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天成子和志道人,(第1/2頁)

作品:《康王列傳

這個稱呼是指他法號和志,道號天成子,那法號是拜壇做法事畫符落款用的,天成子就類似於江湖綽號,算是日常的稱呼,他把和志道人拿出來說話,某種程度上也是承認康王是“業內人士”。

只有道士才會互相稱呼法號,即使和尚,也會稱呼他為“天成子道友”,背後提及來也是“天成子那老牛鼻子”。

對於稱呼的事,驚訝的不只是康王,和尚們顯然也是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除了那個正在回席的明遠和尚不動聲色,其他人難免帶出些表情來,大部分是不解,小部分是憤怒和難以置信。

估摸著他們來之前都預設好了立場,說不定還做了談判的分工,但是這位和志道人,兜頭這一巴掌呼的眾人暈頭轉向摸不著頭腦。

康王驚訝之餘,並沒有開口,仍是女官問話,不過這語氣上可就寬和了許多:“道人,所為何事?”

和志道人直起身來,手仍是沒有放下:“大聖容稟:我天師道一脈,向來施符齋醮、降將神驅魔,上應天條,下守人道,作為人間鎮守,已有三千年之久。

有籙生萬餘人,二十四品三十三階,降魔殿前各有司職。

如今大聖有意再立天柱,我輩義不容辭,應當前來助拳。”

籙生,指的是有品階的道人,哪怕是九品,那也是一城一鎮裡能叫得上號的人物了。

天師道一向低調,不過這個數量,其實並不讓人意外,有心人稍微調查一下,得出的資料會比這大得多。

二十四品三十三階,說的其實是他們內部的經論修行路線的分級,很繁瑣,正常人絕弄不明白,但是相對來說非常專業,涉及到的業務很全面。

只不過……康王眉頭一皺,女官長身問道:“三觀天師府在柯羅尼根基已立,那不是你們天師道的首領?”

和志道人一抖袍袖:“金縷真人那是傳經佈道的頭目,這驅魔除惡麼,還是要看我們玉樞院的降魔一脈。

和尚們雖然腦袋大,但是有句話說的卻是對的,柯羅尼現如今魔焰滔天,地球都為之震動,我們這些三品以上的道士,那些金剛境的和尚,都感應的到。

經過多方卜算,此事還需大聖金口諭旨,許下我等職權。”

女官杏眼一番,一個風情萬種的白眼仁扔過去:“哦……明白了,你們就是來討官兒的啊。

那可是不成,當初二位老爺可是許了,這一界歸俺們,你們呀,來晚咯。”

康王看著和志深吸一口氣,似乎又要發言,便一甩袖子:“爾等所為,當以江湖事處置,人間自有氣運,爾等要爭,自去爭。

只要苗裔不滅,其餘事與咱也無關聯。天宮地府爾等不可插手置喙,如地星一般亂七八糟,疊床架屋各行其是,那是萬萬不許的。

大劫將起,爾等想必已然有所察覺,咱不知你們都傳下了什麼讖緯預言,咱也不管爾等要如何渡劫,咱的任務只有一樣:那便是建天宮,塑地府,人間正道,是我炎黃當興。

倘若有誰阻攔這個大勢,便要來試試咱家刀劍利是不利,法寶靈是不靈。

嘿嘿,當年二老爺勸退我家教主,哄住了大老爺閉關,得以主持神仙殺劫,機關算盡將咱家兄弟族人盡趕出九州,獨享地星一門富貴,卻也不曾想過有今日吧?

如今地星外劫臨身,面對這無量量劫,倒要看還有怎樣的算計。

劫難累積,享受了的,現在要還了。”

和尚們的面色最為難堪,他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呢,因為各類經典裡,並未提及釋門和地星的緣分,而道門的經典裡,其實說的也少。

實話說,正經的經典教義,誰會記載這個啊?把說什麼做過什麼都寫下來,也沒有什麼義理,也沒有什麼天地奧秘,長生秘訣在裡頭,就讓後輩兒孫對著自己做過的事兒也不論對錯就膜拜信仰,這得多不要臉才能幹得出來?

釋門的臉皮夠厚了,他們也沒幹過這事兒。

所以對於當年發生了什麼,包括道士們也只能根據典籍的歷史一點點往上找:所以他們根本理解不了康王為什麼下這麼大力氣阻攔。

他嘴上說的怨氣沖天,可實際上,並沒有表現出不可商議的態度,頗像是刀斧嘴豆腐心的校長——他還真可以算是個校長來著。

面對康王堅決的態度,和志道人也曉得不能硬碰硬:這一大片雲彩雖然用的什麼神通他是看懂了,但是他認為沒有人再能複製一下,因為這需要的法力實在太多了,怎麼看都不正常。

“大聖,我等非是討要職位,只是我輩降魔,多靠符籙,在地球上有三官完備,天庭地府人間氣運,有各路神仙卷顧保佑,我等儘可施展。

可是到了柯羅尼,這地方沒有地律天條,也沒有天神地只,只靠空氣中的靈氣,手段有限,偏偏此界生靈皮糙肉厚,法術攻伐無力。

法器一道,地球失傳已久,劍仙現在連傳承都找不到了,那峨眉枉擔其名,您瞧瞧,搞一幫和尚出來招搖過市,豈不是罪過?”

和尚們倒也沒有對他的話有什麼反應,因為好似只有慧靜是峨眉僧,其他人從服裝上就能看出來不是一路。

和志道人繼續口若懸河:“聽說大聖座下已有星命坐懷的將主,我等是想能不能借幾位將主之名,錄入符篆,行降神斬魔之事,這對將主們也是一份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