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你的印象中,

作品:《康王列傳

這是一所怎樣的大學?我知道你肯定會說好話,但是還請用客觀一點的觀點可以嗎?”

記者語氣很舒緩,但是表情特別認真,彷彿隨時要從劉德勝的話裡揪出把柄來。

劉德勝沉吟了一下:“萬兵城古典軍事學院,就像它的名字一樣,這是一所教授古典軍事技能的學校。”

記者笑了:“你這個回答……好像也不能算答案,”

劉德勝也笑了,他側過頭看了一下作為背景的,遠處的瓦爾貝希,城下無數士兵過河螞蟻一樣聚整合團,在螞蟻們的身前,是高聳的箭樓雲車,身後是各式各樣的投石機。

這些投石機有的很矮如同小貨車,也有的高聳入雲,並不比箭樓低。

矮的那些,是扭矩拋石器,是小炮,一會打起來了,是要等到箭樓到位,前行到箭樓旁守衛雲車的。

這些炮好處是使用人員少,三五個人就能操作,缺點是炮石小,只有三公斤,太重了就拋不出去,射程也不夠——異界的生物身材高大的太多,所以城牆要比地球古建築高很多。

這種發石機,也就是記載中的霹靂炮,發射的石彈拋高不夠就沒殺傷力,而且因為太小,對城牆也沒有殺傷。

弄這個就是為了打擊城牆上的遠端部隊用的。

真正破城的主力,是那些高十米以上的配重式拋石機,也就是回回炮、旋風炮、梢炮。

其中旋風炮是小型炮,石彈重十公斤,發五百步,配重是人力拉索。

梢炮就高階一點,他們使用的全都是多梢炮,也就是投石杆是由多根木頭複合而成的,每一根,就稱為一梢,他們使用的是十梢炮,看著是木頭,其實中間有一根彈性極好的鋼柱。

這東西的配重,就是配重塊和人力拉索相結合了——因為多次使用之後,轉力軸承發熱,會有阻力,只靠配重塊的自由落體,梢炮甩不起來,射程會大大縮短。

回回炮就是那些龍門式架高達二十米,投石杆長達三十五米的大傢伙——沒有現代工藝的幫助,純靠木頭根本造不起這個,光那根梢杆就得去拆皇陵,不然哪來這麼大的整料。

這東西石彈重三十公斤,而且康王使用了非常重的麻巖——這個東西還是在基尼拉霍拆城時發現的——三十公斤的石頭都沒有豬頭大。

劉德勝之所以在這接受採訪,主要也是他對攻守城一竅不通。十八般武藝中,他學的最差的就是器、進和御。

偏偏攻城的時候,器和進是很重要的:“器”字科知識可以讓他了解攻城守城器械,明白己方能做到什麼程度,也明白敵方使用的什麼守城方法。cascoo.net

整個攻城戰的節奏,有一半要跟著這些東西的狀態走。

另一半,就要看“進”了。

“進”本身是行軍之法,但是攻城戰中,如何行進到敵方城牆之下,還真是必須要掌握的技能,這並不只是士兵們訓練的技戰術,更多的,還需要將領指揮時對時機、行進路線的判斷。

錯誤的進軍命令,無疑是令士兵們送死。

地球的現代化軍隊攻城,首先使用足夠的火力開啟缺口——就這一步不但耗時良久,消費的資源也是相當多的。

守城者如果是個法師,重炮轟一天沒結果的事兒就會經常發生。

而現代化軍隊最頭疼的巷戰,卻從不會有,只要守城的戰鬥徹底敗了,那這個城就會很恭順的投降。

原因有很多,可無論怎樣,這都已經是戰爭思維模式的完全不同。

所以對於記者的問題,劉德勝並沒有笑,而是很嚴肅指了指瓦爾貝希:“這就是答案。古典軍事和現代軍事是完全不同的,除了戰爭的本質沒有改變,所有的都是不同的。

甚至包括對生命的態度,對力量的態度,自由,情感,完全不一樣——看看我們的身後,那裡就有一場戰爭,你們很快就能看到這一點。

我強烈建議,每個想要到這個世界成為探險家的人,都要學習古典軍事技能,都去了解這些。”

記者還沒說話,一陣驚天動地的鼓聲傳來,劉德勝一扁嘴:“開始了,你們可以見到,不同於現代戰爭的殘酷。”

就像張志恆常說的,戰場最先發言的是大炮,在康王這裡,最先啟動的自然就是回回炮了。

這些大架子也是數量最多的,每發一炮,系在梢頭的皮索都會撕裂空氣發出噼啪或者喀拉聲,遠遠聽起來,確實“聲如霹靂”,而那些被甩去的石彈,連殘影都沒有留下。

但是隻飛到一半,勢盡而落,還是能看到那漫天飛舞的黑點的。

這些飛鳥一樣的黑點也只存在了一瞬間,就因為重力勢能,越來越快的墜落向它們的目標,很快又超過了人眼的能力範圍。

落點顯然是被調整過的,城牆上某一段暴起劇烈的煙塵,過了好一會才有雷鳴一樣的隆隆聲傳過來。

石彈的轟擊集中在城牆的上半段,一整片垛口和其下的女牆被摧毀,差不多有十幾米,這已經佔據了這面城牆的四分之一了。

效果好的出乎所有人意料。

第二輪轟擊隨即展開,箭樓雲車也開始緩慢前行,不過它們的目標是距離投石的落點都很遠的那一側的城牆拐角,那地方還有敵人的箭樓。

投石機的目標並不是箭樓也是敵人沒有料到的,所以一開始的時候,寬闊如同更高一層城牆的箭樓上並沒有守軍,現在則是急忙忙的往上運兵了。

康王看著城頭上飄揚的旗子,守軍將領只有格蘭切爾,這個女人的戰術水準一般,用來欺負一些流寇,或者去打那些以兵力為強的英雄是沒有問題的。

如今對上完全玩戰術的康王,就顯得有些遲鈍,從一開始就被康王拿到了先機。

瓦爾貝希的城防不如基尼拉霍,城下代替護城河的那些倒刺木樁,要稀疏且短小很多。

無論是雲梯還是箭樓都能抵達正確位置,箭樓之下計程車兵,甚至在頭上遠端弩兵壓制了城頭防禦士兵的時候,開始奮力拆解這些木樁。

喜歡康王列傳()康王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