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陳氏雙姝還是那副清爽的打扮,

作品:《康王列傳

只是換了一套衣服,風格沒變,妝容簡單看起來很舒服,並不像搖滾女孩。

不過這次康王就能分辨出妹妹和姐姐了,因為姐姐陳玉珥沉穩有禮,妹妹陳玉璫雖然也有禮,但是那大眼睛滴溜亂轉,總是從眼角里窺著周圍觀禮的人。

因為本次是門內弟子引薦,之前又來過,所以觀禮的就是宋合、馬英招、趙永江,分別是三波弟子中武力最高的

——宋合有點水分,因為他在較技中贏不了焦元正,但是焦元正現在沒時間,再說宋合看著猛,賣相也好,性格也好,闖門面。

馬英招是蹭著宋合來的,她單純就是因為門裡女人少,再加上上次對陳氏雙姝感興趣,而她是門內女弟子第一人,也不是沒規矩胡鬧,康王也就許了。

陳氏雙姝敬茶入門無需贅言,藉著眾人都打起精神來了,因為這是喜聞樂見的選擇兵器環節——她們倆又不特殊,築基功法自然那還是《戰決》。

錢明理對這倆便宜師妹還挺好的,看她們興致盎然的翻冊子,怕她們犯下沙月卉的錯誤,連忙拱手提問:“節帥,像她們這樣的雙胞胎,是不是合修互相配合的兵刃會更好?”

他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為他曾在圖冊裡看過,門內是有江湖陣法傳下的,如果兩人選的武器剛好配合,威力倍增。

意圖如此明顯,宋合是一愣,其他人都對他報以鄙視的眼神:“噫~”

康王不以為意,只不過錢明理搞錯了一件事,那些江湖陣法,其實更多的是一種理念,訓練配合默契的,主要的關竅全在步法身法,和手上拿什麼傢伙確實有關係,但其實也沒那麼所謂。

所以他說:“不好。日後思夫,恐生隔閡,必有災殃。”

這話的意思,陳氏雙姝還不習慣康王的語言方式,一時半會沒反應過來,只聽到個不好,所以有點愣,倒是馬英招歡樂起來,笑得直拍大腿。

宋合是沒想明白,趙永江和和錢明理臉皮直抽抽,笑也不是,不笑好像也不太禮貌?

妹妹陳玉璫腦瓜子活,先於姐姐反應過來,翻了個白眼,嘟囔了一句壞人,就低頭看冊子去了。

因為門徒來源複雜,用樂器做兵刃的技法套路也有,比如鐵笛子,銀簫,這東西都歸在判官筆和橛裡頭,和攔面叟放一塊兒,如果對這些沒概念,確實容易選錯。

但是陳玉璫選的相當快,因為她看中的那個,是單獨一頁的銅琵琶,這個玩應兒在奇門中,是絕對的重兵器了,之所以有單獨一頁的待遇,是因為技法不少,還涉及到曲譜,所以介紹的詞兒多些。

陳玉珥選起來就困難了,她也不知道自己用什麼合適,看和那些兵器,好像特別喜歡的也沒有。

不得已,她求助於康王,請求指點。

康王卻沒回答她,而是看向陳玉璫:“你會琵琶?”

陳玉璫點頭點的可驕傲了:“當然會,我是民樂系彈撥樂器研究所的學生,主攻的就是琵琶、阮、柳琴的演奏,要不然也不會去彈貝斯。”

點了點頭,康王看向陳玉珥:“你會什麼?”

陳玉珥眼巴巴的看著康王:“我是拉絃樂器研究所的學生,主攻各種胡琴和馬頭琴的演奏。”

微做沉吟,康王想起來件事兒:“你們都會鼓書是吧?”

看到雙姝點頭,他也點頭:“如此,陳玉珥修單手錘吧,胡琴形制並不違例,兼修刺劍、飛蝗石。

陳玉璫修銅琵,兼修飛蝗石、透骨錐。”

諸人面目都有些扭曲,應該是在想象陳玉珥掄著二胡模樣的單手錘砸人的場景,一時間竟不曉得該做什麼反應。

陳玉珥也不知所措,一雙靈氣大眼中滿是迷茫,問題脫口而出:“胡琴……是木頭的啊?”。

康王一擺手:“無妨,堅逾金石之木非是沒有。況且,胡琴蒙皮多為蟒皮,異界多有高階巨蛇怪蟒,到時打殺些個,骨頭做筒及弓背,抽筋出來作弦,剝皮拿來做蒙正好。

馬頭琴異界也有獨角獸,一身骨皮鬃尾,拿來制琴正可物盡其用。”

陳氏雙姝默然無語,這種事距離她們還遠著呢,一時之間自然是不知作何表態。

選過了兵刃,便是選擇技法,飛蝗石、透骨錐,都是暗器,該學的都得學,不存在選擇專精一套的問題,單手錘和銅琵,多少有點麻煩。

銅琵琶雖然是絕對的奇門兵器,但是技法不少,原因還在十三師弟摩呼羅迦身上,他是個鼓手,有個修行緊那羅法門的女朋友,種種原因,這兩口子有了個樂隊,成員沒有人類,大部分也不固定,其中不少人都練過琵琶。

琵琶這個樂器,在民樂中也是少見的,因為正常人學習民樂,都會選古琴古箏這類提升個人氣質的樂器,琵琶多少有點風塵氣,所以社會人很少去學。

這就導致了一件事,真正能表演琵琶的場合,非富且貴,所以門中有那麼幾個人,拿琵琶做了筏子,淨搞些刺殺的活兒——琵琶箱空間也不小,能裝很多東西。

後來就在門內成了一個流派,專職樂器刺客,鋼琴小號啥的都拿來用了,包括陳玉珥選的胡琴,為什麼康王指定單手錘?就是因為這幫玩應兒就拿胡琴當錘子使,胡琴弓子便用西方花劍術,甚至單手錘法都有西方教廷聖騎士權杖用法。

陳玉珥陳玉璫在迷茫中被塞了一懷各類書籍,被師兄姐們簇擁著走出節堂,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不對。

現在《戰決》的初步講解,是項開誠和焦元正負責的,而實際上,真正說話的是尹良工,焦元正暫時沒時間,項開誠藉口培養師弟,只在旁邊看著,時不時補充一點尹良工還沒涉及到的問題,以此來掩飾他對功法的理解還沒有師弟清晰明瞭……

也就是《戰決》沒有明確的層次標註,不然這些師兄弟對尹良工肯定有想法——這廝悟性太過分了,這要是去修道,搞不好三年就能成就真人。

喜歡康王列傳()康王列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