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參事跑題了(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哦,高書記好。我當然不願意。”

江寒說道:“三千人考察團要到咱們縣了,這裡面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他們到黃溝、野坡、平溝村考察之時,引導他們與群眾多接觸。”

“可以向他們說明,黃溝村面臨著遷人遷墳的窘境。特別是那些被選上當副村長的人,應該都有一種責任心。”

“讓他們在各自領域裡發聲,形成一種強大的聲勢,迫使夏眾集團退出黃溝、野坡和平溝。”

高升起樂了,這小子想的招,和自己不謀而合,這就叫英雄所見略同啊。

“小江,這個你放心,縣裡已有安排。”

張雅文才知道三千人考察團也有這個作用!

這個辦法倒是不錯。

整合資源,借用外力,迫使夏眾集團退出所謂的旅遊開發。

如果三千人考察團中,多一些像許謹言這樣的央媒記者或主持人,效果就更好了。

夏眾集團可能想不到三河縣還有這一招。

不過,讓夏眾集團投資建設飲料廠或礦泉水廠,張雅文感到希望並不大,當然,可以試一試。

談下來,是意外收穫。談不下來,也沒什麼損失。

最後,江寒就巴偉任縣規劃局副局長的事情,感謝了高升起和張雅文。

……

產業司赴南粵考察調研組一行十二人。

帶隊的是產業司副司長秦懷禮,副巡視員杜向陽,餘國慶處長,國家發改委產業研究所處長鄒維光,幾個副處長和主任科員,借調產業司三年的孔雪峰,還有一位經濟學教授。

江寒是來產業司最晚的、職務最低、年齡最小,自然就負責聯絡、對接行程等後勤雜務。

餘國慶給江寒拿了一本通訊錄,裡面有國家發改委各司室人員、各省(市、自治區)發改委領導和對口處室負責人的姓名、電話。

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的名單和電話不在這裡顯示。

南粵省前來機場迎接的是省發改委副主任關仁和,帶著產業發展處處長陳楚生。

坐進一箇中巴,關仁和把大家帶到了羊城白雲賓館。

這次調研安排的時間很寬鬆,早上九點多出發,看一家企業,下午與企業負責人、當地社科院專家等相關人士座談。

晚上吃飯喝酒聊天。

每看兩家企業,就歇一天,主要是看一看羊城著名的風景,讓大家放鬆放鬆。

透過檢視企業,江寒發現這個時候的南粵省的確是活力滿滿。

到羊城下面的幾個縣,製造業發展極為迅猛,車一路開過去,可謂是工廠林立,處處熱火朝天。

“各位領導可能已經感受到了,”南粵省發改委副主任關仁和說道:“在吃飯的時候,人們談論的都是如何賺錢。在我們這裡,當官找不到感覺。錢財多少就是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

“我們到中西部考察,一聽說我們是當官的,不管什麼人都肅然起敬。但是在我們這裡,當官的光榮感和自豪感正在下降。”

江寒知道,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按照康波週期理論,每六十年都會經歷一個回升、繁榮、衰退和蕭條四個階段。

在回升和繁榮期,但凡不笨的,膽子大一點的,做生意、辦企業,成功的機率非常大,此時,商人風光無限,拿死工資的公務員被人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