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3章 開源協議(第1/19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這位張總的話,有點反常識,什麼叫持股越多價值越少?等到持股1oo%了,反而就一文不值了?因為一家技術類的公司最大的價值,不是產品,而是創造產品的人。

周不器持有特斯拉的股份越多,他在特斯拉里擁有的話語權就會越大。

他就真的可以利用自身的權力,去把特斯拉的一些智慧財產權都給開源了。

可是,要是特斯拉的精英人才們都不認可這樣的策略,覺得這是在糟蹋他們的智慧結晶,就會紛紛的離職,甚至可能會來一場集體訴訟,去起訴官司。

一旦這種這種事情生了,特斯拉的所有資產就會毀於一旦。

這也是國內現在這麼有錢了,可有些技術壁壘就是沒法攻破的原因。就算你很有錢,把人家的公司給買下來了……那也不行,你沒買下來的時候,這家公司很值錢,你要是買下來了,這家公司就一文不值了。

這種事情,國企老總們真是太瞭解了。

所以當週不器說出他擁有特斯拉很高的股份時,都會有一種不以為然的心態,認為他這是走上了岔路口,別說推進國內的電動車行業展了,搞不好最後他會人財兩空。

殊不知,周不器做企業,最重視的就是人。

他從來不會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別人,哪怕有時候生了一些分歧,他也會反覆的溝通,用更先進的理念去獲得對方的認可,從而達成一種共識。而不是自己是老闆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了,就可以像個領導似的要求下屬無條件的按照自己的要求做事。

不僅是他了,網際網路行業裡的企業管理,依靠的從來就不是靠權力,而是理念。

這個理念,可以是一種事業上的理想,可以是改變世界的雄心壯志,也可以是合夥起來一起賺大錢的庸俗目的。總之就是一家公司從上到下,大家使勁的方向是一致的,有一種“理念共同體”。

為了杜絕這種權力結構的上下級關係,很多科技公司都只有彙報關係,而沒有上下級關係。比如在百度,你可以直呼李彥紅的名字,也可以叫他的英文名“羅賓”,就是不能叫他李總;在阿里,你可以叫馬老闆為“傑克”,也可以稱他的花名“風清揚”,但是不能叫馬總;在企鵝公司,一樣只有pony沒有馬總;在紫微星,也不允許稱呼這個“總”那個“哥”的,一律都是叫名字。

可是這些車圈老總的公司就不太一樣了。

他們都不是在做企業。

這是由上到下的權力結構,是靠著職位的高低來上級管下級。這就不對勁了,大家是因為權力的高低來表現服從性,而不是主動的齊心合力去朝著一個共同目標去努力。經常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哪怕你的工作很好、業績出色,也很容易在派系的分權過程中靠邊站。

不僅是在場的這些車圈老總了,大部分的民企也都是這樣。

就比如周不器的緣味集團。

之所以房啟文先後兩次都把緣味集團給帶歪了,就是他的思維缺乏市場性,缺少對人才的重視。他需要的是服從他的奴才,而不是幫他把公司做大做強的人才。

石婧琳本來都把緣味集團的底子給打下來了,各個方面都做得很好,這才放心交權。

可是大權落在房啟文手裡之後,他很快就對組織結構進行了調整,把之前石婧琳安排的那些得心應手的高管們都給換了,換成了他的“自己人”,直接把緣味集團的理念化公司邏輯,朝著權力化去改變了。

緣味集團業績不糟才怪呢!

別說這只是一個賣飲料賣奶茶的小公司了,就算你是賣石油賣礦山的也不行啊!

在這種場合,周不器也實在不好說這些理念性的虛的東西,只能就事論事的說特斯拉,他說道:“最近我正在運作一件事,就是推動特斯拉的退市。”

“退市?”

大家就不是太理解。

周不器道:“退市了之後,特斯拉就少了市場層面的制約,就可以做出一些更大膽的決策了。我的計劃是兩步,第一步,就是推動特斯拉的智慧財產權開源,第二步就是推動特斯拉來國內建造級工廠,來推動國內電動車配套產業鏈的完善。只要這兩步走通了,國內的電動車產業的地基也就構建起來了。”

“退市解決不了關鍵性的問題。”

張總搖搖頭。

魏總也覺得沒必要就這個問題再討論下去了,智慧財產權的免費分享,這是不可能的,“網際網路的情況我不清楚,可是在汽車行業,沒人願意把自己的技術免費的分享出來。過去二十年,我們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以市場換技術,也才得到了一些很邊緣的東西。按照你的思路,我們什麼都不需要付出,就可以得到他們投入了無數經費研究出來的電動車技術?這可能嗎?”

周不器這才恍然,他們原來根本就不懂“開源”的意思。

還以為技術開源,就是免費分享呢。

其實不是這麼回事。

這是由網際網路行業推動出來,並且能夠迅的推動行業共同進步的一個有效策略。現在的時代,是網際網路時代,這背後的技術原因,很大程度就是來自於開源協議。

開源協議,不是說我辛辛苦苦的研究出來了一套技術,然後就免費的分給全世界的所有人用了。

從現象上來看,的確是這樣。

可開源協議還有更重要的要求。

就是你一旦使用了開源技術,並依靠著開源的技術開出來了新的技術,那麼這新的技術也一定是開源的。開源協議的存在,就保證了全世界的開者可以依靠著一套方案,進行不斷的升級迭代,不斷的技術更新……而且一直開源下去,從而推動了行業的迅展。

就比如安卓系統。

這是一個開源系統。

如果有一家公司,依靠著安卓系統的框架,開出了一個新的系統……那這個系統一定也得開源出來才行,這就是開源協議。你要是隻想享受不願付出,使用安卓系統搞出來了一個封閉的作業系統,那就是違背了開源協議,就相當於把自己置身於全球科技產業之外了,人家就再也不跟你玩了。

國內有很多專案,就因此受到了口誅筆伐。

明明是採用的外國的開源框架做出來的,做出來之後卻封裝起來了,不讓其他人來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不僅會受到行業同仁的詬病,而且這個專案的展也會受限,也就只能在國內混了。想展到海外去,就必須得開源,因為在很多國家開源協議都有法律效力。

周不器想推動特斯拉的智慧財產權開源,不是因為他是特斯拉的大股東了,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權力施壓從來就不是他的風格。

他了解馬斯克。

這人是個開源策略的忠實擁躉。

這是雙方理念上的志同道合。

就算沒有周不器的推動,馬斯克未來也會6續的把特斯拉的相關智慧財產權都開源出去……不僅是特斯拉,他手裡的其他幾家公司也都一樣。前世收購推特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推特的原始碼都給開源了。也就是法律限制,航空技術事關軍事工業,美國不讓開源,否則他的spacex的相關技術,也早就都開放給全世界了。

開放特斯拉的相關智慧財產權,全世界的所有車企和開者,就都可以跟進學習特斯拉的整車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