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出醜(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同志們,我們幹工作,不僅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

“這兩年,從中央到省都在強調,不僅要發展快,更要發展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發展!”

“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發展,這叫做畸形發展,創造的GDP,是帶灰塵的GDP甚至是帶血的GDP!”

“但是,這種現象並不少見。為了發展經濟,一些地方置環境保護於不顧,引進汙染產業,包庇汙染企業,還美其名曰‘先汙染後保護’。”

“問題是,這種發展模式早就被證明是行不通的,‘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欠下的環境破壞的債也是要還的。”

“在上一次的縣委常委會議上,我向大家強調了這一點,並且給大家透露,央媒已經對我們縣進行了暗訪。”

“我們必須馬上停止全縣的清淤疏浚工程,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儘快修復河道、恢復生態。”

“我們的這次會議形成了會議紀要,並且已經上報到市委。”

“如此嚴肅的集體決定,大家居然置若罔聞!在座的常委們,還有縣直各個部門都知道這個紀要,但是兩個月以來,有誰提起過這次會議?”

楊時鋒的話提高了,話筒傳出的聲音幾乎都變形了。

是啊,一些常委開始反思了。

沒有一個人向蔣繼鍾介紹這次會議的情況。

大家其實也都有看熱鬧的心理,縣長和縣委書記掐起來才好。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是,蔣繼鐘太強勢了。

而且蔣繼鐘不可能不知道三河縣正在做什麼事情,他就是在裝糊塗。

在一個裝糊塗的人面前,你去提醒他,純粹是自討苦吃。

“我們搞整改兩個月,我們整改的成效非常明顯,省市領導還有全縣的群眾都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的整改成果得到了各方肯定,整改工作也得到了央媒的理解!”

此時,大家又想到了江寒。

江寒,一個小小的科員,去了一趟京城,居然把央媒的工作給做下來了。

以前,央媒只要報道哪個地方的負面新聞,這個地方就會馬上派出工作組赴京協調。

能夠協調下來的極少。

就算是由副省級領導帶隊去,也難以協調。

而江寒居然協調成了!怎麼想怎麼都想不通啊。

楊時鋒的講話仍在繼續:“我看今天大家的思想波動極大,情緒很不穩定。有人說,今天的報道有林豐縣、武寧縣,明天或者是後天就該報道咱們三河縣了。”

“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三河縣不會被報道。這次上級的問責風暴,與三河縣無關。”

幹部們又看向蔣繼鍾,思想波動最大、情緒最不穩定的就是此人啊。

楊時鋒的話像一把把刀子,直直地插進蔣繼鐘的心窩子。

“林豐縣、武寧縣只知道挖砂,不知道修復,眼睛都盯在了金錢上,早晚會出事!”

楊時鋒說到這裡,也沒有意識到四個月前的他,眼睛也盯在了金錢上。

三河縣這麼窮,眼睛當然就盯在了錢上。

林豐縣挖砂,這是蔣繼鍾主導和實施的。

難道楊時鋒不知道蔣繼鍾是林豐縣來的?

或者楊時鋒早就不把蔣繼鍾當回事。

“從現在開始,縣政府要重新調整工作方向,回到上一次縣委常委會的決定上來,不能一錯再錯!我們一定要認清大局,看清大勢,堅持在大勢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

楊時鋒這話幾乎是指著蔣繼鐘的鼻子罵了。

此時,蔣繼鍾心裡直罵楊時鋒,講話又臭又長,跟懶婆娘的裹腳布一樣,不知道會議室裡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