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買門票

作品:《富三代從奶奶開街機廳開始

小馬哥的《神蹟》屢創新高,即使在開啟收費後依舊保持了大量的人氣。雖還未讓《熱血》顯現出頹勢。但逐日上漲的付費玩家數量也讓自研的新遊戲遲遲不能落地的李公子有點 上火。心裡 十分懷疑顏浩是否早已決定和企鵝暗通曲款,否則為何要提出那份對賭協議。為此李公子特地讓peter從富臨酒店打包了剛出鍋的阿一鮑魚去約見顏浩。還是打包的三人的份。顏浩自己就能吃雙份。另一份自然是為李姐準備的。

顏浩也知道peter的來意。並未拒絕。畢竟自己除了擁有企鵝32.4%股份外,的確也沒在《神蹟》上面出過力。小馬哥自行領會的那不能怪到顏浩頭上不是。

“小顏總,企鵝那邊的《神蹟》來勢有點猛呀。雖然說暫未對《熱血》造成大的影響,但是對於浩然的股價總是不利的。尤其是您這邊前手籤協議,立馬企鵝就上了《神蹟》,這個結一直梗在李公子和mIh的心裡,雖說沒有證據,但是人心向背的後果總是不好受的不是。您看看有沒有辦法想一想,不說要當面鑼對面鼓的和企鵝打擂臺,但是想辦法提振一下浩然的股價總是有的吧?“

“先。我提出對賭協議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當時我不看好後面公司的展。我認為公司當時的展計劃會在我解禁期中間就出現公司股價的下跌,或者說不會再上漲。原因有以下幾點:

1:公司目前的主營業務單一,除了一款《熱血》之外沒有別的。這一點上,李公子和我是同樣的看法。否則他也不會挖來david。

2:我不看好david。我認為他屬於是那種很典型的學院派,成長的路程都是順風順水。高學歷高平臺高起點高職務高薪酬。履歷是很漂亮,但是對於如何做出一款受市場歡迎的遊戲,他連及格線都達不到。我和他聊過幾次,他腦子裡的東西太理想化了。不是理念太前,就是玩法太複雜,甚至接近於電子競技的領域。要麼就是當前的硬體條件根本無法普及。他之前在美國,臺灣,做的遊戲都是些大製作我承認,但是那些大製作放到網咖連啟動都啟動不了。要麼就是卡成狗。連遊戲都不用進去就篩選掉了大部分的玩家了。而且那些複雜的玩法,不適合普通玩家,普通玩家就是要玩得暢快玩得爽。《熱血》的成功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獲得的。就3個職業。玩出花來也就3個職業。但是玩起來很爽。玩家就會買賬。如果一款遊戲讓玩家玩得不爽,能算是一款好遊戲麼?

至於我為什麼不去和david討論或者指導,我不是他爹,沒 義務教他聰明。而且他是李公子挖來的,我去說教有用麼?既然我認定david無法成功,那麼我自然就該為自己考慮,讓我的財富不會縮水。這是人之常情。誰也指摘不了 。

既然當初賣掉公司的控制權,那就放手徹底一些,李公子當初既然接手了公司的控制權,那就該自己站在經營者決策者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而且我當初也承諾了,不會影響《熱血》的運營,事實是我設計的運營架構和規則一直很穩定的在為公司盈利。

我也承諾了1年內不會參與其他遊戲的運營我自然也會做到。事實是小馬哥那邊運營這款遊戲時,的確問過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就是沒有看法。我只告訴他我還有競業協議在身,無法做任何評價。

其實在我看來,《神蹟》的崛起就是一個複製《熱血》的過程。他們選取的遊戲也幾乎適合《熱血》一種型別的,只不過一個是東方武俠,一個是西方玄幻。但是核心玩法就是暴力,爽快,玩家之間的矛盾。然後再抄了一些輔助功能嵌入到遊戲中。這些沒有技術含量,但是卻起到催化劑的作用。讓一個今天被欺負的玩家明天就可以透過氪金來強大自身把昨天的仇報回來。

說這麼多,我想告訴你和李公子。《神蹟》的背後沒有我。《熱血》的背後曾經有我。僅此而已。

至於股價,我覺得李公子完全不必著急。《熱血》的運營架構在最初我就是按照一款常青樹遊戲去設計的。《熱血》就是一個江湖,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而且,李公子有一個觀點和我不同,我認為現在的網路環境和網民數量是一個增量市場。而不是一個固定的存量市場。弄清楚這一點,李公子就明白了“

顏浩說得平緩,peter也聽的認真。等到顏浩說完,他思索了一會就離去了。

顏浩和李姐則是開始旋阿義鮑魚。

李公子在幾天後打來電話,表達了他心中對顏浩的歉意。不過並未提出讓顏浩重新掌權的計劃,協議都簽了,再講這些已經沒有意義了。明白顏浩並沒有打壓浩然的心思就行。剩下的就靠 浩然網路自己了。

進入四月天,江寧也變得暖和怡人。顏浩安排三位老人回去江寧了。直接就去了鄉下。苑淑蘭倒是無所謂,到哪都有牌友。唐素年就有點 心疼她在崑山下種的那幾分菜地。走的時候還有點不捨。

不過顏浩也不能明確告訴她是回家避災的。還遭了外婆的一頓埋怨。後世經歷過另一場瘟疫的顏浩確知道,老年人謹慎點沒毛病。

接下來的時間,顏浩計劃拓展星纖網的手機零售業務。

目前手機銷售還是以線下門店銷售為主,其中的緣由分兩方面:第一是使用者對於各個品牌各個型號的手機都不夠了解,需要去門店在店員的輔助下來挑選適合自己的手機。而且手機現階段價格比較昂貴,算是大件,看到實物總是心裡踏實一點。

第二是現在的果美蘇林等連鎖家電賣場已經起勢,佔據了國內手機銷售的很大一部分的份額。星纖網一旦開啟手機銷售業務 ,不能保證國美等線下渠道商不對廠家施壓

不過綜合盤算,改變客戶的習慣才是破局的重點。社會的展大勢面前,誰也無法阻擋。

先是照搬pc業務的模式,對各個品牌在售的各型號手機進行綜合評測。為此顏浩挖來好幾位行業內的資深從業者,涵蓋手機研,工業設計,手機系統,零配件供應鏈等多領域。

從訊號,硬體水平,做工水平,系統易用度,零配件質量,價效比等各方面綜合打分,挑選出2o款。很遺憾,全部都是國外品牌。

看著工作室給出的報告,顏浩也是扶額。

全是國外巨頭廠商。談起來顏浩一點優勢都沒。可以說不考慮線下渠道的影響力,人家廠商都不帶拿正眼看你。

只能出奇兵了 。

把2o款再度縮小範圍,從中選出最合適的5款機型,no家2款,mo家2款 1款sam。這5款是手機團隊斟酌再三, 選了再選5款。價位從1ooo-35oo不等。都有明確的定位人群,且以青年人為主。學生黨,參加工作的社畜等等。

每一款都有其獨到的優點。 比如,砸核桃。

顏浩針對這5款手機分別派人去談下協議。不是代理協議。不需要 廠家任何的宣傳等方面的支援。而是分銷協議。這批產品總價值1o億元。允許這批產品在星纖網上銷售。星纖網相當於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黃牛。

顏浩針對這五款各具賣點的手機針對性的製作了5套宣傳方案。尤其是砸核桃,更是以短影片的方式來展現。

顏浩的想法很瘋狂。用1o億現金買一張入場券。

4月下旬,星纖網的手機館正式上線。點進去只有寥寥5款。

主頁上的宣傳語則是“大浪淘沙,只留真金”

每款手機下都有簡略的文字表述其優點及適用人群。以及展現亮點的動圖。

想要詳細瞭解的則可以點選下方短影片來更深入的瞭解這款手機的優點。

主頁的最下面。則是全場7天無理由退貨的承諾。

企鵝和無憂助手也是配合宣傳了一波。

得益於7天無理由政策和無憂助手之前積累下的口碑。再加上華南和華東順風中心庫的建立,能夠做到當天下單,次日送達。當天就有顧客在手機館下單了。第一天銷量就達到了2oo多臺。尤其是那款核桃錘子。1ooo出頭的價位,很適合大學生和剛畢業的社畜。

由於定價方面有限制,不能對實體店的銷售價格產生優勢,顏浩打算將價格利潤全部轉化為服務。比如隨機贈送一張5o-1oo元的電話充值卡。理由也是“慶祝手機館開業”。而且在宣傳網頁上並沒有明確的標明。只是在貨的時候偷偷的貼在了內包裝上。

狗,且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