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撿回丟失的傳統(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周書記,我們伴山房有個規矩:只要給黃溝村做了貢獻就可以免除房費或餐費,比如住客給孩子講一堂藝術欣賞、詩詞鑑賞課,或者是教會村民做一道新菜,等等。”

“按市場經濟來說,這是一種價值交換。”

“周書記您帶著宣傳部長來視察和指導,堅定了黃溝村發展旅遊的信心,必將提升黃溝村旅遊發展的質量,更會進一步提升黃溝村的名氣。”

“名氣帶來人氣,人氣帶來財氣。”

“您這一來,對於黃溝村,對於伴山房,可謂是價值連城。”

“食宿費與這個價值相比,就不值一提。”

周長河聽講寒說到這裡,笑道:“你小子不是蒙我的吧?”

在牆角站著的花嬸一向大膽,此時不禁出聲:

“周書記,小寒說的對著呢。俺們過去就會做甜雞子,別的不會。現在,俺帶了十來個人,學會了好多菜,都是俺們過去沒見過的稀罕菜。”

周長河此時心情很好,坐到了一個大板桌前,招呼著大家都坐下:

“都別站著了,咱聽聽他們都會些啥菜。”

花嬸向前走了幾步,掰著手指:“平常的菜就不說了,俺們都會。就說那些洋菜吧,最簡單的披薩,芝士焗土豆泥,黑椒豬扒,煎牛排啥的。多了去了。”

周長河沒想到貧困山村的婦女竟然會這些洋菜,不禁大為奇怪。

“周書記,俺們啥都能做。小寒也教過我們做過幾道菜,還給俺們說,既要會做胡辣湯,又要能做羅宋湯,下得了稻田,進得了廚房。”

花嬸平時就是大嗓門,快人快語,有話憋不住,屬於典型的話嘮,此時終於抓住了機會說起來:

“俺們村的女人誰都會做幾手菜,鄰村的還跑來找俺學做菜呢。”

“這方圓幾十裡,誰家辦流水席,俺帶著十幾個人就去給他辦了!”

“俺手上的活兒,已經排到下半年了。”

“俺去年到今年,掙得錢可不老少!”

花嬸囉哩囉嗦的,周長河一點都不煩,反而聽得津津有味。

高升起這下子把心放回了肚子裡。

江寒這麼一解釋,不露痕跡地捧了一把周長河,又在不知不覺之中轉移了話題。

高升起還有點擔心,今天晚上一下子來了這麼多人,縣裡四大班子和常委們都來了,伴山房的廚子恐怕不夠用。

現在一看,根本不用擔心了。

原來,伴山房竟然培養出一個廚師團隊,農村的流水席都能包下來,今天晚上肯定不成問題了。

至於菜品的質量那就更放心了。

江寒一看差不多了:“花嬸,你先去後廚吧,把你們最拿手的菜拿出來,讓領導們指導指導。”

周長河說道:“今天晚上的食宿費該多少就多少,我們自己掏錢,不沾你的光,當然,打個折我也不反對,畢竟我一個月工資也不多。”

“在這裡,我想強調一點。”

林小波馬上拿出了筆記本和筆。

“任何人下鄉檢查工作,吃飯都要掏錢!別看只是一頓飯錢,但它體現了黨員幹部的作風。”

“我們黨有一個優良傳統,叫做:付現金、吃派飯。”

“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在縣直機關工作,那時經常有下鄉下村搞工作隊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