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事上必諂,臨下必驕(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張雅文與江寒接觸的時間並不長,但她對江寒的印象和感覺極好。

別人都說江寒這個人清高、倔強、不易相處,對領導沒有應有的尊重,還容易奓刺。

但自從水長東給她打過招呼之後,張雅文感到江寒是被人誤解了。

待人接物、完成任務,江寒的表現無可挑剔。

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大凡能成就一番事業的,在發展的道路上總是充滿著爭議。

所以在常委會上,特別前幾次大多數常委對江寒都有意見,張雅文依然處處迴護江寒。

江寒給村民出錢讓村民護河,導致全縣清淤疏浚工程停止,就像是捅了馬蜂窩。

常務副縣長提出給江寒處分、降職、調到連工資都發不下來的縣酒廠,張雅文當即提出反對意見。

常委當中迴護江寒的還有政法委的陳利民。

江寒對張雅文的迴護當然是心生感激。

組織部是幹部之家,江寒其實已經把組織部當成了自己的孃家。

張雅文三十五歲,人也長得年輕,江寒甚至把她當成了姐姐。

所以,江寒和張雅文說話,往往很直接。

張雅文被楊時鋒推薦為縣長人選,這是人所共知的事情,江寒知道後第一時間向張雅文發簡訊祝賀。

楊時鋒當然不能確定三河縣長的人選,但他可以向市裡推薦。

作為在縣裡工作五年的縣委書記,楊時鋒的推薦很有分量。

更重要的是,楊時鋒推薦的理由,不是站在三河縣的角度,而是考慮到五年之後十年之內市委班子的配備問題。

本市挑不出合適的女幹部,最後從省裡下來、從外市調來,尷尬的就是高平市。

說明你高平市對於幹部隊伍建設不夠重視,所以幹部隊伍的結構不優、配備不合理!

市委組織部專門開會研究了幹部隊伍建設問題,說是楊時鋒的建議給大家提了醒,一定要著眼長遠發展、運用超前眼光、抓好乾部培養。

這個會議傳遞出一個資訊:張雅文直接當三河縣縣長,基本已成定局。

作為組織部長,張雅文當然十分謹慎,只要組織不考察、檔案不到達,一切都有變數。

果然,變數很快就到了。

林豐縣常務副縣長蔣繼鐘被市委提名為三河縣人民政府縣長。

縣長是需要經過縣人大選舉並任命的,所以目前只是代縣長。

雖然有個代字,但沒人懷疑蔣繼鍾是否能最終當上。

市委已經任命蔣繼鍾為三河縣委副書記,這是個十分明顯的訊號。

張雅文當上三河縣長的希望最大,她本人也抱著極大希望。

真應了那句老話: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張雅文是真失望了。

如果這次當上縣長,張雅文就成了全市女幹部當中的佼佼者,進入市委班子指日可待。

錯過這次機會,下次機會也不知道在何時。

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

最讓張雅文感到憋悶的是,取代她成為縣長的,是她最看不起、看不順、看不上的蔣繼鍾!

恰在此時,張雅文接到江寒的電話。

江寒居然說,他不知道張雅文能不能接縣長,但他知道蔣繼鍾一定當不成縣長。

張雅文自然也沒有把江寒當外人,問他是不是聽說了什麼。

江寒卻給她來了一句:保密。

如果是旁人這麼說,張雅文會感到此人在開玩笑或者是喝麻了。

但江寒這麼說,一定有他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