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阿燕感謝

作品:《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方氏道,“行啦,阿燕你也別拘束,月娘是個極好說話的。對了,二弟妹,你阿燕姐正想,到底是做麥芽糖好,還是做炒麥芽好?這麼說吧,他們兩口子如今呀,就靠著這兩畝芽的麥子了,可不敢隨意折騰了。”

二弟妹心眼子八百個,跟自家二小叔那是篩子對籮筐,配的很!問她總沒錯兒!

阿燕也不覺得難堪,十分誠心地看著她。

這讓杜蘭月莫名多了幾分好感,她這個大嫂,雖說人是糙了點兒,但還是很拎得清的,連相交的好友都不錯。

於是,便也真心起了提點的意思,“阿燕姐,若我是你,麥芽糖和炒麥芽你都做得,現在最要緊的是將麥子都先脫粒,若是還能挽救一下的,自然是要存好。那些已經芽的,我建議你做成麥芽糖。”

“家裡的麥子都已經脫粒了,大概有個二百斤還能吃。不過剩下的二百多斤就不成了,有的已經生根兒了。”阿燕嘆口氣,她兩口子是十分勤快的,麥子畝產二百多斤,這產量不算少了!

這兩日也沒有睡覺,一門兒心思撲在這兩畝地的糧食上,饒是如此,也損失不小。

幸虧得了二郎媳婦的好心,這才不至於看著那二百多斤的麥子被扔掉。

“那便都用來做麥芽糖。”杜蘭月篤定地說道。

村人大部分都學了炒麥芽,即使藥鋪可以大肆收購,也容不下這麼大的產量。而那些藥材商倒是會收購,但肯定也會壓低價格。做這個只能儘量減少損失,倒是賺不到什麼錢。

沒辦法,這是由市場需求決定的,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

“阿燕,你回去好好想想,跟你男人商量商量!”方氏笑道,她也是這麼想的,這便如同她們賣櫻桃一樣,賣的人多了就不值錢了。阿燕這麼聰明,肯定會明白。

阿燕眉頭一皺,很快便鬆開,似是下定了決心。

她自來都是個有主心骨兒的,若不是這般性格,早就讓那惡毒的婆母,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成!既然二郎媳婦都這般說了,我就跟著幹!”雙手拍了一下大腿,利索地說道,“只不過那糯米還是要賒點兒的,你放心,等到麥芽糖賣了錢,馬上就還。”

“沒問題!大嫂你趕緊給阿燕姐挖點兒糯米,阿燕姐不用客氣,麥芽糖做起來時間雖然長些,工序也繁雜,但同樣價格也高。別說是走街串巷地叫賣,就算是賣到點心鋪子也是可以的。”

時下,油鹽糖都十分精貴,麥芽糖作為小娃的吃食,更是比紅糖還要貴上幾分,若是能運到南方售賣,價格上還要高一些。這如同紅糖運到北方來售賣是一個道理,所以,銷路問題根本不是事兒。

如今戰亂頻,藥材是必需品,炒麥芽兒的銷路也不成問題,但大量的湧入市場,勢必會降低價格。

好在,何家村是頭一批做這個買賣的,價格上還是佔了優勢。至於之後跟風的村子,雖說不能掙到這麼多錢,但總比將麥子扔了好,所以,大家也不會嫌棄什麼。

被她這麼一分析,阿燕再也沒有什麼疑慮,趕緊謝過,接著便跟隨方氏去取糯米。

方氏心裡納悶,也就二弟妹這般家財,才曉得麥芽糖的做法,尋常人家,哪裡捨得吃糯米?別說還要拿這麼精貴的吃食來做糖?真是撐破了腦袋都想不到的方子!

怪不得那年集上賣糖小販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獨門秘方嘞!

給阿燕稱了十斤糯米,稱自然是高高的,阿燕連忙道謝,又說了一遍肯定會還。

方氏佯裝生氣,“行了,咱倆又不是頭一天認識,我還能不曉得你的為人?趕緊回去折騰吧,若是有什麼不明白的,就過來問,我瞧著我家二弟妹很喜歡你。”

阿燕笑笑,“那還不是沾了你的光!否則人家哪裡知道我是誰呀?”

這話說的方氏心頭愉悅,裡子面子都有了,兩人又說笑了幾句,阿燕便匆忙回家了。

糯米妥帖地放在身後的揹簍裡,這可是他們一家活下去的希望!她可不希望被婆母和妯娌看到,省的生出許多事端。

好歹,他們如今住在後院的廂房,這幾日她正吆喝著漢子趕出個木籬笆,雖說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但有了那麼一道牆,真的能讓她們娘三個安心不少,這是與過去割裂的標誌!

方氏的男人何大田,此刻正在院子裡忙碌著。

如今家裡的日子過得越差了,阿孃向著大哥一家,一門兒心思往大哥家裡劃拉東西。自家妻女成日裡受欺負不說,還吃不飽穿不暖。

以往,何大田也想著要好好孝順阿孃,這般她就會善待他的妻小,可這麼多年過去了,一點兒沒有改善不說,反而變本加厲。

前些日子,阿孃竟然說要賣了大妞,得了聘禮錢給大孫子說親!

何大田憤怒了,他做牛做馬半輩子,不是要讓妻兒被賣掉,一怒之下,他便提出了分家。

分家兩字可不是隨便能提出來的!

不管父母如何做錯了,若是兒子先提出分家,就是兒子的錯!但何家老母根本不管這個,聽聞兒子要分家,眼睛還不由地一亮。

是嘞,她竟還盼著這一天呢!

她那好大兒說了,剛剛在縣裡找了個活兒,一天三十文,這可是好大的一筆錢了!大兒膝下有三個兒子,個個兒都是十幾歲的壯小子,眼看著都能為家裡添磚加瓦了,但吃的也不少。

今年麥地受了災,若是還要養著老二一家子,口糧肯定就不夠了!還不如分了合適!

最重要的是,何家老孃現,這小兒媳真是越不好控制了,時不時地頂撞自己不說,還學會演戲了。經常在小兒子跟前給自己上眼藥,還有那兩個逐漸長大的賠錢貨,也同她們那親孃一樣難纏,輕易哄騙不了……

何老孃手緊,身邊也攢了些銀子,不怕老大家的不孝順自己。

心下一盤算,這家還真是分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