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守雌用弱(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崔永軍是個金庸迷,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每一本他都看了兩遍以上。

這兩句是金庸小說裡的話,看來江寒不贊成張雅文馬上出招應對。

“什麼也不說,牛逼我江哥!”巴偉說道:“江哥,你有啥高招就說出來。”

江寒說道:“蔣繼鍾那麼主動並且是咄咄逼人,那是因為楊書記必須確保蔣繼鍾在縣人大會上過關,否則,楊書記的副廳沒戲。”

“但是,高升起的情況與楊書記不一樣。因為高升起剛剛來到三河縣。”

“如果張縣長在縣人大會上沒有透過,市委領導怎麼想?不是高升起沒能力,而是張縣長沒威信。”

“畢竟張縣長過去是組織部長,你當縣長都沒人支援,說明你連組織部長都不合格!”

“高升起剛來三河縣,真要是張縣長選不上,跟高升起有多少關係呢?”

江寒這麼一分析,幾個人都不禁臉紅。

不管做什麼,都不能生搬硬套。

大家只知道蔣繼鐘的辦法有效,豈不知此一時彼一時,高升起和楊時鋒的情況已完全不同。

也許,張雅文跟高升起硬剛,正是高升起所希望的。

你張雅文去不掉“代”字才好呢,剛好可以讓張雅文的威信降至最低。

到時候再從外面調來一個縣長,高升起就自然而然地全面掌控常委會。

所以高升起一到三河縣,就跑下去調研,也沒有開人大代表的座談會。

江寒繼續分析道:

“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張縣長是女幹部。高升起逼得太狠,未免有失君子風度。”

“高升起出招越多,張縣長獲得的同情分就越多,常委們對高升起的看法就越複雜。”

“此時無聲勝有聲,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江寒道:“最好的應對招數是:無招勝有招。”

“什麼也不說,牛逼我江哥!”巴偉立馬跑過來給江寒敬酒。

崔永軍感到江寒的分析有理有據,張雅文完全可以不理會高升起的出招。

出招越多,漏洞就越多。

一動不如一靜。

這樣一來,張雅文反而給人一種識大體、顧大局的印象。

崔永軍、王成喜、馬明雨和巴偉都是三河縣本地人,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家鄉變得更富更美更好。

掰著指頭算了算,常委當中恐怕也只有張雅文能把三河縣帶好。

首先是張雅文的私心不重。

誰都有私心,比如說照顧老部下,這都是人之常情。

當領導必須要有一顆公心,從三河縣的整體發展和長遠發展來考慮。

張雅文當組織部長期間,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敢於提拔和使用年輕幹部。

只有年輕幹部儘快使用併成長起來,才能向上級輸送更多的幹部,也能夠進一步激發幹部隊伍的活力。

而年輕幹部們不會搞關係,就算是想搞關係也沒有多少物質積累。

大家感到,敢於使用年輕幹部的領導,應該算是清廉的領導。

普通幹部和老百姓並不瞭解那麼多情況,他們只是從常理上推測。

但這種推測往往是準確的。

而實際上,三河縣的這麼多幹部當中,風評最好的是張雅文,其次是楊時鋒。

張雅文出自知識分子家庭,自身修養好,丈夫是高平市一家國企的副總,經濟條件相當不錯。

三河縣的發展,既不能盲目地大幹快上,又不能墨守成規、一味求穩。

其實,人大、政協還有一些退休的老領導、老幹部都認為張雅文不錯。

三河縣的發展,需要張雅文這樣的有知識、有視野、有能力的人來推動。

一段時間以來,崔永軍這樣的本土幹部都在擔心張雅文會不會因為高升起不按常理出牌而亂了方寸。

張雅文就像是沒有意識到高升起的用意一般。

作為張雅文的老部下,崔永軍更是替張雅文擔心。

聽江寒這麼一分析,崔永軍就放心了,懂張雅文的,還是江寒啊。

或者說,江寒的思維與張雅文處於同一個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