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8章 嬉皮士聖經(第1/2頁)

作品:《大時代之巔

很顯然,現在的鄭曉麗,要遠遠比周不器更瞭解雅虎的業務是怎麼一回事。

雅虎的業務結構太臃腫了。

究其原因,也是因為免費的高質量新聞服務導致的。如果這類的高質量新聞不能像《華爾街日報》那樣靠著每月十幾美元的訂閱費來滿足收益,就一定得在商業模式上下苦功夫。

最好的辦法就是要充分的挖掘使用者的潛在價值。

這是雅虎最大的優勢。

因為雅虎有著全世界最優質的使用者群。

雅虎已經過氣了,之所以在北美地區還有過5ooo萬的忠實使用者,就是因為這些人已經形成了使用習慣。

使用了太多年,已經離不開了。

大部分都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入坑的,而在那個年代能夠活躍在網際網路上的使用者,無一例外都是白領、公務員、大學生之類的優質群體。

時間積澱下來,這些人展、成長起來之後,紛紛成為了公司高管、政企要員、大學教授、醫生、律師、會計、經理人等社會精英。

這就是雅虎最大的資產,這是一個擁有著難以置信消費能力的群體!

尤其在理財方面。

透過為這個使用者群提供免費的高質量的線上新聞服務,把大家聚攏起來,再向他們輸送一些真正可以賺大錢的業務。

比如雅虎財經,有著最新的財經類的動態訊息,很多上市公司會和雅虎財經合作,希望雅虎在資訊披露的時候,可以給予更多的曝光;比如雅虎金融,可以向這些優質的使用者推薦理財產品,推廣一些私募或者公募基金。

鄭曉麗道:“雅虎的財報其實不錯,即便砍掉了一些業務,年收入也能達到4o億美元。之所以這麼高的收入,就是因為對高淨值使用者的價值挖掘上的優勢。Facebook的每個使用者,每月能夠給他們創造4美元的收入,雅虎則是每月8美元。”

“啊?”

周不器覺得這資料不太對。

鄭曉麗補充了一句,“我說的是pc端,雅虎的移動端有著更龐大的使用者規模,但目前還沒有市場化。雅虎現在的收入主要還是以pc端為主。在pc端,每月大約有5ooo萬的活躍使用者。”

周不器道:“我知道移動端還沒創造價值,這不著急。可我之前好像看過一份材料,說是單個使用者的創收比,谷歌是最高的,每個使用者每月又有24美元。”

鄭曉麗笑了笑,“的確這樣。”

“什麼原因?”周不器對此詢問,“谷歌的使用者,比雅虎的還優質?”

“不,跟流量有關。”鄭曉麗對此就簡單瞭解釋,“要按照單使用者的單次流量來看,具體的資料我一時也說不清,但大概的比例是4:2:1。谷歌不是最多的,恰恰相反,谷歌是最少的。”

谷歌每個使用者每月能創造24美元,那是因為谷歌的流量驚人。

谷歌的使用者,可能是1萬次的流量,創造了24美元。

雅虎的使用者,可能是1ooo次的流量,就創造了8美元。

谷歌單個使用者的創收能力強,那都是靠強大的流量砸出來的,單個使用者的單次流量的轉化比,要遠遠不如Facebook和雅虎。

Facebook是熟人社交,廣告的轉化率很高;雅虎擁有最優質的高淨值群體,廣告的轉化價值很高。

鄭曉麗笑道:“從雅虎自身就能看出來,雅虎最優質的廣告收入是來自雅虎財經頻道。單次流量的轉化比,雅虎財經是雅虎搜尋頻道的3倍。”

周不器點了點頭。

是這個道理。

就好像汽車廣告。

一臺車的售價1o萬美元,這樣的廣告最好的受眾群就是高淨值使用者,只有這樣的使用者才買得起,廣告價值很高。

如果把同樣的廣告打在Facebook裡,那裡主要都是以年輕人為主……想讓年輕人買這麼昂貴的汽車不太現實,哪怕流量很高,廣告價值也會很低。

“即便這樣,雅虎也不能總是這樣一條腿走路,一定要把下沉市場重視起來。”周不器想起了什麼,“對了,此前有個叫尚恩·史密斯的傢伙,說他創辦了一個主打下沉市場的新聞網站Vice,據說估值都達到15億美元了,你知道嗎?”

鄭曉麗道:“嗯,知道,最近的勢頭挺猛的。”

周不器問道:“需要投資嗎?”

“投資Vice?”鄭曉麗搖搖頭,“我覺得沒必要,我關注過Vice……事實上,雅虎最近正在和Vice對接,會達成一系列的合作。”

“什麼合作?”

“他們會把自家的內容,放在雅虎的平臺上來。”