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師筆記 第79節(第2/2頁)

作品:《風水師筆記

楊文昭聽了,就說:“那是肯定的。先生懂行,自然一切聽先生的,至於酬金,我肯定會給的,先生放心,今天我們先吃好喝好,明天就勞煩先生跟我走一趟了。”

我聽著也就點頭了,跟楊文昭又喝了一點酒,吃了一點飯,這飯菜還算合口,都是咱們東北的味道,辣乎乎的,但是酒水有點喝不慣,都是馬奶酒,喝到嘴裡有點酸不嘰歪的。

第二天一早,楊文昭家裡就來人了,還是昨天那些來吵鬧的人,楊文昭應付了一下。就讓他們先去,稍後他就去遷墳,楊文昭來叫我,我有事的時候肯定不睡懶覺,早早的就起了,收拾了一下,就跟楊文昭出去。

一出門,我就感覺到了寒意,這八九月的草原咋他孃的跟冬天似的,陰冷陰冷的,楊文昭開著大卡車帶我去他父親的墳場。

到了墳場我看了一下表,已是上午九點多了,氣溫有一些回升,我們幾個走路上了半山腰,但站在半山腰上仍是很冷。

這地方的山都不高,而且也不綿延,而且很鬆軟,都是被風蝕了的山體。很容易滑坡,山墳處於半山腰一棵松柏樹之下,放眼向山下望去,甚是開闊。

我拿著羅盤看了一下這裡的風水,主龍乾起祖山帶印落入穴場,左龍砂在艮寅甲方護穴,龍砂在卯方起峰,虎砂在申坤未丁方護穴,水自左側艮寅方上堂,倒右出丙字。

其祖父立為:辛山乙向,祖母立為:戌山辰向。此地四圍八幹供衛,水口關鎖甚嚴,巽巳方結小圓山。

此地能育富貴,但是可惜,立向不對,所以不能大富大貴,若是乾山巽向兼戌辰三分,為生向文庫消水,主龍自坎宮落入,右水自坤申上堂,倒左出“甲”字,便能大富大貴,我定為,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為旺向沐浴文庫消水。

可惜,這地方風水雖好,卻不能在這裡立墳了。

楊文昭看我愁眉不展,就問我:“大兄弟咋回事?”

我說:“此穴雖算不上什麼風水寶地,但也絕對是一塊福地了,而且你看墳地上還長了一顆松柏,實屬難得,若是不遷墳,稍微該個方向,你日後肯定會大富大貴的。”

楊文昭聽了,臉色也變得猶豫。但是他的哪些親戚站在邊上,都要親自挖土了,楊文昭就無奈的說:“先生,沒辦法,我富貴不富貴無所謂,倒是怕我老父親不能安息,我們還是趕緊動手,把墳墓給遷走吧,天下之大我相信先生一定能給我父親找一個更好的穴位。”

我聽了也就點頭了。我站在老墳前,看著松柏樹下一青石板小廟,小廟斜前方正是山墳。

山墳前立一石碑,上朱字刻寫,故顯妣某某氏之墓,我讓楊文昭把備好的遷墳紅幡、小料板、及各種供品、燒紙、破土工具等整齊擺在山墳兩側。

我開始念著祭文,楊文昭也雙手合十,虔心的跪在自己老父親的墳墓前等著,但是這時候有人不樂意了,在邊上開始罵我,我一看就是昨天要打我的那個人,楊文昭的姨夫,這個人罵罵咧咧的,拿著鐵鍬就過來了,跟我說:“唸的什麼狗屁?俺們不信你這一套,給我起開,挖!”

我被這個人推開,心裡有些惱火。但是我看著走過來一個人瞪著我,我也就閉嘴了,這個人四十出頭,身高體胖,精神抖擻,跟要打我的人截然相反,但是臉型很像,我猜著可能是他弟弟之類的。

我不說話當然是怕被打了,這些人可不會跟我講什麼道理,反正該準備的我也準備完了,讓他們挖好了。

楊文昭也沒辦法,在邊上拿著,前來幫忙遷墳的不下二十壯漢,在加上家屬女眷也足有三十人。

這些人都穿黑色的衣服,帶紅色手套,我看著有人挖了第一鏟子,就高喊一聲:“吉時已到,兒子閤家,今日給老父親遷墳來了,驚擾之處,還請父親不要見怪。”

這一鏟子剛下去,我的話剛落陰,突然天色轉陰,颳起了一陣旋風,刮飛了很多燒紙,就看著滿天都是飛舞的紙錢,我當下就知道麻煩了。

“快跑,驚魂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狠心惡報

這股風颳的太邪乎了,簡直就是平地起風,一下子把哪些燒起來的黃紙給吹了起來,燒著的冥紙吹的滿天都是,所有人都抱頭鼠竄,但是還是來不及了,因為人有點多,所以這一鬧一下子混亂起來了。

有的人衣服被燒著了,有的人都被燒沒了,一時間墓地變得亂糟糟的,有叫罵的,有痛哭的,還有抱怨的,但是這些人都說藏語,具體的我聽不懂,不過我也知道他們心情可能不會很好。

我知道這是驚魂了。

驚到了安息的先人,楊文昭跑過來問我:“大兄弟,這是咋的拉?怎麼會突然颳起一股邪風呢?”

我聽著就說:“這是驚著你安息的老父親了,這個墳不能遷了,至少今天不行。”

楊文昭聽了,一臉的無奈。他跑過去跟他的幾個親戚說了一通,我沒聽懂,都是藏語,但是我看著他的哪些親戚都一個個凶神惡煞的,根本就沒有理會楊文昭的意思,這時候那個大漢過來了,拿著鐵鍬。在墓碑上敲打了三下,挖開了第一鍬土,其餘人,也都陸續上前,眾人一起動鍬開墳。

我看著就知道,這些人不信邪,今天是一定要把這個墳給挖走,楊文昭也沒辦法阻止只好過來站在我邊上眼睜睜的看著,我說:“你別急,這些人有倒黴的時候。”

楊文昭聽了就對我說:“哎呀,這倒黴不倒黴不都是親戚,我也不想他們倒黴,大兄弟,你看怎麼著能讓我老父親別那麼生氣。”

我聽著就知道這個楊文昭是個實在人,也是個孝順的人,他的這些親戚雖然這麼對他,但是他也不願意自己的親戚倒黴,是個好人。

十幾個大漢挖墳,不到半個小時,就已露出了褪色的棺材板。

又挖了十幾分鍾,就已經差不多露出了整個棺材,棺材上的二十四孝圖還隱約可見,腐爛程度並不是很深。

眾人退下,楊文昭的姨夫,拿起撬棍,撬開了棺材蓋。

就在棺材蓋被撬開的剎那,又掛起了一陣旋風,夾雜著一些石粒,打得臉疼,眾人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旋風迷了眼睛。

我知道這是怎麼回事,但是我不說話,因為說了也沒用,搞不好還要捱打,等他們把棺材給挖出來,把死人骨頭給弄走,我在慢慢料理後事吧。

就當是還給楊文昭招待我們這個情了。

這會風停了,所有人臉上都有股不可思議的表情,這個時候人們朝著棺材裡面一看,這一看,所有人都驚呆了。

棺材裡的屍身,並不是一堆白骨,而是一具完整的乾屍,壽衣這些也都沒有完全腐爛,還可成形,只是上面有些泥土,結成一層灰網而已。

整個屍身乾癟的,就像在骨架上面,裱糊了一層破爛幹紙一般。

屍身的頭髮幹黃蓬鬆一團,密密麻麻地與頭顱連在一起。

再看屍身的面部,五官猙獰,甚是恐怖,眼睛、鼻子乾癟塌陷,呈黑褐色,嘴裡鑲的金牙,仍可看見。

不時還從棺槨裡,飄出陣陣類似燒焦棉花的刺鼻味道。所有人看著都很驚訝,屍體居然沒腐爛,儲存的非常完好,這讓所有人都嘖嘖稱奇。

只是剛才的那股邪風,讓所有人都有些害怕起來,大夥也都開始七嘴八舌的說起話來,這墳是不是不該遷呀?這可怎麼撿骨石呀?火匣子能裝下嗎?說這些話的都是楊文昭的血親。跟他父親都有些血脈關係,但是相反的,哪些表情們則是一臉的平靜,很是無所謂。

但是他們也不敢看棺材裡的死人,因為表情太恐怖了,這時候楊文昭的姨夫,開口道:“大夥別擔心了,墳已經開啟了,怎能再和上呢,只好將就一下吧,姐夫應該不會挑理見怪的。”這時候楊文昭跑過來問我:“大兄弟,你看眼前這情況該如何是好?”

我說:“眼下這種情況,這個火匣子肯定是不夠用了,大夥趕緊派出一部分人。再去請口新棺材,拉到山上裝殮先人屍身才是。然後再將這事先準備好的火匣子,敲到底部,就地連同舊棺木一同在墓坑裡焚化後,再扔進一個蘿蔔,填土鋪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