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江寒不在,頂不住了(第1/2頁)

作品:《官途無疆

崔永軍專門帶著政研室人員到黃溝村,名為調研,實際上是想當面感謝一下江寒,同時督促他好好準備考試。

崔永軍提拔了,順帶著王成喜也提升了。

王成喜本來是政研室副主任,這下子接任崔永軍成了主任。

最開始對江寒還有些看不起,但江寒以他過人的才氣征服了他。

現加上江寒還在借調,對他的職務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脅。

他雖然是政研室主任,但對江寒沒有絲毫嫉妒之心。

相反,他手下有了這麼一位干將,他將會輕鬆很多。

有了江寒,王成喜感到只要自己任職時間一到,就可以像崔永軍一樣提拔重用。

而且江寒一來,把整個政研室的氛圍給帶活了。

崔永軍帶著人到黃溝村,這是兩年來組織部第一次來人。

他們的印象當中,黃溝村是全縣最亂、最差、最窮的村。

沒想到,黃溝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與他們調研過的村子大不一樣。

戴著紅袖章的老年人一邊打掃衛生,一邊監督衛生,整個村子實現網格化衛生管理。

人們都在幹活,圍繞著民宿來建設和美化家園,老人孩子的臉上都洋溢著陽光般的微笑。

在村子裡走了一圈,崔永軍又與群眾聊了聊。

大家這才發現,江寒就是黃溝村發生鉅變的根源。

真沒想到,這麼一個老大難村,在江寒手裡徹底大變樣。

組織部一直在尋找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典型,特別是村黨支部建設,但是多年來典型就是那麼有限的幾個。

沒有新的典型冒出來!

這讓張雅文部長很不滿意。

從深層原因來講,那些老典型再挖掘、再宣傳又能如何?這都是前幾任的成績。

在一定程度上說,沒有新典型的出現,就意味著工作在吃老本,沒有新發展。

黃溝村不就是新典型嗎?

一年多了,黃溝村的變化如此之大,縣委組織部竟然不知道!

而江寒到政研室之後,也沒有提過黃溝村的情況。

這時黃溝村老支書黃承印無奈地說,到村裡來的人基本都是找事的,甚至是雞蛋裡面挑骨頭。

因為黃溝村民的脾氣大,加上江寒跟他們硬剛,所以他們對黃溝裡就沒有好印象。

他們離開村子,哪裡會說黃溝村的好話?

因此,黃溝村的“惡名”就傳出去了,縣鄉有關部門來村裡越來越少。

崔永軍對王成喜說:“蒼山鄉的組織委員,不稱職!”

王成喜道:“哈哈,好啊。這典型是留給咱們的!要是早發現,恐怕還推不出來呢。這下好了,黃溝村的典型,成了!”

馬明雨和巴偉也很興奮。

一不小心發現一個新的典型!

如果劉慶來還在位的話,黃溝村怎麼都推不出來。

現在,對江寒有成見的人,包括蒼山鄉的原書記、鄉長都走了,一切障礙都不存在了。

進入夜晚,涼風習習,暑氣稍減。

江寒在伴山房的二層平臺上請大家吃飯。

崔永軍帶來的三河酒,被江寒給收起來了。

江寒拿出來的是53度的毛臺。

這幾個人都是頭一次喝這種酒,個個酒量大增。

沒想到江寒開個伴山房民宿如此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