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狗熊嶺

作品:《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是的,他們已經走過了青雲峰,馬上就要進入更深的山脈--狗熊嶺了。

天氣陰沉沉的,對眾人的好心情影響不大。

從後山踏入青雲峰之時,大家內心很是惶恐,多半是出於對林子裡未知危險的恐懼。雖說確實經歷了很多艱難,甚至遇到了野豬跟狼群,還差點兒葬身樹下成了肥料,但這不是好好出來了嗎?除此之外,他們還意外獲得了狼皮和天麻,這些都是能賣錢的,更別提土茯苓等果腹的糧食了。

現在再轉頭想想,進了老林子之後,大傢伙不僅都沒有餓到,還比之前在何家村時吃的還要好!

肉都吃了好幾回,能不好嗎?

就連小麼娘在婆母跟男人感嘆的時候,也難得沒有腹誹。

何大郎看著越黝黑的樹林,囑咐大夥兒原地休息,下晌他們便要進林子。

之前的狼皮已經被收拾好了,何家村有擅長鞣製皮毛的人家,獵戶程遠山就是一個。

趁著日常休息,他們已經將之前的二十幾張狼皮收拾妥當,皮毛順滑,泛著柔和的亮光,任誰也想不到這竟然是那凶神惡煞的狼皮毛。

杜蘭月愛不釋手,一以前她作為動物保護主義者,哪裡捨得穿那些可愛動物的皮毛呀?再說其他保暖的衣服都穿不完。

如今可不需要這麼矯情,不穿的話,難道等著冷死?

何況山裡的野獸太多了,人口卻逐漸凋零,抵禦動物的襲擊也是一種正當防衛吧。

“二郎,出了狗熊嶺往西南走,很快就該到達同城了吧?”何老爹詢問。

早先他曾經聽走商的人說是這條路上的城鎮,可他從沒出過荊州府,所以沒有概念。

即使如何二郎這種,最遠的所到之地也只是荊州的省城。

要麼說,古代的讀書人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只有一路丈量過來,才能知道外面的水路交通是如何的,才能瞭解各處的風土人情,傾聽百姓的心聲。

科舉的策論考試,也是為了防止讀書人成為書呆子,這種人如何能做官?

要麼說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入仕之前都要出去遊歷了,也是為了避免他們閉門造車,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何二郎之前看過水路圖,將一路上的所經之地都記下了,聽到阿爹詢問,便點頭道,“沒錯阿爹,咱們可以將狼皮在同州城出售,換取必要的物資,然後繼續往西南走官道,也就兩日時間便能到達梧州。”

何大郎點頭。

杜蘭月有些狐疑,為何不能進入梧州之後再售賣狼皮?當然她也如此問了。

“同州是南北交通要道,四通八達的,更是有不少南北通貨的貿易場所。”何二郎耐心解釋,也是為了說給何三郎聽,他這三弟在讀書上的天分不高,但卻喜歡做買賣,總不能一抹黑。

原來如此。若這樣,同州府售賣狼皮確實可行。哪兒的價格高就賣給誰唄?

晌午,方氏煮了野菜粥,一人一餅子,若是不夠可以吃些土茯苓,倒是能將肚裡哄得飽飽的。

何家人不挑食,有吃的就不錯。想到去年這個時候,大夥兒還有些吃不飽呢!

尋常都一日兩頓,還要摳唆的不捨得放米粒。

進入狗熊嶺,地勢突然變得陡峭,他們不得不費勁地拉著馬車翻山越嶺,這麼一來還挺累的。

其他村人的度也慢了些。一時間,大夥兒都有些吃力。

只杜蘭月覺得挺高興,她在系統的提示下找到了好幾種藥草,其中包括要給醜叔解毒的白花蛇舌草,甚至像雪上一枝嵩、七葉一枝花、頭頂一顆珠。杜蘭月興高采烈地將它們收集到空間裡,打算種植起來再用。

空間的再生能力她可一點兒都不會懷疑,之前的人參、三七、茯苓等已經長得十分茁壯了,還有那仙人掌,也以十分驚人的度生長起來,胭脂蟲有了食物來源,倒是能活下來了,這讓杜蘭月挺高興的。

狗熊嶺的樹木大都是松木和杉木,高高大大地遮天蔽日。即使天氣涼了,樹葉落了只留下半個光禿禿的枝丫,也不耽誤它們的密度。可以想象,若是夏日裡進了林子該是多麼的涼爽。

夜裡的溫度更加低了,大家都穿上了過冬的冬衣。

說是冬衣,實際上也只是在夾層裡填充了保暖材料,倒是人人都不缺,雖說不一定有何家的木棉,但路邊的柔軟的蓑草、家裡剩下的布頭兒,去年採集的蘆花,隨手取來,只要不花錢,並不能難倒勤勞的農人。

衣物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便是潮溼了。

層層疊疊的樹葉雜草在地上,不知道積累了多少年,一股濃烈的腐朽氣味升騰起來,昭示著被人遺忘的過往。腳底踩在上面,若是乾燥的枯葉還好,若是底下堆積了小水潭的,勢必要帶著一層黑泥。

就這樣深一腳淺一腳也便罷了,最讓人難受的夜間紮營睡覺。

若是能找到乾淨平坦的地面還好,可在這林子裡幾乎是奢望,十有八九地面都是這種溼答答的樣子。

村人們便用鐵鍬、大掃把將枯枝敗葉掃到一旁,各家各戶在駐紮地分別升起一大堆柴火,等到燻烤的差不多了,再將地面上的火堆移開,在生火的地方打地鋪,晚上也能少些潮氣侵染。

老何家的人口多,大夥兒不懼浪費柴火,將需要睡覺的地方全都炙烤一遍,眼瞧著地面乾爽起來才作罷。

這種天氣,杜蘭月是難以忍受的。但何家的男人們都渾不在意,直說這已經很舒服了。

就連何二郎也安慰她們說是鋪墊了桐油紙的。家裡的車廂勉強夠幾個女人擠擠睡著,再也勻不出其他地方了。

好在,生石灰揮了巨大的作用。

狗熊嶺的蛇蟲更多些,撒上一圈兒生石灰之後人們都可以安枕入眠,從沒受過叮咬之苦。

於是,大家對杜蘭月的好感與日俱增,若是以前只有感謝,如今卻是百分百的佩服和信任了。

村民都主動或者被動地接受了來自長輩的耳提面命,要對何家二兒媳俯帖耳,不能說一個“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