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5章 勤能補拙(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人才,都是在機會中培養起來的,不僅僅是聰明才智,還包括著豐富的從業經驗。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初期,全世界都沒人知道要怎麼玩,只有周不器知道。

在那個階段,周不器參與了大量業務上的事,給出了很多建議和指導,甚至是手把手地教產品經理怎麼做產品。

到了現在這個階段,他當初帶的那些人都成長起來了,都在實戰中積累了大量的工作經驗,並形成了自身對移動網際網路的理解。

周不器這點水平就不夠用了。

以至於鄭曉麗現在說的這些業務新方案,他根本就沒考慮過,連想都沒想過。

不過,基本的營銷大道理,周不器還是懂的。

好的廣告投放策略,可以迅地讓一款產品脫穎而出。

不過還有一種論調。

酒香不怕巷子深。

只要把產品做好了,哪怕營銷的力度差一些,慢慢地積累下來,也能夠獲得使用者的青睞。

這個思路也沒錯。

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太耗時了,想要靠著產品的品質來取勝,來獲得市場的認可,那得需要把時間線拉長,要十年、二十年地積累才行。

這樣的策略,放在一些行業變化很小的傳統行業裡還行。

放在科技產業,尤其是網際網路產業裡,就太不現實了,行業變化太快了,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等產品的口碑積累起來了,市場行情可能早就變化了。

所以做網際網路產品,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字——快。

越快越好。

有更快的反應度,有更快的開度,有更快的執行度,有更快的市場運營度……效率第一,度第一!

國內的移動網際網路展,之所以能夠跟矽谷巨頭們並駕齊驅,其實就是抓住了“快”的行業特點。不是我們的水平多高,都能夠匯聚了全世界頂尖人才的矽谷相提並論了,而是我們足夠的努力、足夠的勤奮!

勤能補拙!

在美國人按時下班、逍遙快活的時候,國內的奮鬥者們在996的加班加點的工作;矽谷公司3個月做一次的產品迭代,國內3天就做一次;矽谷公司每個月做一次業務彙報,國內每天做一次;矽谷公司每週末做一次資料整理和模型分析,國內早晚各一次,早上統計昨晚的資料,晚上統計今天白天的資料。

這是行業大盤的走勢。

放在廣告投放這個具體業務裡,當然也應該是這個邏輯。

周不器很快就跟上了鄭曉麗的思路,非常認可,“你說得太好了,真沒必要去過度崇拜什麼喬布斯、比爾·蓋茨,他們很偉大,可他們都是上一個時代的人了,他們對網際網路未必有多深的理解。網際網路最大的特點就是快,在海量網路資訊的衝擊下,只有不斷變化的新鮮廣告,才能引起網友們的關注。”

鄭曉麗對大老闆的崇拜,要遠比爾·蓋茨、喬布斯那些人,當下就更是如此了。

為了在雅虎推行她制定的新廣告策略,她在內部可沒少遭罪,公司高管們根本無法理解,連6器都憂心忡忡。

這讓她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為此她甚至還立下了軍令狀,一旦新策略失敗了,她今年的獎金和期權就全泡湯了。

可眼下呢?

她只說了一個開頭,周大老闆就都看明白了。

鄭曉麗笑道:“對,過去的廣告邏輯,一年就製作一兩條最完美的廣告,然後向各大平臺投放,反覆播放同樣的內容……過於重複性的東西,在幾十年前資訊匱乏的時代還行,現在可不行了。網際網路的吸引力,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地給使用者帶去新鮮感。當然也包括廣告。”

周不器點了點頭,“你是怎麼做的?”

“就比如蘋果的iphone,是一年投放一條廣告,我做的雅虎廣告策略,是按天來計算的。”鄭曉麗笑了笑,伸出了一根手指。

周不器很滿意,“嗯,一天一條廣告?嗯,挺好,每天都換,的確很有新鮮感。”

鄭曉麗搖搖頭,“一根手指,可不代表一條廣告。”

“嗯?”周不器微微一怔,“一天投放十條廣告?不會吧?”

鄭曉麗微微一笑,“大老闆,您的思路窄了哦!”

“啊?”周不器大吃一驚,難以置信,“不會是一百條吧?每天都要向市場中投放一百條不同的廣告?這得多大的工作量?”

鄭曉麗還是搖頭,語氣輕鬆而平靜,“還是少了。”

“一千條?”

周不器睜大了眼睛,本來翹著二郎腿的他,也一下就正襟危坐起來,不可思議的看著坐在他對面的鄭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