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要命的截搭題

作品:《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這張府果然是官宦府邸,進門以後繞過一處花開富貴的影壁,轉身一條用石磚鋪就的甬道直通廳堂。

只張老相公顯然此刻並不在廳堂待客,何況何二郎夫妻屬於後輩,又是來向他討教功課的,莫名便引著他們從側面的抄手遊廊經過,左拐右拐地透過一道月亮門進入一處院子,更覺得豁然開朗。

如此天氣,這府邸內竟然還可以看到松柏青青,暖房內的花朵競相開放,時不時空氣中一股梅香衝入鼻尖,真是好景緻。

張老相公此刻正在後院的亭子裡圍爐煮茶,烤架上煙霧嫋嫋,赫然擺放著幾隻橘子,好嘛!有錢人就是好,還能吃到新鮮的橘子!

杜蘭月也有錢,只可惜這橘子恐怕是很難買的,單單有錢還不夠。

南邊的橘子在這般天氣裡運過來不容易,運過來的這些也都給達官貴人們包圓了,她這等下里巴人是不配享用的。

“你們來了,過來,坐!”張老相公此刻身著常服,與當日見他們時似乎有所不同。

顧不得多想,她趕緊隨著何二郎給張老相公行禮。

“我這等你們好久了,不知道杜小娘子給老夫帶了什麼白斬雞了沒有?不瞞你說,自從吃了你的叫花雞,我這嘴巴更叼了,竟是吃不慣府裡的飯菜了!哈哈!”

見他依然爽朗,杜蘭月心頭不由鬆快了幾分,道,“都已經帶過來了,只需要稍微加熱便可以吃了,是否可借小廚房一用?”

莫名點頭,喊了一個丫頭過來,帶著杜蘭月去廚房了,希望二郎的文章能入了這老頭子的眼。

其實,她也不怎麼擔心,畢竟何二郎沒這個機遇,也會是命定的狀元郎!真才實學自不必說。

想通這點兒,便隨著那小丫頭自去忙活了。

何二郎這邊,與張老相公你來我往,倒也能對答如流。

張老相公的神色越舒展,不過也如同孩童一般,竟然起了逗弄的心思。

許多要命的截搭題也不停地從他嘴裡問出來,比如“君夫人陽貨欲”,“寶珠”,“王出令反”……

饒是何二郎熟讀四書五經,也覺得頭皮麻,但好歹他曾經鑽研過解答題型,回答起來還是很有章法的。

這些斷句都出自《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等,因為每年都要進行科舉考試,裡頭的句子都被出爛了,為了避免重複和被押中庸主考官便將題目從四書五經中選取再進行混合排列,這考驗的便是功底。

何二郎的功底不錯,回“君夫人陽貨欲”,需從《孟子》與《論語》雙重下手,按照古之禮節去靠近儒家的中庸之道,如此才是正確的答題方法,可不能簡單地認為這是一句話。

那般便答錯了!

除此之外便是策論,策論考察的不僅是學子的知識水平和文化修養,更重要的乃是對政治、經濟、科教文衛等方面存在問題的解決能力,作為未來的肱骨之臣,帝王要在裡面選擇可用的人才,必要的時候這些人還要對上建言獻策,如此策論便是最重要的一道坎了!

如果說截搭題的成功意味著你的試卷能進入主考官的眼睛,那麼策論的好壞則直接決定了你能不能高中!

但策論一事上,多少也是要看點兒運道的。

若主考官是保守派,那麼你的文章若是激進了,便不討喜。若主考官是個激進派,做的文章保守了,也不討喜。

但你若是說文章寫的秉持中庸之道,這總行了吧?

恐怕也是不成的,因考官最不喜的便是兩面派!

大體會覺得你沒啥主見,沒主見的人怎麼可以做官呢?有損文人氣節不是?

所以,是死是活,有時候真不是你的水平怎樣,而是你的運氣怎樣!

說起來,運氣也是科舉取士的一部分,若是運道不好,也非上天眷顧之人……

但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運道都不那麼自信,這才是他們來拜訪張老相公的意義。

說白了,就是想讓他在截搭題上指點一番,做過國子監祭酒的張老,本身就是一甲進士出身,又擔任過多年的主考官,是做截搭題的高手。

二來嘛,則是希望能得到主考官的訊息,張老雖然已經致仕,但對於朝中動向肯定比他們這些兩眼一抹黑的強多了。若是能知道今年的主考官之品性如何,那便更加妥當了!

張老相公門生故舊滿天下,若是每日敞開大門,怕是自家的門檻兒都要被踏破了。

索性,便定下了規矩,想要拜訪的學子可以先將自己的文章遞上來。不拘是詩文、截搭題或者是策論、甚至是製表、詔、誥等都可以,只要是自己拿手的,均可以呈上來一瞧。

經過篩選出來的優異者,才能進門拜訪。

這第一關若是過不了,也別提什麼之後了。

當然,幫他看文章的也另有其人,最後能放在他桌案上的,已經是被篩選過的了。

其實,不消張老先生去要,何二郎的文章也會被呈送在他手裡,蓋他的文章是學子中的佼佼者。

知道他是一地解元,張老相公也多了些鄭重,看完之後便更鄭重了!

何勉之,真乃天縱奇才也!

不由起了愛才之心,他深入淺出,將當今的時政與他分享,這是當下學子最為缺乏的。即使聰慧如何二郎,政治權力中心所生的大事兒也難以知曉。

有了張老先生的提點,頓覺的茅塞頓開,比自己閉門造車要強許多。

“你這策論做的也到火候了,今次下場可以沖沖一甲!還有截搭題要認真研讀,你做的極好,在這方面我也是放心的。我這裡有近些年會試的題目和優秀答卷,你回去仔細研讀一番,應當是有所獲益。”

說完,張老先生便將手頭的一摞書卷遞給他。

何二郎一驚,心中歡喜至深,趕忙起身一鞠到底,十分誠摯地感謝。

“學生多謝張老先生!”

“不必如此,回去之後務必戒驕戒躁,來日定能大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