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慢慢收緊的枷鎖(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崔永軍被嗆了一句倒不要緊,他是害怕江寒當場跟周憲春懟起來。

馬上接上了話:“周處長,有空請親臨三河縣指導,我就不耽誤你們工作了。”

崔永軍拉著江寒就往外走。

江寒並沒有想發火,也沒有想懟誰,崔永軍太敏感了。

周憲春對三河縣旅遊發展的建議,是站在省級旅遊管理部門的角度上,本沒有什麼錯,他也不知道現在的5A級標準會成為今後的桎梏。

5A級景區在最初的確能迅速打響一個地方的名氣,但是隨著遊客出遊的理性和消費升級換代,5A級景區的吸引力越來越小。

那種“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回家啥也不知道”的旅遊方式,一定會逐漸消失。

遊客從趕場式、拍照式的快旅遊,逐步變為體驗式、沉浸式的慢旅遊。

人們出行,開始不看你是幾A,而是看評分,看周邊有沒有美食,有沒有特色街區,有沒有民宿等配套。

周憲春看不起江寒的伴山房,認為這是小打小鬧的旅遊,代表了大多數人的看法。

可能周憲春很少到南方去考察。

南方發展旅遊,一開始就是盯著市場需求,而不是盯著牌子。

江浙一帶有的地方旅遊發展好了,旅遊部門想給他們發牌子,但人家還不想要!

因為接受了牌子,就得受人家約束。

有很多牌子,後面有種種條件限制,折射出來的其實是部門利益。

除了旅遊部門之外的其他部門發的牌子,裡面摻雜的行業利益、部門因素更多。

比如說國土部門評比並頒發的“地質公園”牌子,其要求更多。

最要命的是頒佈了《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標準》,其中必須建立地質公園博物館、地質公園科普影視廳,面積越大越好。

但實際上,在山地景區裡建設這種博物館和影視廳,純粹是浪費錢財。

哪個遊客會跑到山裡看你的博物館、看你的科普片,這不是有毛病嗎?

這種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平米的博物館和影視廳,哪怕有一個遊客去逛,你也得開著。

把這種設施建成也得好幾千萬,後期的工資、電費以及各種維護費,下來絕對是不小的數目。

還有其他各個部門的,林業上的國家森林公園,水利上的國家溼地公園,都有相應的建設標準和管理條例。

如果一開始不申請這種牌子,啥事沒有!

一旦申請了、透過了,這些牌子那就是套在脖子上的枷鎖,想取都取不下來。

當然,對於這些,江寒還無法對大家講出來。

畢竟一開始的牌子好申請,好處也顯而易見,牌子對景區發展的限制是逐步嚴格起來的,套在脖子上的繩索是慢慢收緊的。

只要是江寒所能管到的地方,就一定要充分研究市場、對接市場、適應市場、引領市場,與有關部門保持適當距離。

那種不帶附加條件和限制條款的牌子,比如說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當然是應拿盡拿、有多少拿多少。

“崔局長,我覺得抓旅遊,只有一個標準:遊客。也就是必須以人為本,不能以牌為本。”

“只要把遊客吸引來了,讓他們住下來了,他們實實在在地消費了,這才是硬道理。”

崔永軍認同江寒的話,但是他覺得沒有上級部門的支援和指導,旅遊也很難抓起來。

江寒不再說旅遊的話題。

……

江寒的打算是跟水小滿換一下車,自己開著水小滿的悍馬去京城。

因為快過年了,崔永軍本想下午回去給離退休幹部職工送溫暖,聽說江寒晚上要跟水小滿吃飯,立馬不走了。

後來崔永軍才知道,江寒當初之所以被張雅文抽調到縣委組織部,都是因為水小滿的父親水長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