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你還不算太弱雞(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自從座談會上南粵電視臺《經濟新觀察》欄目邀請之後,秦懷禮就給司長作了彙報。

司長經常看這個節目,同意大家參加,並說這個節目辦得很好,因為是現場直播,真實性比較強,所以名聲越來越大。

在一次會議上,委領導還提過這個節目。

畢竟,南粵省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領風氣之先,他們的節目特別是經濟類節目自然會引起各方關注。

在這個節目裡露面,可以展示一下國家發改委近年來的工作亮點,宣傳一下這兩年出臺的政策檔案,同時也向外界樹立發改委產業司的良好形象。

於是秦懷禮對這個節目就格外重視。

電視臺的人走後,秦懷禮召集大家研究了一下,作了個分工。

“第一個問題,請鄒處長準備。畢竟鄒處長參與起草了不少檔案,很熟悉。”

“第二個問題,由國慶準備,對南粵省的製造業發展,國家發改委有什麼特殊的扶持政策。前幾年我們不是和各個省都簽了戰略合作協議嗎?其中最先簽的就是南粵省,合作協議裡面關於工業的內容都提出來。”

“第三個問題,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這個比較寬泛一些,由小江準備。”

“你們三個人在臺上,最好不要拿任何資料,最好是脫稿回答問題。相關的資料要爛熟於心!”

“就像小江在座談會上一樣,例子和數字信手拈來,這樣才更具有說服力。”

“其他人並不是沒事了,沒事的時候都要圍繞這個三個問題思考,有什麼心得體會都給他們三個講,還可以在現場進行補充。”

秦懷禮的要求讓餘國慶和鄒維光有些傻眼,兩個人雖然都是學經濟的,但他們高中時都是文科。

大多數院校的經濟類專業都是文理兼收的。

文科出身的在經濟方面,宏觀上更擅長,在資料、數字和模型等方面要比理科出身的人遜色很多。

像那天江寒那樣隨口說出資料,並且還精確到小數點後面兩位數,堪稱恐怖。

鄒維光還專門打電話回京,讓所里人查了一下江寒所講出的資料,沒想到,一點不差!

此人的腦子裡裝了多少資料啊,就像一塊隨時可以讀取的電腦硬碟。

幸好,自己所負責的問題,資料不算多,完全可以背得下來。

南粵電視臺列出的這三個問題,最不好回答的就是最後一個問題。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很不好把握,更不好說透。

政府和市場的關係問題,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既是經濟理論研究的焦點,也是各國經濟發展實踐中的難點。

讓江寒來講這個問題,將會遇到很大的挑戰。

在這個節目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臺下的提問,最精彩的部分、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此。

而這次,提問的是華南財大EMBA的學員,這些人提出的問題,相當難以回答。

一般說來,MBA學員都是企業的初中級管理人員。

EMBA是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而且以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為主,大多數還是企業的創始人或掌舵人。

這些人實踐經驗豐富,經常思考在經濟活動中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問題,並且有切身感受。

對於前兩個問題,大家不會有過多提問,企業家們只關心他們那一塊,對於全國、全省的事不會有太多關心。

因此,他們會把提問的重點放到第三個問題上。

大家還有一種擔心,企業家有困難的時候緊緊靠近政府,在他們沒困難的時候就遠離政府,政府管得再少,他們都覺得多餘。

企業家說不定還會把火氣帶到節目當中來。

再加上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本身就沒有定論,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情況。

所以,這樣的問題最容易引起爭論。

三天後,江寒將承受更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