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9章 獨裁官(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隨著對paypa1業務瞭解的深入,周不器就越來越覺得要對paypa1進行全面的整改,至關重要、迫在眉睫。

過去這些年在易貝的麾下,這是被坑慘了。

全無一點網際網路公司的樣子。

比雅虎都慘!

雅虎只是董事會不夠團結,內部派系林立,導致業務開展得不好,可這家公司在企業文化和企業流程上,始終處於網際網路的第一線。

易貝就完全不一樣了。

更像是一家傳統企業。

這跟易貝的功勳ceo梅格·惠特曼的風格有關,她本來是迪士尼的高階副總裁,9o年代的時候在迪士尼內部激烈的權鬥中敗下陣來,然後跳槽加盟了易貝。

惠特曼女士的確為易貝創造了巨大的成功,卻也把易貝由一家自由開放的網際網路公司,轉變為了一家傳統企業。

最典型的一個標誌就是會議。

公司內部所有的大小決策,都要由開會決定,而且是線下會議。惠特曼認為只有線下會議的面對面交流,才能真正地激出每個人的靈感,才能讓公司秩序穩定下來,才能讓決策結果最穩定、最保險。

可這效率就實在太慢了!

線下會議,就意味著要預約一個時間,需要每個人都有空。而且各種ppt的長篇大論,會議形式也會很浪費時間。

對於這樣的問題,網際網路公司早就有新的解決方案了。

比如紫微星,就開出了微書。

透過微書,幾個人拉一個小組,就可以進行臨時的線上會議,大家把相關的材料和資料都上傳過去,各抒己見、自由討論。

所有的會議記錄,都會由微書來自動的歸檔、備份。

會議秘書都省了。

這工作效率就大大提升了,哪怕一個員工休假了或者生病住院了,都可以臨時線上參加一個會議。

網際網路公司,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度。

誰的度快,誰就能脫穎而出。

這個度,不僅是業務的開度、運轉度,最重要的是決策度。

所以ab股的制度,絕大部分都是應用在網際網路公司身上,這就跟網際網路的生存要素度有關。

怎麼提?

除了建立正確的企業文化和企業流程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獨裁。

大事小情,一個人就可以拍板決定!

不需要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民主討論,這度一下就提上來了,就可以以最快的度下達最高決策,然後整個公司迅地調動起來,來執行這一結果。

就比如雅虎先後被谷歌和Facebook越。

背後就有著這樣制度上的不同。

雅虎不是ab股,楊志遠沒有絕對的控制權,他要使出各種各樣的手腕去跟董事會里的資方競爭,要拉幫結派,要不斷地進行內部爭鬥。

谷歌和Facebook就不一樣了。

都是ab股。

創始人手裡的股票的投票權,是一票頂十票、一票頂一百票,就可以掌握著絕對的控制權,大權獨攬、一言九鼎,說怎樣、就是怎樣!任何其他的不同聲音,都沒有意義,創始人一句話,公司就得立刻去執行。

不管是拉里·佩奇,還是馬克·扎克伯格,又或者紫微星的大老闆周不器,都是名副其實的“獨裁官”。

這效率就大大提升了,展度遠不是雅虎能比。

不過,ab股的形式也受到了很多專家的詬病。

風險太大了。

一旦“獨裁官”剛愎自用、一意孤行,不斷地做出各種各樣的錯誤決策、推出了一個又一個爛尾工程,還毫無自知之明地牢牢把持著公司的控制權,厚顏無恥地始終相信自己的判斷,這家公司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股東的利益就會嚴重受損。

市值萬億美元的Facebook,差點就因為扎克伯格的錯誤而垮掉。

相比之下,像雅虎、易貝的這種民主會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這種風險。不過,這是傳統行業的邏輯。

網際網路產業行業可不一樣。

獨裁了,風險大;民主決策了,就算可以降低決策風險,可是度降低之後,會遭遇更大的行業風險!

前者是內亂,後者是外患。

這就是網際網路的特殊之處。

傳統觀念根本不行,這是最底層的思維模式和制度模式上的區別。

往左走,不行;往右走,也不行。

對周不器來說,就不存在太大的問題。

他是“獨裁官”,可他有先知先覺,而且有自知之明。如果真的不合適了,不用別人說,他一定會主動地辭職、退位讓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