。

在數千年的疆域治理中,凡是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幾乎無一例外都是縣域治理得井井有條的時期。

總書記曾經說過: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縣一級處在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也是幹部幹事創業、鍛鍊成長的基本功訓練基地。

看了兩個月的材料,江寒才真正理解了劉在田勸他“先紮根,再發芽”的良苦用心。

江寒客氣幾句之後,張雅文問道:“夏眾集團捐了五千萬,這個你覺得應該怎麼用?”

“五千萬元扶貧開發基金,對於一個縣來講,根本不夠。我聽說有人建議,把五千萬元補貼到涉農企業上,這個恐怕不妥。”

五千萬到賬之後,有副縣長向張雅文建議,既然是扶貧開發基金,就應該將其補給各鄉鎮的果園、豬場、菌菇廠等,讓其產生收益。

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和農業局長一起到她辦公室,說有這五千萬元,完全可以成立一個農業開發公司。

“張縣長,果園、豬廠和菌菇廠都太小了,把錢補給他們基本是打了水漂。至於規定他們吸納多少貧困人口,讓他們脫貧致富,也不太可能。拿到補貼之後,他們會立馬辭退。這會引起群眾的質疑,他們覺得分配不公。他們會覺得,縣裡這麼做,是在幫富人更富。畢竟,這些包果園的、開廠子的,都不是窮人。他們不屬於扶貧物件。”

“成立農業開發公司也不妥。縣屬國有企業本身就經營困難,不能再成立新的了。”

“水投公司也並沒有增加新編制,而是從其他企業裡調過來的。而且水投公司就是採砂,任務特殊,與農業開發公司不可同日而語。”

“新成立的農業開發公司,必須是投資,不能親自做專案,否則必死無疑。”

“事實證明,除了公益性和壟斷性專案,在其他專案上,政府直接運作,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