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連夜收麥

作品:《穿成商戶女擺爛,竟然還要逃難!

“很是很是,既然是二郎媳婦說的,那我可得趕緊家去,跟家裡那口子商量商量,不行我家也今晚開始幹!”

……

何二郎半是好笑半是驚訝地看著自家媳婦,想不到自己竟然撿了個寶?

這才多久呀,娘子不光在何家村站穩了腳,還隱隱有成為領袖的趨勢,簡直就是匪夷所思呀!

“看我幹啥?羨慕嫉妒恨?沒辦法,實在是……太優秀了?”杜蘭月也十分不解村人對她的崇拜從何而來,只能聳聳肩無所謂地說了句。

但心裡還是有幾分得意的,果然,金子在哪兒都是能光的!縱然身邊有個八百瓦的電燈泡忽閃忽閃,自己也沒差到哪裡去呀!

瞧著她趾高氣揚地走到前面,何二郎急忙跟上,剛想提醒她注意腳下,便看見前面的人兒突然腳底一滑。

趕緊伸出手拉了她一把,道,“天黑路滑,你也小心點兒。”

說這話的時候,語氣裡多少帶了些著急,倒是比平時的樣子多了些人氣兒。

許是被他所感染,杜蘭月也覺得有些丟臉,半是任性地回了一嘴,“我這不是沒看見嘛,你也不提醒我點兒!”

何二郎張張嘴,自己不是不提醒,是還沒來得及而已,只話到嘴邊,便改了口,“田間小路本就是坑坑窪窪,你且小心一些,來,抓住我的手。”

之後便不由分說抓起了對方的手。

只何二郎觸控到對方手的那一刻,又有些心猿意馬起來,若不是天色已黑,眾人定然能看到他突然泛紅的耳根。

何二郎頭一次知道,女子的手竟然是如此好摸,柔弱無骨,觸感極好,如同一塊溫潤的美玉,帶著一絲絲沁涼。

杜蘭月也有些被驚到了,上輩子她雖然是年近而立之年的老阿姨,也談過幾次戀愛,但都無疾而終,突然被這麼個小鮮肉佔了便宜,她這一張老臉還是有些害羞的,容她緩緩。

何二郎平日裡雖然是清風翠竹一般的存在,但這雙手卻並非想象中的那般柔軟溫潤,反而十分有力的,關節處還有些薄薄的硬繭,給人的感覺很踏實。

兩人存了心思,走起路來倒是更加小心了幾分,只何二郎的手勁兒很大,任憑杜蘭月覺得手心已經出汗黏膩,想要抽離出來,對方也沒有任何放開的意思,前方還有劉氏等人,杜蘭月也不好糾纏,便只能由他拉著走向麥地。

風吹麥浪,空氣中夾雜著一陣陣清新的小麥香味兒,若是在白日,定然會瞧見風吹麥浪的恢宏場景,夜裡卻是看不到了。

到了地方,眾人急忙下了田地,分頭忙活起來。

等杜蘭月知曉前方這黑乎乎的看不到頭兒的一大片地都是自家的,不由有些頭皮麻?

沒有收割機、脫粒機?人力收麥簡直就是個噩夢!

再次鄙視自己,為何不是個學農學專業的,這樣就算是穿越過來,也能透過努力提高畝產!又為何不是個機械專業的,如此便可以製造出收割機和脫粒機,背靠這兩樣舉世無雙的明,還賣什麼櫻桃煎和焦糖瓜子?估計很快就被皇帝老兒挖牆腳到戶部,榮華富貴更是不用提了!

最重要的是,寶寶再也不用擔心未來的坎坷命運,天天過的如履薄冰了!也不擔心相公會移情別戀、風流納妾了……

何二郎:誰說我要納妾了?!

不多久,近在咫尺的何二郎,便深刻體會到了媳婦所說的不善農事是什麼意思,那真是的一竅不通呀!

在杜蘭月第三次差點兒割了自己的頭之後,何二郎說什麼都不讓她拿鐮刀了。

指了指自己身後的麥秸,道,“娘子,這鐮刀不適合你,你將這些麥秸纏在一起便可,若是累了就歇會兒。”

何珍娘偷樂了一番,想不到二哥也有抓狂的時候,剛才她可是瞧見二哥一臉生無可戀的表情了。

二嫂威武!

劉氏跟方氏也瞧見了,都是一個論調,讓杜蘭月自己個兒看著幹,但是千萬別傷了自己。

她身子骨兒弱,若是得了風寒或是傷到哪兒,光是請郎中看病都能搭上一畝地的麥子錢。

何二郎連忙謝過阿孃同大嫂,又跟杜蘭月強調了一番,照顧好自己比什麼都重要。同時,他還將杜蘭月的鐮刀給收走了,一會兒大哥回來正好可用。

雖然被嫌棄了,可杜蘭月也不覺得有什麼,畢竟她的才幹不在此處。

便聽從便宜相公的吩咐,在後頭開始紮起麥子來。

只是這扎麥子看起來容易學起來難,好在她也不是個愚笨的,在珍孃的指點下,很快也學得有模有樣了。

半個多時辰過去,何大郎匆忙趕到麥地,拿了鐮刀開始忙活起來。

“大郎,事兒都辦妥了?”何老爹手下的動作不停,問道。

“辦妥了,這事兒族公出面了,跟大夥兒說的清清楚楚,不少人家都決定今天晚上割麥。”何大郎一頓,道,“說起來這事兒還多虧了二弟妹。”

想起剛才的情景,何大郎還覺得不可思議,村人們一開始還是不信的,村人之中有不少老者都有幾分看天象的本事。“晚霞不出門,朝霞行萬里”之類的諺語也是懂得的,總不能因為菜婆的腿疼便說明後日會下雨吧?這也沒什麼道理呀!

不得已,何大郎只好將二弟妹說的那一套韭蓮的理論搬出來,他私心裡也想好了,若大傢伙不相信,自己也不必多說什麼,畢竟明後日會不會下雨還是個未知數,若是因為他的堅持,讓大夥兒收了還未完全成熟的麥子,這也很難說的過去。

可沒想到,聽說是二弟妹說的之後,村人們的風向馬上就變了,大部分人竟然一致認為杜蘭月是個有廣闊見識的,說的話還是很可信的。

不少村人立馬就回家去,準備收割麥子了。

雖然還有不少人觀望,但大都是麥穗兒還未完全成熟的人家,只要是麥子成熟的,大夥兒也不再乎熬個夜了,只要能保住糧食,別說是熬個通宵了,就是十天十夜不合眼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